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运波
我不是“左撇子”,而是天生以“左手端碗,右手拿筷吃饭”中的最普通的一份子。
农村走出来的娃之所以皮实, 与其从小就被“放养”的生长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打小就跟随大点的哥哥姐姐在地里奔跑,甚至还挎着竹篮拿着镰刀,随着他们去地里打猪草。有时也会“单溜”,跟随着别人家的哥哥姐姐,从村东跑到村西,从房前跑到房后,在杨树林里攀爬捅鸟窝、取鸟蛋,到河里戏水、游泳、抓鱼虾。
年龄相差好几岁的大小孩子们,在围着篱笆墙的菜地外寻一空地,围着半瘪的蓝球,索性把它当作足球,毫无章法的狂追猛踢,一边追,一边嗷嗷叫,追着球跑得满头大汗,既便是这样,大家伙也能玩的高高兴兴,直到听到父母扯着嗓子喊自己回家吃饭才肯罢休。
那时,菜园子里的萝卜和白菜还算丰富,除了逢年过节外,各家也难得吃上一顿肉,虽然少了些荤腥,但是在风雨和泥泞中摸爬成长起来的小伙们,却成长的个个骨骼强壮,身形灵活,浑身充满了乡土气息的小伙子们,个个精气神十足。
十八岁那年,我告别了校园,带着故园的乡土气息和亲人的嘱托,怀揣着梦想,惜别了那片田野和袅袅炊烟,投身于火热的军营。进入军营,初心始终不忘,在奋力拚博中求发展,最终迈入了梦寐以求的军校,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向前,摸爬滚打,淬火提升。
那个冬天,在一次训练过程中,因身体没有控制好平衡,右臂支撑着地而摔倒,剧烈的疼痛迅速贯穿全身,浑身都浸出了冷汗。我尝试着抬起右臂,稍微一动就疼痛难忍。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忍着剧痛到学校医务室进行检查,后转至部队医院就诊,最终确诊为右小臂桡骨骨折,马上进行了手术治疗,并对右臂进行了石膏固定,打上绷带,吊上胳膊,拿上消炎药后则返回了学校。
由此开启了长达三个多月的“右手不能完全自理”,而以“左手作为主力”开展活动的“左撇子”的军校生活。
在这段困难的日子里,我充分“挖掘并拓展”了左手的功能,开始了“左手端碗执筷,披衣又解怀”的生活方式,启动了“左手执笔答卷”的学习模式,自发尝试的进行了模拟实战条件下“右手负伤,改用左手进行手榴弹投掷”的训练。
由于右臂长时间的固定,从而导致了右臂肌肉的萎缩,也致使臂弯不能正常弯曲,手臂不能正常自主旋转。在解除石膏的固定之后,我除了继续坚持无数次的握拳训练以促进右臂的血液循环之外,还同时开展了用左手辅助右臂进行的康复练习。每天坚持用左手辅助右臂进行左右旋转,将右臂放于桌面上向下按压,让臂弯能最大限度的向前打开,将右臂由直角撑拉至平角,使小臂恢复到与大臂成一条直线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渐次加大小臂旋转和小臂向下按压的幅度。
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我彻底告别了“右手绷带,左手执笔”的非常规的生活状态,身体逐渐恢复健康,重新开启了“右手执笔,左手助力”的学习训练和生活常态。
回想起这段“受伤”的经历,那穿着军装“吊着右臂,打着绷带,左手执笔”参加学习和训练的情景,真的不失为人生成长过程中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
往事如烟,初心不改,战斗精神不变,先天的劳苦和抗摔打的底色,勇往直前和敢于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终究是我们前行道路上最十足的底气和信心来源。
2023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