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少强的头像

张少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15
分享

懂点皮毛——西海固皮毛历史探索

北方皮革业兴起时,南方皮革业也火遍了大半个中国。

《繁花》电视剧中小魏总的经典台词:“阿拉海宁是从双山棚户里,水缸、木棍、一把盐酸、几台缝纫机起家,做皮革生意的。”将中国人的目光引向了海宁。

1994年,海宁中国皮革城建成,一度引领了中国皮革业的潮流,成为中国皮革业龙头市场。鼎盛时的皮革城经营户达到五千九百家。同时,在辽宁、江苏、河南等省九大城市建立大型连锁市场。海宁中国皮革城董事长任有法荣膺2010年度“风云浙商”,2013年入选福布斯“2013中国最佳CEO”榜单,成为中国专业市场唯一上榜企业家。

三十年过去了,海宁中国皮革城,已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与皮革相关的繁华故事只好隐藏于历史的深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关于皮革的典故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原文是: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小小的皮毛藏着“仁义礼智信”,也藏着西海固的风尘与岁月。

1980年入冬,山间地头可见穿白色老羊皮袄的放羊人,走在冰天雪地里,中年人黑红色的脸膛被西北风刀砍斧劈得千沟万壑,但脸上漾着刚毅的笑,对着旷野,吼着乱弹,山谷颤动。

西海固人有个习惯:雨雪天老羊皮袄毛朝外,刮风寒冷天毛面朝里,多冷他们都能坦然面对。

二十年前的西海固人离不开皮毛,说大点,黄土高原上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也都离不开皮毛。

一件遮风挡雨的皮袄,中老年人当宝用,能穿十几年。当然,老人是不让娃娃穿皮大衣的,即使冬天把娃娃的手冻破、冻肿了。老人说:“皮袄火太大了,娃娃穿上会把身上的火气拔了,身子骨就弱了,经不住冻了,易生病。”除非是寒冬腊月、正月看戏时穿一下,或者是青年人相亲时,需要耍人时穿一下,或者走亲串友时穿一下。

老几辈子人都喜欢在北风扬雪天穿皮大氅、皮裤、皮靴子(或羊毛暖窝窝),戴皮帽子、皮手套,套皮护耳。另外,农村人的土炕竹席上铺一张毡匠打的隔热防潮羊毛毡,就是他们最时尚的标配。反观城里人,他们最喜欢铺做工精致的工业羊毛毯。

那时,“吃饭靠糜子,穿衣靠皮子”,穿羊皮大衣是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人的最爱。然而,时过境迁,这些地方的人都不穿带毛的羊皮大衣了,这一穿衣习惯的改变,让人倍感突然。更奇怪的是,北方人不咋穿羊皮大衣了,反而是山东、安徽、江苏、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人却喜欢上穿宁夏出产的皮衣了。

羊皮大衣,有叫羊皮大氅的,也叫裘皮大衣。

做皮衣的手艺人,有的叫毛毛匠,有的叫裁缝师傅。

以前,有的人家羊皮熟好了,又没钱搭面料也是常有的事。一次性熟完皮,做成皮衣的是阔气人、好光阴人家。

西吉县震湖乡龙川村村民张煜明,最擅长的活儿就是做皮衣加工。他继承了祖业,成了方圆百里有名的大裁缝,人们尊称他张师,同时有一个响亮的绰号——“皮茬子”,现在西吉县商贸城开铺子。

说起皮衣加工,西吉县煜明服装加工店负责人张煜明如数家珍。

20世纪90年代初,白皮袄不流行了,开始流行风雪大衣、军大衣和短大衣,又叫皮卡衣,就是给白皮袄搭一款式新颖的布料面子。布料面子样式是四开身、单排扣暗纽、子母明兜(大兜里套小兜),腰里有一个带子。那时,做一件皮大衣的手工费才两元,一件皮大衣的各种用料加起来有八十多块钱,相当于当时一个乡干部两个多月的工资。

