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那年,当我在小镇上的那间教室里,用笔在稿纸上力透纸背地写下“文学梦”三个字的时侯,我不曾想到,今天能够与你们坐在一起,在莽莽莲台山上,在文气纵横的“2023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创作大会”上,无比接近地嗅见谬斯女神芬芳的气息;我也没有想到,为了这一天,我从故乡的小镇出发,穿越汤汤岁月的风烟,一路跋涉到这里,竟然走了30年,用了整整半个甲子的时间。
30年,小镇-县城-省城-县城,中学-大学-中学,这是我迄今为止的人生轨迹,仿佛是一个闭环。30年,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从一间教室到另一间教室,从课桌旁走到讲台上,青丝变白发,我从毛头小伙长成了油腻大叔。30年,半个甲子的风雨兼程,我走过故乡广阔的田野,嗅见春天泥土的腥香,那是大地的荷尔蒙气息;我穿越小城沉静的夜色,走进水晶般的教学楼里,在电流嗡嗡作响的白炽灯管下边,挥汗如雨,如同夏日劳作在田间的我的父母一般,在书山学海里无比真诚地耕耘、捕捉;在小清河畔,在水屯路上,在川流不息的文化东路,在东方红广场伟人塑像的下面,在山师桐叶飞舞的那个秋日,我斜挎着军绿色书包,穿过时光散淡又拥挤的通道,消瘦的身影留在怀旧风格的岁月模板里;那个多雪的冬天,我和那个调皮的男生一起并肩踏过校园雪融之后的泥泞。刺骨的寒风吹着口哨,在教学楼开放式走廊的一端肆无忌惮地席卷到另一端,“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湖心亭看雪》”……春花秋月,夏雨冬雪,镶嵌在岁月深处的原风景,至今仍然是我记忆里不曾褪色的人生底片。
三十年的岁月剥蚀,使得大自然的风物风情,这世界的人情冷暖,吹过的风,走过的路,连同我们的容颜,都改变了很多很多。然而,在我的心里,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对文学之梦的钟情,是与文字的相知相守。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个晨曦与日落,在教室里最安静的角落,在轻悄悄的自习室,在书房台灯洒下的清辉里,我落笔成文,在浅绿色方格稿纸上,留下我生活的足印与思考。静静的地坛公园,在树影长了又短短了又长的悠远时光里,史铁生实现了由“活着是为了写作”到“写作是为了活着”的思想跃迁。于我而言,后知后觉,从来不曾受到命运眷顾,能够走过挫折与艰辛,能够跌倒了再爬起来,能够无论置身怎样苦痛的困境,也不曾失去真诚和对生活的热爱,不曾放弃本性中的善良与温暖,像一块坚硬的石头,任凭风吹雨打烈火灼烧,也不肯放弃它的本真;像一个懵懂的孩童,无知无畏,无欲无求,固守着最初的那个梦想!
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除了在困境中吃牙坚持,写作是我生命迷宫的唯一出口。在写作中,我记下生活的点点滴滴,享受阳光或者是黑夜的味道;在写作中,我思考生命的本质,探寻活着的意义;在写作中,我学会原谅自己的无为和懦弱,学会理解另一些生命的尖锐和咆哮;在写作中,我懂得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于是,我与这个世界相逢一笑,摒弃前嫌,握手和解,把酒言欢。在30年的人生旅途上,我也曾试着像别人一样活着,但是不知为什么总是有一层坚硬的隔膜,阻止我的融入与狂欢。最终,我还是与大多数人背向而行,分道扬镳:我活成了万丈红尘中的个例和孤独的存在。“夜已沉默/心事向谁说/不肯回头/所有的爱都错过/别笑我懦弱/我始终不能猜透/为何人生淡薄”,车继铃的歌声仿佛从我心里长出来,给我很多共鸣和安慰。
决定来参加这次创作大会的那一天,我打开XX导航APP,搜索“莲台山”,发现她与我的距离是111公里。在那里,它已经静静地屹立了上亿年,而我从未登临。“莲台山环抱如城,又因形似佛座莲台而得名”,我想到了菩萨、圣洁、朝拜等词汇,并无端地臆想:很多如我一样的写作者,怀着朝圣的心情齐聚在莲台山,文学大家——那些掌握打开缪斯女神心灵密码的人,他们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将文学宝库中珍珠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一并坦露在我们的面前……那一天,大巴在济泺路上蜗行,天桥上等待红灯的车辆像好多年前一样,一眼望不到头。时近中午,气温逐渐上升,我的心焦灼得仿佛随时要停掉。终于驶出市区,大巴在104国道上飞驰,远远地看见东南方向群山蜿蜒,一座环抱如城的山脉仿佛张开双臂的母亲,轻轻地将我们拥进怀里,微笑看嗔语:“等待多年,你终于来了!”
