今天是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晴空万里,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暖洋洋的。我去赵登禹路办事,路过白塔寺。见一些游人来来往往进出寺院,我近前询问,得知可以凭老年证免费进寺院参观。
高大巍峨的白塔,从小至今我看到过无数次,白塔寺的地名也听过说过无数次,却没有一次真正进入过白塔寺,今天,正好路过,又随身携带了老年证,便走进去看一看究竟。
白塔寺的尊称叫妙应寺,建于元代至元十六年,即公元1279年,当时称“大圣寿万安寺”,是元大都城的一项重大工程,由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下令修建。白塔寺是老百姓的俗称。
妙应寺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寺内建有一座高五十一米的白塔,又称喇嘛塔。这座白塔的轮廓与北海公园内的白塔有些相似,却比北海白塔早了三百七十一年,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
白塔的建造,不得不提到一位尼泊尔工艺美术家阿尼哥。阿尼哥(1244—1305),尼泊尔王室后裔,擅长绘画、雕塑、铸造工艺和建筑。公元1258年,阿尼哥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参与工匠八十人在西藏建造金塔。公元1260年,阿尼哥来到内地,在他的主持下,建造了妙应寺等三座佛塔,九座寺庙,一座道观等等。1273年,元朝设立“诸色人匠总管府”统一管理营造、雕塑、冶铸及工艺制作,阿尼哥被任命为总管府总管。五年后,忽必烈授予他光禄寺大夫、大司徒,掌管金、玉、织造等手工艺品的制作,还授予他银章虎符。阿尼哥死后被赐封为“凉国敏惠公”。
在白塔寺院内,我看到了阿尼哥褐色的金属铸像,只见他手持工具,昂首挺胸,眼望前方…… 我想,阿尼哥是一位胸怀大志、四海为家、一辈子钟情于佛教建筑事业的人,七百多年屹立不倒的白塔就是见证。当然,阿尼哥只是设计者,而白塔的最终建成,靠的是千千万万的劳动者。
我在寺内仔细观看了有关白塔寺的图片展览。这个展览详细介绍了妙应寺内白塔的建筑形式和构架。白塔的形制源自古印度,它的地面高度为五十一米,砖石结构,白色体躯。塔基是用大城砖垒起,高二米,面积为一千四百多平方米。在塔基的中心,建有多折角方形塔座,面积为八百一十平方米,叠高九米,共三层,下层为护墙,二、三层为须弥座,每层四面各左右对称内收两个折角,因此显现出许多角石和立面。整个塔座造型优美,富于层叠变化。座上的塔身是硕大的白色覆钵体,形状如同葫芦。白塔上半部为圆锥形的长筒,有十三节,称“十三天”。“十三天”之上是直径近十米的华盖,四周垂挂三十六片铜质华鬘,下边各垂有风铃。风吹铃铛响,声音清脆悦耳。华鬘代表风,又象征佛张伞盖,庇护众生。华盖之上是铜质镏金宝顶,高约五米,重达四吨。铜盘上有八层铜质塔刹,分为刹座、相轮、宝盖和刹顶几个部分。
妙应寺自建造以来经历了多次灾难和维修。元代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被雷电击中,燃起熊熊大火,整个殿宇被烧毁,唯有白塔幸存。明代宣德八年(1433年),明宣宗下令维修白塔。天顺元年(1457年),寺庙也进行了重建,此时正式命名为“妙应寺”。明清及民国时期,寺院又进行过多次维修,康熙、乾隆皇帝都有御笔亲题的重修碑文。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曾冲入妙应寺,强盗一般将法器、供器等席卷而去。直到今天我都奇怪,当年的国际强盗和他们的后代子孙居然向全世界推崇和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和“基于规则的秩序”。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北京白塔寺的白塔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1978年9月,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管理处组织,北京市房修二公司古建队对白塔进行维修。维修过程中,文物专家在白塔顶部天盘边缘的一个夹缝中发现了一份手稿。