在皮衣还很火的时候,银川市新华街最先嗅到牛仔服、喇叭裤时尚潮流的味道,银川市开始流行西式大衣、短大衣。西式大衣,前领口驳头高能披能扣,袖口和后背都有岔口,双排明扣金纽,暗兜,还多了一个衬里,羊毛不露出来,干净气派好看。西式大衣流行时,一件皮衣的手工费涨到十八至二十六元,一件皮衣的总造价达到三百元,能比得上一个乡干部当时一月的工资,仍有着高昂的价格。那时,皮大衣非常流行,一度成干部的标配。

当皮夹克、休闲皮衣开始流行时,已是新千年的事情。羊皮取毛并通过熏染技术,皮板有了黑色、棕色、枣红、大红色等。皮衣制作人不需要熟皮了,只需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款式加工。手工费仍保持十八元左右,但一件成品皮衣的总价约在三百元;休闲皮衣在二百至二百六十元之间。一件皮衣的总价,只占到普通干部月工资的十分之一,皮衣已失去了原有的尊贵,只是一件普通的衣裳而已。

皮衣流行时,还流行夏装:军便服(四兜四盖)和中山装(明兜)。那时,会做军便服和中山装的裁缝很少,能穿得起的人也很少,所以这种夏装一度被称为公干服。1993年,出门打工的人,在建筑工地普工一天劳务费五元,大工一天十元;一件军干服,也需要农民工十多天的工资,所以农民工是舍不得穿的。而干部工资要高出农民工几倍,所以他们能轻松穿得起。并且那时就流行这样的款式,也基本上就是这两种服装。

1996年后,渐渐流行西装、休闲服和夹克服。随着打工者工资的上涨,购买流行成品衣的人多了,定做服装的人越来越少,军便服和中山装就退出历史舞台。

张煜明说:“皮衣需求量少了,或者说农村没有了。主要是人们的消费观念变了,新式保暖服多了,可选择性大了。同时,开小车的人多了,车内空间有限,皮大衣占空间,穿着太不方便。车上有暖气,着普通冬装就可以。”

做羊皮大衣,首先要熟羊皮。熟过的羊皮皮面干净、绵软,毛面干净白亮、整洁绵软,适合裁剪,用力抖动,羊毛齐刷刷展脱脱地头朝下掉着,显得非常美,所以才会有“宁夏二毛皮,九道弯”一说。

熟皮技术快失传了,值得一说。可熟的皮子有狗皮、牛皮、狐皮、羊皮等各类。

夏天熟皮需要三四天时间,秋冬熟皮需要七至十天时间。一般选好晴天出皮。

熟皮需要“一硝二面”。盐和硝是一样的,但盐金贵,一般用硝。硝化成水,澄清倒到缸里,用玉米面和成泥状抹到皮板上,等皮软一点时,下缸泡到硝水里。等皮子变软浮起来时,用手翻泡多次。选个好天气出缸,放太阳下晒皮子,皮板水分“柔干子”后,就收起来。

出缸时,还要洗皮,用洗衣粉把羊毛洗得白白净净,这样就成为干净白亮的毛皮了。

皮面晒好,要及时铲皮和展皮。铲皮就是刮肉里,是为了使皮张柔软。先把羊皮弄个齐铲皮人大腿根高的架子搭起来,必须用专用皮铲(可拆装),一头半圆形铁铲,一头半月形木把柄。把半月把柄抵到铲皮人的肚子上,一面把半圆铁铲头搭在羊皮上,用手抓好羊皮,腰一弯一弯地铲皮,先横铲,后顺铲。这种铲法可以把羊皮铲大,并使羊皮皮面变绵软,铲完后晾干即可裁制衣物。

