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馨的头像

张馨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10/27
分享

《小舟从此逝》

《小舟从此逝》

张馨

(在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昌绪班最后一篇班级日志)

“如果最后一篇班级日志注定要与众不同,那么就从给它加一个题目开始吧。子瞻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但在天亮之后,在家童睡醒之后,苏轼还是归去了。但我们都知道,苏轼的心本来就是在江海之中的。45天,我们的船也应远航了罢。不求寄身江海,只求以一种从容恣意的姿态江湖夜雨行舟,为人世间点一盏灯。”

——题记

时间的属性无从改变,但我想或许可以通过某些特定的事物增强对其流动性的感知。倒计时的数字跳动并不能使我产生这样的感觉。而在昨日,当我在晚自习课间摘下口罩站在操场上时,夏日香草迷人的苦涩味道和来自青春的一点烟火气,骤然将我的感官与三年前军训时的夜晚联通。鲜活的记忆赋予“白驹过隙”含义,也让我发现在我以为被学业打磨得温和而坚韧之时,自身还保存着当初那一丝锐气与莫名的热忱。我庆幸如此。

回忆是很辛苦的事,因为岁月混杂着一切悲喜,也正因如此。我们对人生的体验感更强。提到三年,我会想到什么呢?设计了一个模型,参与了一支乐队,绘制了几张板报,明确热爱,收获知识,与教师和友人为伴……有时回忆过往带来的幸福,远大于记忆本身,打破一切悖论,提醒自我的存在。而回忆也教会我们感恩,“你遇到的每个人都会成为你的一部分”的确是真理。

雪莱在诗中写:“过往不足泣,未来不足惧。”但面对未知的恐慌依旧困扰着我们。前几日在叶嘉莹女士讲盛唐诗的记录稿中看到一些话,感到十分通透。她在讲诗人王绩时提到中国士大夫对仕与隐的辩证观,其中有一种“既不与权贵同流合污,也不选择隐没山林,而是于庙堂之上洁身以自好,避其锋芒践行理想”的观念,叶女士尤为称颂。我想这便是中国君子独特的处世之道。他们的温润感化世间,亦可正冠而死,他们静默而不屈,用簪笏狠狠砸向小人的头颅。这或许给我们逐步走向世界带来一些保持自我的启示。

昨日刚把一本书提上高考后准备的书单,书名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我不断问自己:我当往何处?这里必须再提到北岛的一个理论即“内存使命引导外在命运”。所以我想,使命感会很大程度地影响方向。在我第三次看《无问西东》哭得不能自己时,我确信自己是有一点情怀的。这份情怀,对于世界来说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女孩而言,或许是全部热情,她渴望make a difference,她明白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她改变了一些偏激的观念,但并没有低头,她在徘徊后坚定,她甚至愿意用燃烧来驱散冷气。

我希望以平静面对高考,因为当自己平静,才真正明白高考对于我意味着什么。这三年,我无数次在教室里让目光流向窗外,我看远山,也看无数的远方;现在,我便要站在命途的前端,看看自己过去的道路,看着自己以怎样的一种方式行来。当然在这之前,还有一小段路,渡尽劫波,更当奋不顾身,无需无悔,定当无悔。在写誓师大会誓词时我想到刘克庄的“少年自负凌云笔,”将“自负”改为“提携”,是为了那份意气与英雄主义。拭刃当前,我等自横刀。

愿老师和同学们诸事顺遂,愿自己实现理想,发现意义,学会生活。喝下春醪,会发现这轻飘飘的未来诚然可期,会当身由己,婉转入江湖。那么就写一道小诗,来纪念18岁,来纪念这个夜晚,纪念这个属于文字的美妙夜晚。

《无题》

七叶树的锥型花束来引导梦。

一点儿灯火,衰弱的虫鸣。

滚烫的泪水。

少年心性,

揪住衬的一角不放。

年岁在蝴蝶的翅膀上震颤,

红墙边,

我颂慕梨树下的圣人。

今日,微雨湿魂魄,

宜诸事。

山途遥望的热忱不会被冲散。

六点时,一片叶子受到扰动,

它落在牛顿的头上。

只有年轻的时间,

才能将“寻常”一词唱得如此悲伤。

现在,我赞美月盘,

我愿乘风过禹门。

我青眼高歌,

我要登上木兰舟。

但我如此思念春日的风声。

请将一部分的我留在这里,

溶进湖边的水汽,

或可成云霭。

我要把阑珊的圆满,

写在夜晚的最后一行。

——作于庚子年五月二十三日

张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