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散部在小区绿化带的各个小音箱里,传出了郑绪岚的《牧羊曲》。关于这首歌,上了点年纪的人大多熟悉,它是电影《少林寺》的插曲。歌声一出,影片中展示的优美画面突兀眼前:山葱茏,水淙淙,牧羊姑娘在其中……仙境一般。
关于电影《少林寺》情节,不必赘述,因为在中国,人尽皆知。我要说的是电影外的事。
大概是1983年的冬天,该影片传入到我们乡的电影院。说是电影院,其实就是一处露天空地,然后用砖块砌点高墙。屏幕就是在北边的一处墙头上加高,用石灰粉成白色。在东南角有一个大门和一个小门。大门是电影散场时才开,进场时走的是小门,小门很小,只容得下一个人通过,我每次去看电影通过这个小门,就会想起《地道战》里的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看大门的有时真的就一夫,有时是二夫。他们都是我们附近的人,都认识,但是一到看电影检票这会就变得六亲不认,板着脸,和平时判若两人。你想嬉皮赖脸逃票,一看那棺材脸,罢了罢了。
八十年代初,我们那会也就10多岁,四五年级的样子。某天电影院门口贴出广告说,热门电影《少林寺》在这里只放映三天,欲看从速,票价二角。我听说过这部被传得神乎其神的电影,当然也想去看看,只是我去,我弟弟们也会跟着去,那是要浪费钱的事。怎么办呢?我大弟弟比我小不多少,属泼辣型的,他说他不要买票,他有办法。我知道他的办法,那就是翻墙头呗!然而,他悄悄地告诉我,说不用翻墙头,他有票,到时想几张有几张。我再问下去,不搭了。
晚饭也没什么胃口吃,盘算那票的事呢!马路上已经是过兵似的,纷纷涌向电影院。我弟弟呢?他说的票呢?我正犹豫着去不去买票时,我弟弟回来了,神秘地说,走哇!跟他一起的还有我们邻居的两三个小孩,我将信将疑地跟着他们一起走。我弟弟环顾四周,见没什么人,然后从口袋掏出红绿两种颜色的纸条,说这就是电影票!说到那边看看,看看今晚的电影票是什么颜色,是红的就给红纸条,是绿的就给绿纸条,反正他们就这两种颜色的票。还说他以前翻过墙头,发现那太危险,后来一直都是用这假票。还说用假票,得瞅准机会,挑进场人多的时候进,因为那时他们也看不过来票的内容,你把纸条故意折叠一下,然后朝他手里一塞,赶紧跑进去,他就是发现假的也来不及了,他不会为了追一个小孩而放着门口不管的,嘿嘿!
我拿着那个纸条,提心吊胆的,这种感觉让我回忆起曾经在大桥上偷过一次东西,当时也是这样的诚惶诚恐。常说做贼心虚,一点不假。那次我看到桥上有个人在卖小画片,就是蒋大为、郑绪岚、朱明英等等,当时大家喜欢的艺术家的照片组合在一起,反面还有我喜欢的歌曲的歌词,可能一角钱一张,我是爱不释手啊,但是却没有钱!怎么办呢?我看他当时也忙,我一狠心,拿了就走,真是幸运啊,居然逃脱了,老远了,心还咚咚咚的。这次又要,唉!
不知不觉来到了电影院门口,人山人海的。我弟弟说人越多越好。我们朝门口挤去,有时被挤得脚不着地。看到人家手里拿的绿色的票,我们也拿出绿色的空白纸条,随着大部队跟进,我一边朝里挤一边祈祷,祈祷看门人千万别发现!
终于轮到我们了,我弟弟先进去,只见他随着许多双手一起将纸条传了过去,没等人家看清楚是谁,他早已溜了进去。事实上,看门人也真的来不及打开纸条看。我们有了成功的典范,一个个顿时勇气倍增,我们几个也乘机溜了进去。
如释重负的感觉真好。只是今晚的电影院的泥土地面怎么会那么不平整?一脚高一脚低的!我问旁边的小朋友。他们说,没有啊,正常。直到脱离如潮的人群,我再看看我的两只木屐,它们的前跟都被挤掉了,只剩下高高的后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