补皮、裁皮、缝皮、针工是四个关键因素。

补皮,因为羊皮不规则,要裁成规则衣服的样子,须补皮。

裁皮,把皮放到皮案上,用手握着刀在皮面轻轻一划,就开了。

缝皮,就是把裁好的皮缝成衣裳。

针工,要求针眼工整,缝线美观大方,紧密严实。

先做出白皮袄,再搭面料。有活里活面和死里死面之分。区别是活里活面的皮衣面料脏了可卸下来洗,永远保持干净,死里死面只能穿到破,脏了也没法洗。

从皮匠的内心来说,从事皮毛工作有些脏累臭;但从生活需要来说,脏累臭活总得有人来干,应受尊重。

我小时候,跟着爷爷张嘉绩做过狗皮褥子、羊皮大衣。在一户人家,爷爷交代我做狗皮褥子。当时,狗皮皱皱巴巴的,还散发着油臭味。我强忍着臭气熟皮子。熟好的皮子油臭味就没了。我心想,如何让狗皮褥子缝得好看,让人记忆深刻,且保暖实用?《水浒传》里山大王的虎皮垫给了我灵感。我把狗头、狗腿皮全留下,让狗活灵活现地匍匐在褥子上。大爷看到成品,吃惊地说:“美得很,美得很,这娃娃天性好得很!”

爷爷也随兴夸了我:“强儿心灵手巧,将来能成大师傅。”

那年,我十三岁,皮活儿已经做得很好了。

爷爷张嘉绩,1920年11月26日生人。他刚生下时,海原大地震,他被埋在废墟中后被人用手刨出来。爷爷十八岁时,高小毕业成为全省挂名的秀才,被县长任命为苏堡乡(震湖乡)的保长。民国时期,社会动荡,对热血青年的爷爷触动很大。为了寻找出路,他结识了一位艺人张裁缝,是一位给国民党干部制作军大衣和羊皮军大衣的人,很受人尊重,爷爷就拜他为师学艺。学成后,师傅南下了,爷爷就成西吉县方圆百里有名的大裁缝了。他做的中山装、皮卡衣、皮大衣、军大衣、寿衣、戏装等各种皮衣人人交口称赞,被尊称为张师。

张煜明是我爷爷的关门弟子,是我的三哥。

爷爷夸我那一年,我开始学铲皮、展皮、缝皮、补皮、裁皮、针工这些活儿,后来也帮三哥张煜明干过。我高中毕业后,三哥坚持让我留在农村和他一起经营皮衣加工店,我却选择了进城闯荡。

服装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服装的变化也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三十多年前,大冬天西北人最喜欢穿白羊皮大衣的主要原因是抗寒保暖、防潮、经脏、不易损坏,时间一长皮面还油光闪亮,经得起磨损和剐蹭。累时,皮大衣一裹睡到冷炕上、草地上、黄土堆上,可铺可盖,不会因阴冷潮湿而生病。一件皮衣算得上御寒百宝衣。

二十年前,一般人家还是能穿得起羊皮大衣的,但成本比较高,长大衣需老绵羊大皮四张、小羊皮七张,短大衣需大羊皮三张、小羊皮五张。上等二毛皮军大衣,大多是国家干部、生意人、光阴好的人才能穿得起。西式皮大衣,在那时配上好绒领、好面料,穿在身上笔挺、大气,暖在心上,一身贵气。

二十年过去了,西海固人再没有人穿定做的羊皮大衣了。冬天,商场里有卖的各类物美价廉的羽绒衣、丝绒服、绵绒服等,或者有人穿上各类羊绒衫、保暖衬衣,外套各类保暖服,就可过冬了。在皮衣加工店定做衣服的人在西海固的城乡找不到了。宁夏城乡定做皮衣成为历史,流行购买成品衣。服装行业开始品牌化竞争。

皮衣加工行业没落,代之而起是皮艺的崛起。现如今,皮艺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但它的古老超出我的想象,我曾经在镇北堡影城里看到过皮艺的制作过程。

