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兴华的头像

张兴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4/17
分享

丹心映红“布达拉”

张兴华

提起布达拉宫,您一定会立即联想到遥远的雪域高原。而此刻,我正驻足于塞外避暑胜地——承德。

和煦的微风送来青草的芳香,沐浴着透过碧桃丛林漫洒的晨曦,我在热河侧畔徜徉。从我国最大的皇家古典园林避暑山庄一路向北,在唤作“狮子沟”的陡峭山坡上,依山势傍巉岩,逐层递升,坐落着一处气势磅礴、宏伟壮观的建筑群。奇特的是,这个建筑群的名字竟然与拉萨的布达拉宫一模一样!不仅名字一模一样,但见,巨大的红台远远矗立在山巅,五色斑斓喇嘛塔熠熠生辉,金黄色的琉璃牌坊神秘莫测……这典型的藏式喇嘛庙格局,也与拉萨的布达拉宫如出一辙!

普陀宗乘之庙,是这片藏式建筑群的正式名称。“普陀宗乘”,为藏语“布达拉”的汉译,意谓“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由于普陀宗乘之庙是仿照西藏布达拉宫修建的,故此,“小布达拉宫”的美誉从清代乾隆年间流传至今。

避暑山庄,加上普陀宗乘之庙(小布达拉宫)、须弥福寿之庙(班禅行宫)、普宁寺(大佛寺)、普乐寺、安远庙、溥仁寺、殊像寺、广缘寺等“外八庙”,是承德数百年来的骄傲。而占地二十多万平方米的“小布达拉宫”,在“外八庙”中规模最为宏大。为庆祝乾隆皇帝“耳顺”华诞和其母皇太后“杖朝”大寿,显示幅员辽阔的大清帝国鼎盛时期的彪炳声威,方便接受四夷八藩万邦纷纷来朝,“小布达拉宫”在清朝的夏都承德横空出世。

走过五孔石桥,步入藏式山门,忽闻梵呗声声,低沉浓郁的《大明咒》扑面而来:“唵嘛呢叭咪吽……”庒敬端方,如颂如歌;低回婉转,如泣如诉。静静聆听须臾,暑热湿气顿消;心灵为之震颤,暴戾邪风四散;浮躁之情倏忽远遁,一缕静气油然而生。

眼前骤然明亮灿烂,一座金黄琉璃瓦覆顶的碑亭迎面默默翼然。亭内并排矗立着三座石碑,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分别铭刻着《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正中的《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叙述了建庙背景及经过;东边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西边的《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分别记述了厄鲁特(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艰辛历程及清廷册封抚恤土尔扈特部的珍贵史实。最为抢眼的是,其中的汉字碑文是乾隆皇帝的亲笔御书。

通过《普陀宗乘之庙碑记》,我了解到,佛教虽早已盛行于赤县神州,但与汉族不同的是,我国边疆各少数民族多信奉藏传佛教。拉萨的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当然的中心。一直以来,藏传佛教将布达拉宫作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据说,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分为三处:一处在印度,一处在西藏,一处在南海(浙江普陀山)。乾隆皇帝固执地认为,观世音菩萨发轫于印度,然后先到西藏,再到中土,所以,在建设观世音菩萨道场时应当“仿西藏,非仿南海”。于是,普陀宗乘之庙就在汉族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融合了藏族的建筑特点,成为汉藏建筑有机结合的典范,其在建筑艺术方面的成就自然超越了西藏的布达拉宫。

普陀宗乘之庙屈居为“小布达拉宫”,只是从其构建时间计算,较之拉萨的布达拉宫着实为“晚”而已。然而,“雏凤清于老凤声”,举目环顾,“小布达拉宫”内大小建筑六十余处,楼阁殿堂,参差错落;布局精巧,灵活多变;依山面水,借势衬托;于星罗棋布之中,却不失庄严肃穆——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况味!