下午2:30,在清雅俊秀的莲台山会务中心,在2号楼大会议室,我的眼睛迷离于“2023年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创作大会”的大屏幕,红底白字,方方正正,透着清新雅致的气息。目之所及,身边是陌生的面孔和亲切的眼神,周身散发的文学气息是他们共同的标签,我莫名地感到亲切而熟悉。大家纷纷利用会前时间合影,紧握的双手,真挚的笑容,温馨得像一家人,这场景与我的想像竟然一模一样。啊,莲台山,你给了一个游子回家的感觉!
“张树岭”,我在我的桌签前坐下来,沉静如水。我拿出笔、笔记本和水杯,然后轻轻翻开笔记本的第一页,认真地写下“2023.3.18,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创作大会”,它们在我的眼前燃烧。这时,我忽然无端地想起多年前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我花了18年的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我知道,我花的时间更久,万丈红尘中,我用了30年才等到今天;我还知道,今天的这场文学“盛宴”,应该比咖啡的味道更为芳香与淳厚!
果不其然。江子先生庖丁解牛,抓住“人、私、小、真、趣、美、新、我、杂、技”十个关键词,解读了散文创作的技法和要义;李木生先生则现身说法,从“我与四川的不解之缘”、“从《微山湖》到《瓦尔登湖》”、“《东荷》与《书秀》”等六个方面阐释了《我的写作体验》;而王冰先生“目光纵深而明澈,梳理了中国现当代散文创作的方向、脉络、底色和流变,打开了城市的细节,描绘了乡村的图景”(王川语)。三位散文大家的讲述,或娓娓道来,或激情澎湃,或鞭辟入里,于平实里见真谛,于无声处听惊雷,拨云见日,醍醐灌顶,驱散了我心里长久以来的疑惑,懂得了要对世界抱有赤子之心,要彰显散文的道德之美,要写出自己的“腔调”,要建立个人叙事与时代文化的联系,由此,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散文写作的方向和理念。
与创作技法、个人体验、时代要求的阐述相比,我更加陶醉、神往于他们列举的名家名篇佳句。“他躺在广阔的田野上细听虫鸣,在荒野中对一朵花微笑,他感受到拉车干活的驴是悟透人世沧桑的智者,匆忙抢收的老鼠也在为丰收感到喜悦和欢庆”(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乡村是我们永远回不去的精神家园,我想起那个秋日的黄昏,我一个人走过故乡的田野,挥起衣袖遮挡尘沙的瞬间,沧桑的风吹起我的衣角;“雨是自行车的悦耳铃声,穿绿制服的树,很快就会把春天直接邮递到我们手里。雨下起来,优美的天地乐器,它竖琴的弦连续演奏,把我们带进童话般无尘的想象。雨是春天的小号,夏日的珠链。雨是竖纹的网,低垂的帘。雨是一把细齿水晶梳”(周晓枫:《雨》),我也喜欢下雨天,也曾迷离在春雨编织的童话里,只是由于想象力的局限,我无法赋予她如此多的意象;“爹中风了。爹只剩下半个爹了。现在再看爹,爹怎么也不像个爹了……爹的声音也变了,过去声音像喇叭,现在声音像受了潮的耳机传出来的”(庞余亮:《半个父亲在疼》),在江子先生声情并茂的吟诵里,我差一点潸然泪下,因为20年前,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半个爹”,也为他的困境而痛苦,也为他写过文章,却不曾用这样新奇的语境来表达;“但是元稹走了,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薛涛却痴痴地等着,任如玉的年华在寂寥中消磨。