这份手稿长二十六点五厘米,宽十八点五厘米。是一位叫罗德俊的人用毛笔写于民国二十六年十月初三,尽管因时间较长,纸张已经泛黄,但字体十分清晰。
民国二十六年十月初三换算成公历就是1937年11月5日,那一年的7月7日发生了日寇侵华的卢沟桥事变,也叫“七七事变”,这份手稿的内容如下:
“今年重修此塔,适值中日战争。六月二十九日,日军即占领北京。从此,战事风云弥漫全国,飞机大炮到处轰炸,生灵涂炭,莫此为甚,枪杀奸掠,无所不至,兵民死难者不可胜计。数月之中,而日本竟占领华北数省,现战事仍在激烈之中,战事何时终了尚不能预料,国家兴亡,难以断定。登古塔追古忆今,而生感焉,略述数语,以告后人,作为永久纪念。
民国二十六年十月初三日,罗德俊”
手稿一共一百四十八个字,字迹古朴浑厚,苍劲有力,作者悲愤之心和爱国之情跃然纸上。如今,在白塔基座的西南角可以看见一块小石碑,上面镌刻着“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旧都文物整理实施事务处重修于七月经始十二月竣工”的字样,印证了那一次白塔的修缮时间。另据资料记载,1937年夏天,一个名为“永德建筑厂”的施工队开始修缮白塔寺,整个工程一直持续到了年底。经过文物研究人员推定,手稿作者罗德俊应该是文物工作者,当时参加了白塔的维修工作,否则,他无法接近白塔的顶部,并将手稿藏入其中。
罗德俊的手稿真实记录了当年日寇侵占北京之后烧杀抢掠的战争罪行,以及华夏儿女拼死抵抗、英勇牺牲的惨烈状态。他表达出了一名普通中国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真挚情怀。这位名叫“罗德俊”的人如果今天还健在,应该是一百多岁的老人了,工作人员并没有查到他和他家人的踪迹。幸运的是,这份弥足珍贵的记录并没有被历史的烟尘永远掩埋。当手稿在四十一年后重见天日的时候,罗德俊的这份赤子情怀也被历史永远地铭记。这篇具有特殊意义的手稿已被首都博物馆珍藏。
历史上,元代皇帝曾在妙应寺做法事,现场有七万多人参加,后来逐渐演变成热热闹闹的庙会。据清末作者夏仁虎所著《旧京琐记》里所说,“京师之肆有期集者,逢三之土地庙,四、五之白塔寺,七、八之护国寺,九、十之隆福寺,谓之四大庙市。”
白塔寺的庙会形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规模相当可观。每逢庙会和年节,在白塔寺内和两侧排满货店摊贩,庭院中会搭起戏台,既有民间百货时鲜集市,也有各种风味小吃,还有各种技艺杂耍。庙内既没有法事活动,游人也不烧香拜佛,只是纯粹地购物与游玩。民国时期的《世界日报》曾描绘了白塔寺庙会的情景:“久住北京的人们没有不知白塔寺的。白塔寺在平则门(现在的阜成门)大街,可是要找白塔的庙名,是万万找不着的,因为白塔寺原名妙应寺,后院有极大的白塔,以塔取名,俗称叫白塔寺。白塔寺的内部可分为三部分:一是杂耍场,其中如万福堂蹦戏、侯五德的乐亭大鼓最有叫座能力。二是货物推儿,卖的货色齐全,应有尽有,价钱比商店略微便宜,但要仔细、避免上当。三是喇嘛茶馆,茶馆倒有四五处,每位水钱六枚…… 这种人群熙攘、热闹非凡的庙会一直延续下来。”
北京解放后,白塔寺庙会仍然受到群众欢迎。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照片上可以看到,白塔寺门前,摊贩多是售卖竹篾、芦苇和秫秸杆制作生活用品。这些东西,我们年幼的时候经常看到,特别是笤帚、炊帚、盖帘等,家家都有。那个年代,金属和塑料制作的家用商品不多,因为这些材料稀有和贵重,而且价格很高。
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上世纪六十年代,白塔寺的大门和钟鼓楼都被拆除改建为商场,寺内的其他地方也被机关和工厂占用。直到1997年,北京市政府提出“打开山门,亮出白塔”的口号后,才拆除商场,重修了山门和寺内建筑。
在我的印象中,被拆除的商场叫白塔寺百货商场,坐北朝南,而且临街。过去,我每次路过此地时都能看到。北京是一座古城,所有的古建筑和文物都应该得到最好的保护,这样才对得起我们的子孙万代。
白塔寺最近一次维修是2019年6月,2022年12月27日恢复开放。我很幸运,刚开放不到两个月便来此参观浏览,尽管游人不多,反而感觉清净,而且获益不少。
(2023年3月12日初稿,3月28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