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志鹏
国庆节前的一个晚上,应朋友邀请,有幸在邯郸大剧院听了一场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而举办的经典民族音乐会,感受颇深。
邯郸大剧院由曾经设计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的设计师设计,将古赵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化邯郸的城市风貌巧妙融为一体,大气磅礴,其独特的外形融合了中国青铜文化、邯郸磁州窑文化、和氏璧文化,犹如一块无暇的美玉浮于城台之上,被邯郸人民亲切地称为“城台上的美玉”。
夜幕下的邯郸大剧院,广场上满是休闲的人,有朝气蓬勃的轮滑少年,有围成一圈踢毽子的中年组合,情侣们牵着手边走边说着情话,老人们则静静地坐在长凳上看着眼前、忆着过去。那块“城台上的美玉”,在淡淡的月光下,此时显得愈发端庄而稳重,以其独有的方式审视着眼前的这座古城。
剧场内,楼上楼下座无虚席,看得出有不少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前来观看的。演出在古琴独奏《流水.酒狂》中拉开序幕。伴着画外音的介绍,悠扬的古琴声把我们带入了灵空世界,山谷里淙淙的小溪旁,两位好友坐在桌边,对酒当歌,互诉衷肠。继而,《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阳关三叠》等一首首经典民族乐曲先后响起,二胡、琵琶、笙、笛箫、扬琴、阮、大提琴、京胡、古琴多种乐器互相配合着,间或还有鼓、铃等打击乐声传出。扬琴悦耳,笙声悠长,鼓声豪气,二胡婉转,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精彩绝伦的听觉享受。闭目聆听,时而犹如来到了江南水乡,看到撑着油纸伞的少女缓缓走近,感受到无尽的柔美;时而又似来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看蓝天白云,听马群嘶鸣,领略着那达慕大会的空前盛况。《二泉映月》流出的凄婉,《太阳歌》爱的热烈奔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别样的倾诉,让人沉迷其中、如痴如醉。最后,一曲《我的祖国》气势恢宏,将整场演出推向高潮。
演出结束后,美妙的乐曲声仍久久在耳边回荡,让我思绪万千。一个从农村长大的普通人,能够坐在大剧场看演出,这是以前根本就不敢想的事情。想想小时候,穿衣吃饭都是问题,哪里还有心情听这些。后来生活有了改善,但文化生活还差得太多;谁家有个半导体收音机,听听广播就很不错了;电视,是极其稀罕的物件,几个村可能才有一台,尺寸很小,还是黑白的;电影,是那种在街头、场边放映的露天电影,有时还要出村十多里去看。谁曾想现如今自己竟然也走进了一流剧场,欣赏高大上的民乐演奏,真如同梦境一般。在腿上掐一把——疼,知道不是梦,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传统民乐曾经受到流行音乐的猛烈冲击,但我们勇于坚持、勇于创新,才使得美妙的中国民乐继续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更让我们感到一份民族自豪感,这正是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要用心倾听我们自己心跳的节奏,感受我们自己的情感脉络,真实地表达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真善美,就足以赢得世界的尊重。这一点,我们做到了。这不正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吗?
是啊,细想想,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了。70年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历经风风雨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如今一天天强起来,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