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志鹏的头像

张志鹏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1/26
分享

难忘的“大杂院”生活

文/张志鹏

提起大杂院,很多人不会感到陌生。上了年纪的人好多都亲身经历过“大杂院”生活,年轻人应该也都还记得电视剧《还珠格格》里小燕子张口闭口念念不忘的“大杂院”吧。

“大杂院”一词起源于何时,我未曾深入研究,故不得而知。仅从字面来看,“大杂院”首先是大,其次是杂,“大”指的是地域,“杂”是指居住者的成分。所以,有许多人家居住的大院落就可以简称为“大杂院”。在我的经历中,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环境与“大杂院”颇有相似之处,至今仍觉得亲切无比。

我的家位于冀南平原一个叫做南长桥的村庄,小村位于两县交界处,远离县城,很不起眼。这里民风淳朴,安静祥和,宛若世外桃源。我在这里出生、成长,这里有好多的人和事都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家家户户的生活条件还很一般,房屋多是砖瓦房,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好一点的垒有院墙,安装着简陋的院门。院门一般不关,除非怕散养的猪羊等牲畜跑出去才会关上门,整个村就如同一个“大杂院”。这样一来,就给喜好串门的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那时,电视还是稀罕物件,串门聊天是多数人打发业余时间的主要途径。聊天的方式多种多样:上了岁数无法下地干活的,聚在街边路口聊;下雨天不能到田间劳作的,串门凑在家里聊。最有意思的,当属端着饭碗边吃饭、边串门、边聊天。如果聊的投入,一碗饭的时间不够用,就回家再盛上一碗饭端着回来接着聊,有的人则是吃一碗饭的工夫能走好几家、串好几个门,聊天内容天南海北、五花八门。我很愿意让人端着碗来家边吃边聊,每每这个时刻,往往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我一边吃着饭,一边听着他们聊一些我似懂非懂的事情,增长了我的见识,充实了我的童年。

转瞬间进入九十年代,我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进而又娶妻生子。身为70后的我,有幸在单位争取到了一间单身宿舍,与诸多单身的、成家的同事们比邻而居,于是新的一段“大杂院”生活又开始了。

历史上的大杂院空间狭小、私密性较差,住户来自天南地北,职业各不相同,性情千差万别,学识互有长短,品格自有高下,日子久了,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不足为奇。

我住的地方在学校,一排平房,都是单间,没有围墙,共享一个大院落,单身职工2人合住一间,成家的单独住一间,颇具“大杂院”特色。由于在此居住的都是来自同一单位的职工同事,或者是职工同事的家人,人多不假,但称不上杂,所以这里没有了以往“大杂院”容易出现的矛盾和不快,拥有的只是道不尽的温馨与快乐。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种代代相传的观念在“大杂院”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上班时间所有人都很少锁门,凸显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孩子出去玩根本不用操心,无论谁家的孩子,大家见了都认识,都会给予关心照顾。那时做饭大都用烧蜂窝煤的小火炉子,冬天放在屋里做饭兼取暖,其他时间置于门前的小厨房内,只是烧水做饭用。用过的人都知道,蜂窝煤炉子火门打开后燃起来较慢,没有半个小时,火别想着上来,如此便给时间紧的上班族中午吃饭造成很大的不便。于是,邻里之间想到了一个办法——互相帮忙照应。十二点多才能到家的人,往往就会在上班走之前便在锅内添上水,把需要加热的馒头、包子放进锅内,把锅置于炉子上,提前与那些能稍早些时候到家的人打招呼:“请12点前帮俺把火门打开。”“好的,没问题。”回答的痛快之至。这样一来,下班回到家,火恰好着得正旺,馒头、包子也已热透,抓紧时间炒个菜,吃完饭刚好误不了下午上班。方便工作的同时,也融洽了邻里间的感情与气氛。

做饭的时候,各家炉子上都飘出了饭香。邻居们相互间都会问:“今儿个您吃什么啊?”遇到有的人家改善生活,做点好吃的,首先想到的是要给邻家的孩子先送点过去,让孩子们都尝尝,这似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在“大杂院”里长大的孩子,小时候都吃过不少别人家的好吃的。

晚饭时间相对而言较为宽松自由,尤其夏日夜短昼长的时候,下午下班后时间会更宽裕,于是这段时间也就成了放松娱乐的最佳时刻了。孩子们紧着做完作业,和小伙伴追逐嬉戏、做着游戏,成年人则聚在一起打扑克、下象棋,有玩的,有看的,往往观战的比参与的还要多,指点声、评价声、议论声一浪高过一浪。每个人都没有了工作时的拘谨,不在乎身份的高低,都是那样的随意、开心。玩得兴起之时,还会相约饭后继续进行,欢乐的气氛便在晚饭中弥漫开来。

夏日的夜晚,对于生活在“大杂院”里的人们来说,更别有一番韵味。学校此时恰逢暑假,学生们都回家了,将略显空旷的校园留给了我们。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如现在,空调还是奢侈品,家里有个电扇就不错了,找个好的去处消夏成了多数人的期盼。不知是谁萌生出了晚上去操场凉快的想法,结果一呼百应。吃过晚饭,简单收拾一下,便不约而同向操场进发。看吧,有带着凉席的、有带着躺椅的、有带着马扎的,什么装备都有。篮球场是硬化过的,干净,大家各占一片,扎好营盘,一场消夏晚会就此开始。男人们聊政治、讲笑话,女人们谈孩子、话家常,上学的孩子交流学习情况,还没上学的要么追逐打闹、要么依偎妈妈怀里撒娇。健谈的天文地理、国内国外、奇闻趣事滔滔不绝,不善谈吐的就只是倾听,偶尔插上一两句,或者干脆一言不发,仰望天空数着星星和星星对话。大家都明白,聚在这里不是单纯为了聊天,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躲避热气的熏袭。就这样,伴着空气里渐渐增多的凉意,直到很晚才陆续回屋休息。

曾经的“大杂院”现在已难觅踪影。如今,我住进了楼房,成为了“开门上班、进屋关门”一族。虽说生活条件变好了,但心里面总觉得少了些东西。少了什么呢?一时却又想不明白。恍惚之中,我好像对小燕子为什么念念不忘“大杂院”开始领悟了、明白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