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婺源
作者:张伟棠
40年前读师范时已闻世外桃源——婺源大名。
在中学当教师的一年暑假,原计划庐山、婺源、黄山旅行因家庭大事取消。2003年春,我和报社的同事约好3月去婺源看油菜花,因为SARS计划搁浅。2008年5月,我请了年假约定几位作家一起去上饶五天游,又因要进行两场为汶川地震举行的赈灾义卖,不能成行。
时至今日,终于亲临其境,饱览婺源胜景。
来到婺源当晚,天阴沉沉的,下着毛毛细雨。
然而,一觉醒来,又见阳光洒满大地。一幢幢白墙灰瓦的古建筑,一排排百态千姿的杨柳树,一片片望无边际的油菜花,还有远处一座接一座巍峨壮观的山峰,在太阳温暖下散发出无限的热情和迷人的魅力。
婺源全县处处名胜、步步佳景,是全国唯一的3A旅游县。婺源江湾景区被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还成功创建了国家5A旅游区。篁岭、李坑、汪口、熹园、严田、五龙源、文公山、卧龙谷、鸳鸯湖、思溪延村、翼天文化城等都是名扬四海、享誉八方的人间仙境。
婺源古代隶属徽州府,是著名的“书乡”、“茶乡”,被称为“最美之乡”。产自婺源溪头乡龙尾山的歙砚是中国四大名砚,已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婺源的砖雕、石雕、木雕被称为“古建三绝”,远近驰名,全国各地修楫祠堂寺庙大都引入了婺源工艺。婺源绿茶“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不独为绿茶之上品,且为中国绿茶品质之最优者”。
迎着八九点钟的太阳,来到著名的水乡李坑。
穿过高大的麻石牌坊,沿垂柳步道走过一片菜地,便到了村口溪水码头。这里古树繁茂,还有许多石凳,是夏天乘凉的好地方。石拱桥旁边停着几艘撑着竹篷的小木船。阳光从树叶缝隙照射到水面又折射向小溪两边古老的徽派建筑。小船、拱桥、古屋、蓝天、白云清晰地倒影在水面,简直就是一幅绝美的油画。
沿溪行,只见两岸花红草绿,各式盆景、雕刻巧妙地装点着店门铺面。长长的石板铺成长长的古巷。古巷里面又有众多横巷,巷口古色古香的牌坊构成别具一格的古圩风情。潺潺而流的溪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数十座各种材质的小桥横跨两岸。岸上游人如织,笑声不断,他们在阳光下,品味着最美水乡的诗情画意。
中午,我们品尝了李坑炙肉、花菇石鸡、清焖荷包鲤鱼等美食,还喝了李坑糯米酒。我们还买了菊花、绿茶、板栗、酒糟香辣鱼等特产和各式各样的工艺品。
到了篁岭景区,更让我们眼前一亮。
乘坐缆车上山,居高临下,如诗如画的古老山村一览无遗、尽收眼底。“U”型山坳,绿树簇拥,梯田环抱,花海无边。玻璃栈道,漂流滑道,木榭古屋清晰可见。扇形走向的建筑群纤陌纵横,构成独特的古村布局。其中,最令人流连忘返的就是天街九巷。
跨过高空玻璃栈道,便看见“天街”上层还有“圣旨”两字的石造牌坊。500多米长的天街,两旁均为徽派古建筑,而且横巷众多,栉比鳞次,十分壮观。官邸、茶居,酒楼、食肆,砚庄、书场,画坊、棋室,鱼池、篾铺、饰店,一应俱全,应有尽有。街上还有主题公园、休闲娱乐室、会议中心和民俗文艺博物馆。有一处墙壁上凿出了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还有一户人家在门前悬挂了一幅由有红辣椒黄辣椒构成的国旗,让游人看了肃然起敬。
最有意思的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街晒秋”。千家万户,大院内、屋顶上;墙头、巷尾;红的、黄的,铺在圆形竹窝上,整齐有序地摆在太阳底下,构成了一幅让人浮想联翩、刻骨铭心的民俗风情画卷。春晒水笋、夏晒山珍、秋晒果蔬、冬晒乡俗,已成了篁岭古村独树一帜的农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