通过《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我更是拜读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爱国主义史诗!蒙元帝国败亡后,蒙古诸部北遁西奔、四分五裂。居住在我国西北边疆的厄鲁特(卫拉特)蒙古,分为土尔扈特、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四部。因土尔扈特、准噶尔两部首领矛盾尖锐,为避免手足相残,土尔扈特部于明朝末年远牧到了伏尔加河流域。作为远方游子,土尔扈特部一直没有中断同祖国的联系,经常遣使回国朝贡。清廷也曾派使者图理琛等到土尔扈特部慰问,受到盛情款待。土尔扈特部还同厄鲁特蒙古其他三部保持密切联系,故土与亲情时刻相连。

当时,伏尔加河流域水草丰美、地广人稀,确实给土尔扈特人带来了生机。后来,掳掠成性的沙俄侵入这个地区,占据了土尔扈特汗国的大片牧场。沙俄不仅横征暴敛,还向土尔扈特大肆征兵,并让土尔扈特士兵在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中充当炮灰,导致成千上万的土尔扈特青壮年丧生。“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继续忍受沙俄奴役,最终将会灭族亡种;带领全族奋起反抗,东归祖国才是人间康庄大道!

在年轻英武的可汗渥巴锡率领下,土尔扈特部毅然浩浩荡荡东归。他们历时逾半年、行程上万里,战胜沙俄军队、哥萨克匪帮等方方面面的围追堵截,战胜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与前来迎接的清军会师伊犁!

登上通高四十多米、高峻雄伟的“小布达拉宫”主体建筑大红台,但见,红台中央便是重檐攒尖鎏金铜瓦顶的“万法归一”殿,殿顶用千余斤头等金叶装饰,真看谓金碧辉煌!乾隆皇帝就是在“万法归一”殿接见的东归英雄渥巴锡。

乾隆皇帝亲切接见前来拜谒的渥巴锡,用蒙语热烈欢迎土尔扈特回归!他当即册封渥巴锡为“卓里克图汗”,赏银五千两;贵族们分别被封为亲王、郡王、台吉、贝勒、贝子,均有厚重赏赐。乾隆皇帝还召集大臣、蒙古王公数百人举行盛大欢迎宴会,并与渥巴锡一起去木兰围场狩猎。土尔扈特部众被恩赐了新的水草丰美的大草原游牧,乾隆皇帝还雪中送炭,下令向土尔扈特人众赠送大量生活物资,使饥寒交迫的土尔扈特人重新获得生机与活力。乾隆笑道:“妙相合瞻干利资诸福,繁釐同祝万欢洽群藩。”土尔扈特的东归壮举,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壮歌!

如今,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有一片被群山环抱的大草原,草原有一个秀美的名字——巴音布鲁克;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沿着弱水河两岸有戈壁包裹着的牧场,在古居延海附近生长着一片古老的胡杨林,每到深秋,金色胡杨成为大漠美景。土尔扈特的后人们幸福地生活在这两方热土上。

当年渥巴锡率部东归时,有一小部分土尔扈特人被阻隔在伏尔加河西岸。他们被今天的俄罗斯人称为卡尔梅克人。

母亲是蒙古后裔的穷裁缝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乌里扬诺夫,与一个卡尔梅克蒙古台吉的女儿结了婚,他们有一个伟大的孙子——列宁!“十月革命”期间,有位卡尔梅克蒙古人到列宁住处拜会,列宁用奶茶招待他。他奇怪地问:“您怎么会喝这种饮料?”列宁笑道:“我奶奶是卡尔梅克蒙古人,所以我们家都有喝奶茶的习俗。”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卡尔梅克人纷纷参加红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卡尔梅克人和新疆东北部、内蒙古西部的土尔扈特人交流日益频繁。

寂静的山林仿佛座座丰碑,清冽的武烈河水汩汩流淌,在火红的夕阳映衬下,益发恢弘壮美的红彤彤的“小布达拉宫”啊,你留给我们无尽的遐思……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