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勇的头像

张勇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209/09
分享

在符号的大厦里重构文化审美 ——读《国潮:21世纪中国“文艺复兴”》

青年导演、编剧、制片人张内咸一部《国潮:21世纪中国“文艺复兴”》,让我想到一句话:在时尚的潮流中激发艺术共识,在符号的大厦里重构文化审美,唯有如此,才能凝聚起“文艺复兴”的磅礴力量和民族精神。

镜头感十足,画面感具有强烈的冲击感,也是这部书稿的特色之一,每一节的开头,一句话,就是一个鲜明的故事,一个文化的追溯地,一种审美的艺术世界,譬如第一章下面的几个小节,读起来就是这样顺风顺水,毫无久违感:“2006年,中国香港。”“请允许我将摄影机镜头重新拉回到2006年的香港尖沙咀。”“1953年盛夏,中国北京。”……而且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所有这些,都源于张内咸导演对电影熟谙至极的洞察,除此之外,他非常善于讲故事,还有对行文艺术的从容把握——周星驰三个字“凡地球上讲华语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Stephen Chow却是一个在西方毫无存在感的名字。”这种矛盾性极大、反差性极大的悖谬现象一下子紧紧啮噬着读者的探究欲。从周星驰到李小龙,从方孝孺、王阳明、黄宗羲到伏尔泰、雨果、居里夫人,从徐娇再到方文山,从西塘汉服到沈从文……透视林林总总的表象,让我们体悟为什么大部分媒体人把2018年看作是国潮元年以及国潮的本质。

《国潮:21世纪中国“文艺复兴”》一书,近24万字,一共6个章节,主要以国潮的含义和国潮的三大要素为线索,阐述了何为国潮、如何打造国潮等重大话题。像这种课题,在我看来,简直无处下手,然而作者却随意荡开一笔,把“一切缘起于汉服热”作为序曲,作为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来剖析,小切口深挖掘,显得情趣盎然,情怀满襟。

这部书完全没有学术引经据典的学究气,反而从自身的认识出发,从生活本身出发,从国潮的原点出发,抽丝剥茧,在故事中洞见真相,在辨析中区别古今中西文化本质的差异,在观点的碰撞中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在这样的一部貌似学术性的专著中探究溯源、寻经据典和层层寻绎,这本身就让我大吃一惊。当我仔细研读之后,不由地暗自佩服作者广博的知识和思考的深度,以及深藏在这些大量浮世绘表面的底层逻辑。当你深入其中,你会感受到一种探究的乐趣,这犹如开启了一个又一个有趣而不失学术价值的重要话题,引人进入一个五彩缤纷的洞天福地,让你时而瞭望,时而遐想……

《国潮:21世纪中国“文艺复兴”》一书,从索绪尔、维特根斯坦等结构主义语言学,再到麦克卢汉、罗兰·巴特等解构主义语言学,作者并没有从系统的理论出发,拿一些大而不当的话语权唬人,而是从个例出发,譬如讲麦克卢汉把啰里啰嗦的同义反复总结为“媒介即观点”,逻辑便瞬间通畅了,这等于把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改头换面重新阐释了一遍?因为万物都有它的观点,而非物本身,可谓一针见血,直击要点。

该书稿最令人严谨的地方就是论述的逻辑性严丝合缝,真正做到了材料和观点的统一,从国潮谈起,到国潮第一要素的中国符号,再到传播学意义上的更新观点,作者形象地转化为传播学是讲故事的科学,产品的本质即观点,再到国潮对传统文化的扬弃,面对市场提出捍卫我们的民族语言,因为语言即货币。从看似不相干的语言——符号——货币,作者并不是简单的讨论国潮,究其实质是在阐释符号学的更深层意义与审美价值,从中窥见我们对未来的中国新商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洞察。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该书既是一本理论性的探讨之作,更是对符号学的一次普及应用之作,一切枯燥难啃的理论一下子鲜活起来,这是她本身存活于生活之中,是生活赋予了她勃勃的生机与活力。更是作者个性化的时代语言和读者碰撞的结果,是对话的深层次沟通,不是鸡同鸭讲的无效沟通;是对国潮的进一步阐释,不是中国风,是现代意义上的神话塑造。

文明的多样性和文化的濡染作用如此复杂多样、无孔不入,主流文化和亚文化是如此的繁复多彩、掩人耳目。然而,在导演张内咸眼中,并不存在杂乱无章,一切叙述娓娓道来,徐徐展开,犹如初生的朝阳一样一点一点驱散迷雾;一切的铺垫犹如一把把钥匙,在短暂的质疑之后,马上会柳暗花明山回路转又见君,破除层层障碍就是我们重新获取新知的一条通途,让人惊喜不已。

这抑或是导演的艺术,抑或是思考的视角,亦或是读者重新出发的起点;期待这本书带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让我们随张内咸导演一起探讨国潮,从中领悟到有价值的审美体验,赋予国潮一种崭新的内涵。

(备注:发表于《西安日报》2022年6月13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