皮艺是一种传统的古老工艺,是在一种手工鞣制皮革的基础上进行皮质雕镂、镶嵌的过程,制作难度大,其表现形式有透雕,也有浮雕,图案有简有繁。皮雕对皮革材料的要求很高,需要精挑细选,要用毛孔细腻、有厚度的牛皮。制作皮雕首先是造型的描绘,然后是技能性的雕刻,雕刻制作中要慢而精心,不能有丝毫差错。雕刻造型完成后便是染色,染色也是一件细心活。最后进行皮雕的组装配套和镶嵌宝玉石,使得皮雕成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

工艺流程是皮艺的核心,也是考验一名工匠手艺人的重点。皮艺匠人贾宏伟根据自己的构思,采用草原上等黄牛皮,独创出一种皮雕画的制作工艺。工艺步骤包括选皮、润湿、描绘踏图、敲压轮廓浅浮雕、染色、镶嵌填充立体效果、装裱。此工艺将皮雕画制作工艺高度融合,使得整个画面跌宕起伏,层次分明,光亮度好,线条流畅,明暗对比突出,色彩用料丰富,加上镶嵌缝串的工艺实现了画面色彩与浮雕工艺的高度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皮雕画画面展示效果。

皮衣失去“华贵尊容”时,也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新时代,现代化的流水线生产,让服装加工一度成为低廉产品。衣服面料非常丰富了,那么以皮衣谋生的那批手艺人,何以生存呢?一部分基本上沦落成商场里、街角边靠锁裤边或拆改不合身衣服,才能存活的“小裁缝”了;另一部分,如我三哥张煜明,有家传手艺的人,从传统寿衣制作中,找出一条新路。现在,他就是西吉县最早做寿衣的人,也是西吉县寿衣加工行业有影响力的人。

奇怪的是,南北方的皮衣行业衰落了,但百足之虫,死而未僵,北方人的羊皮马夹,在南方人的生活里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羊皮大衣人们不穿了,但是有关羊和羊皮的故事却隐藏在历史典故中被保留了下来。

春秋时期,秦穆公听说身在楚国的百里奚为治国良臣,想收为己用,便和群臣商议,想花重金赎人。臣公孙枝建议,那样容易暴露百里奚的才能,楚王就不会放人,最好是“贱而赎之”。穆公就派人用五张羊皮从楚国赎回百里奚。在问治国方针时,百里奚才华出众,穆公非常赏识,要拜为相国,百里奚拒辞,推荐宋国的贤才蹇叔为相,自己任辅相,后辅佐秦穆公成就春秋霸主。这就是“羊皮换相”的故事。

唐朝时,皮衣成为名贵服装。李白诗《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是人们以皮为财富的一个佐证。

清乾隆《宁夏府志》记载:“衣布褐,冬羊裘”。《甘肃新通志》中赞称:“裘,宁夏特佳。”

现今,宁夏二毛皮成为“五宝”之一。

西戎,实际上严格来说不能算少数民族,只是华夏地理意义上的族群。

商周秦汉时期,陇山地区就一直生活着很多戎人部落,如大荔、义渠、各戎族、各狄族等。在历史演变和分化中,戎狄人的祖先来历就有了新变化,大多与动物有关,开始有崇拜虎、狼、犬的。犬与以狩猎为生的戎人来说,非常亲密,有好多义犬救人的故事,所以犬戎视犬为祖先很正常。狼是凶恶野兽,但狼也有救人的故事,跟成吉思汗的祖先有关,自然就有狼图腾。这些都是因为生长环境不同,人文演变的结果,从而形成不同的部落图腾。

古代,黄土高原上生态环境好,山间多野生动物,如虎、豹、狼、狐、羊,这些动物的皮都能制作皮衣,保暖实用。以游牧狩猎为主的西戎人,为防止狩猎时被动物闻到生人味,还故意在身上抹一些遮盖人体气味的脏东西,常此养成一种生活习惯,与中原穿绫罗绸缎的人生活在一起,真被看成野人、粗人、脏人,渐渐地被中原文化排除,正史少有记载了。

羊皮的故事结束了,有关羊的文化仍在不断传承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