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石门关下,挟带着劲厉的山风,沧桑古老的历史扑面而来。
有一条古道,上下五千年,蜿蜒在大西南浩瀚起伏的山岭草莽间,曾经光芒四射,推进了巴蜀文明的多元发展。这条绵亘久远的古道,最早以一个古老民族僰人命名:僰道。僰道是战国时期秦昭王末年蜀郡太守李冰带领僰人采用“积薪焚石”法修建,从僰道县(今宜宾),至千倾池(今昭通地区)的由川入滇通道。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命大将常頞在僰道的基础上继续修建至建宁(今曲靖),路宽五尺,故称五尺道。至汉唐盛世,五尺道发展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石门关,又称石门子,是矗立高县境内南丝绸之路由川入滇的重要关隘,史称“川南第一关”。悠悠历史,巍巍石门,作为曾经巍然耸峙在华夏神州三大对外通商要道之一上的雄关古隘,石门关见证了几千年岁月的沧桑、人事的更替、商道的兴衰。
石门关,因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自然天堑,作为扼守川滇通道的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石门巨石北侧,有赫然入目的四个横写草书大字,笔力遒劲,一气呵成,甚为壮观。镌曰:“勒愧燕然”。据史料记载: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曾于同治元年(1862年),率部由黔入川,在高县、长宁、宜宾县等地与清兵激战。清廷派刘狱昭率楚兵入川与提督胡中和等围追堵截太平军,后太平军被迫退走横江入滇,刘狱昭欲效当年窦宪北征匈奴,回师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的故事,孰料今已成为清王朝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历史罪证。
在石门巨壁上,还镌刻有明朝四川巡抚曾省吾“征剿”九丝山僰人后,于万历二年(1574年)回师路过石门的题刻:“石门不容轨,聊舍车而从。古木盘空下,寒流夹岸呼。路犹疑虎穴,林已近鱼。九折宁非险,清时自坦途。”此诗成为明代统治者杀绝叙南僰族的历史罪证。
石门关的历史是厚重的,石门关更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关下崎岖险峻的栈道上,走过了兵士,走过了商旅,同时,也走过许多文思喷涌的诗人骚客,当他们蹀躞在石门关下的山水之间时,面对雄关漫道、险峰峻岭、空谷清音,一个个浅唱低吟,逸兴遄飞。其中,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明代文学家杨慎(1488~1559)于嘉靖三年(1524),因“大礼议”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谪戍云南30余年,这期间,杨慎数次往返新都与云南之间,途经石门关,旅途劳顿的他为石门丛兰芬芳所吸引,作诗《采兰引》,在诗史上留下了一首歌颂兰花、托物言志的著名篇章:“秋风众草歇,丛兰扬其香。绿叶与紫茎,猗猗山之阳。结根不当户,无人自芬芳。……”
2010年4月,由国家博物馆、四川考古院、中央电视台联合发起了对秦五尺道的考古探险考察,考察队从宜宾出发,沿着五尺道断断续续的遗迹,一路艰险跋渋,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其中穿过高县县境大部分地方,收获丰富。考察队负责人、著名考古专家高大伦认为:秦王朝有七大工程,前六大工程家喻户晓,分别是秦长城、阿房宫、始皇陵、灵渠、直道、驰道,而第七大工程就是五尺道。
站在石门关上,远眺关内关外,云绕茶岭,雾漫桑海,一片生机盎然。作为全国十强茶叶县和全国蚕桑基地县的高县,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迎来了重振古道辉煌的契机:高县早茶名播大江南北,茧丝绸销往欧洲、东南亚各国,全国优质茧丝基地现场交流会、中国宜宾早茶节系列活动在高县陆续举办,“丝路茶乡”,一张响亮的名片,正向全世界展现亮丽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