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先赋的头像

张先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1/10
分享

从QQ到微信

我的Q龄不长也不短,记得是2008年注册的。因为那年女儿刚上大学,为了庆祝生活的轻松解放,也为了方便与女儿的联络,我下狠心先后买了两部电脑,女儿的笔记本,家里的台式机,一家三口也都拥有了QQ。

拥有QQ的初衷只是为了聊天和视频,女儿却率先在其空间里展示了生活新感慨,她在安徽大学的校园里《路遇翡翠》,居然还能《静听蛙鸣》!我被感染了,既为她的生活情趣,亦为她的清新文字。

从此,我也每每沉浸于那一方乐声缥缈的空间天地,细心地把往日零散的文字搜罗于空间日志,把多半流落于他手的书画作品照片,归集在空间相册。于是,空间主页逐次显示了所有动态,所有文图,优劣不论,均已历历在目,让人顿生成就感。始料未及,竟然有诸多网民,给予了我空间的热情关注,虽然留言评论多半是未必真实的捧场,却打破了我顾影自怜的孤独,头一次领略了亦真亦幻的虚拟空间。

夫人则收获了另一份快乐,女儿为她开辟了农场和牧场,她乐此不疲地种菜、喂草,也少不了中夜起床上网偷菜,所有的收获都在她的《QQ农场——女儿给我带来的乐》里面。

我还将空间散文杂论、诗词旧赋,还有书画图片,逐次发帖到本地网络论坛上,其反响程度又远远超出了空间访问。那些平常熟悉和不熟悉的文艺同仁,以及钟情文艺的网友们,都被这一条网线笼络,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心照不宣的歆羡,有意无意的吹捧,已令同道们心领神会。那些字斟句酌的回复,传递着网友的亲和,而绝少恶意的攻讦,其温情程度,超越了现实许多,这也许就是虚拟空间的动人之处吧!

夫人随后也加入了网络论坛行列,出入于散文杂感与诗词楹联版块。其散文《我的教女之路》赢得了众网友的青睐,随后而来的还有当面咨询。而她那篇纪念老师的散文《师恩难忘》,竟在网络上意外地汇集了失联许久的和县幼师学校的老同学。

正当我醉心于QQ空间以及网络论坛的时候,网络生活的时尚方式已悄然改变。我错失了微博,迫不及待,赶紧抓住微信的尾巴。微信好在捆绑了手机号,不似曾经QQ号的虚拟,因而方便可靠。

微信发红包真是件新鲜事物,自从加入抢红包行列,日常消费的支付方式便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当然还有支付宝,以及方便快捷的淘宝购物。不管自己的经济实力几何,从此告别了囊中羞涩的窘迫,不必亮出自己干瘪的钱包,久而久之,似乎也增长了人生自信。

微信朋友圈之于QQ空间的不同,在于其相对的私密性,不似网络空间那般全方位的透明。而微信群聊则继承了QQ群的传统,如朋友聚会般地左右逢源。三十年多前的阜阳农校同学也拉起了班级群。看着老同窗们戏谑着三十年前的绰号,闲侃着无关紧要的话题,一如当年寝室内的卧床扯淡。恍惚间,我又回到了那个清贫而充满生机的岁月,回到我无数次梦回的颍州!

母校曾经举办数次同学会,我却一直心存障碍,从未参加过一次正式的相聚。并非我少情寡义,只是人生落寞,独自把玩不合时宜的笔墨,仕途政治和家庭经济都了无建树,不能为师友增光添彩,自感无颜以对。

回望群里的照片,依稀可辨那些曾经青春稚拙的模样。三十年啊,多少苦辣酸甜,瞬间转眼,恰如时人轻喟:刚刚成熟,又要老去!

忽然记起前不久来过的老同学丁君,他初在本县工作十年,中途调回原籍无为县,曾邀庐江同学“五一”相聚,至今记得他精心以备的全鱼宴。如今他处于一个闲散的职位,年来独自驾车往还于江淮左右,十分的洒脱。所到之处,漫游湖山,呼朋唤友,举觞痛饮。

临别丁君,我曾赋诗相赠:

雪泥鸿爪在他乡,壮岁惊回鬓已霜。

往事风尘随曲水,流年日月诉衷肠。

樽前谈笑身犹健,酒后离分愁更长。

酣饮不知归去晚,人生到处是苏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