一年,两年,十年……她的最精彩的诗章就是在这种等待中为爱情的煎熬而写”,2005年,李木生先生登上成都望江楼,感怀于这个城市对一位唐朝乐伎的敬重和爱,不由得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缠绵悱恻的情绪在李先生的笔端催开了《唐朝,那朵自由之花》;一直以来,我对太平洋对岸的那个大国不太感冒,却对那里的《瓦尔登湖》心向往之,因为梭罗,因为湖畔的那座小木屋。李先生走在瓦尔登湖湖畔,看到了木屋遗址上堆起的世界各地游人放下的石头,感受到与梭罗与《瓦尔登湖》深深浅浅的共鸣,并且敢于在63岁的年龄于冬季深夜在野兽出没的湖边独自待上几个小时,我佩服李先生的勇气,更感动于他对瓦尔登湖、对自由童真的热爱!“书秀死在一九五一年夏天,死时只有二十七岁”,李木生先生的《书秀》记录了一个命运极其悲苦的女人——书秀,她在三个夏日里遭受了三场非人的磨难,白晰水灵高挑的青春终究抵不过岁月和时代的双重摧残,最终“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还有雪松的《大地手记》、耿立的《悲哉,上将军》、江子的《井冈山往事》、吴佳骏的《在重庆的码头上流浪或飞奔》、周齐林的《南方工业生活手记》、刘羢的《树倒了》、帕蒂古丽《我们在稻谷上睡了一个冬天》、宗玉的《槽山节考》……无一不是特定的生活场景、时代背景里绽放的炫目的人性之花!无一不是充满了迷人的、令人难以挣脱的迷幻色彩!我感叹于作者细致的观察、敏锐的发现和独特的叙事风格!我感慨于文学世界的博大、深邃与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我震惊于人类在精神宇宙的探索中竟然达到了如许的纵深……于我,哪怕是有万分之一的靠近与企及,也是我莫大的荣幸和荣耀!在讲述者的声音里,在安静的2号楼会议室里,在蓝底白字“张树岭”的桌签前,我奋笔疾书,记录下那些钻石般的文字,如获珍宝。
在聆听、记录的一些瞬间,我体悟到个人体验与时代文化相互交融的恢弘魅力,我想起我悲苦的童年,想起因为“两块六毛钱”而引发的人生悲喜剧,想起小时候在乱坟岗上看见枉死的婴儿的尸体,想起经七路小纬六路北边的基督教堂……在洁白的纸页上,我挥笔写下了几个标题:《七五年纪事》、《两块六毛钱的20个年》、《婶子的后街》。刹那间,那些往事以及那些时代图景鲜活生动,扑面而来。
在莲台山的那一夜,在1号楼1107室里,我久久未能入眠。这是农历二月二十八的夜晚,我在离家111公里的莲台山上,晚风清凉,万籁俱寂。“留下几篇散文,一辈子就没有白来;如果能使自己的作品汇入中国散文的洪流,成为其中的一朵浪花,更是一个写作者莫大的荣耀”,三个小时之前,在我们的耳边,李木生先生如是说。
黑夜里,我不禁想起半个甲子的旧时岁月,感觉漫长又短暂;想起两天的莲台山文学之旅,感觉既短且长。那些质朴亲切的面孔,那些聆听交流的画面,那些如丝如缕的情愫,像月光,如星子,仿佛玫瑰花瓣和雨丝。啊,莲台山的这一场文学盛会,像梦,像诗,像极了一场风花雪月的情事……我不禁打开那首歌,把耳机塞进耳朵,在缠绵悱恻的旋律里我酣然入眠:
月光与星子,
玫瑰花瓣和雨丝
温柔的誓言,
美梦和缠绵的诗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既然会结束,
又何必开始
那曾经疯狂痴情的我和你
坐爱情的两岸
看青春的流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