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湛卢文学》的头像

《湛卢文学》

内刊会员

随笔杂谈
202410/08
分享

福建最早祭祀地方官员的祠庙 ——松溪长巷尾济美庙探源

湛卢文化谭论——

福建最早祭祀地方官员的祠庙

  ——松溪长巷尾济美庙探源

 

□吴青林  施华亮

 

在松溪县城东北向仅五里地的长巷尾村有一座历经一千七百余年风雨,至今香火不断的祠庙—济美尊王庙。据《福建通史》(徐晓望主编)载,该庙供奉的神主是三国时期在闽中任南部都尉的陆宏。陆宏殁于任上,卒葬松溪之昄伏里,因有惠政,民庙祀之。并指出“在目前所见文献中,得到民众祭祀的地方官,以陆宏为最早”,若以立庙年代论,这座祠庙称得上福建史上祭祀地方官之第一庙。

陆宏出身的陆氏家族,是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江东世族。其时华夏大地上群雄并起,烽烟漫天,局势动荡,百姓饱受战乱之苦。陆宏的祖父陆康在东汉末任庐江太守(当时辖区在今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地区)。孙策割据江东时,围庐江,陆康坚守两年,城陷月余病逝,孙陆因而结怨。孙策故后,孙权接过军政大权,为与陆门修好,将孙策之女嫁给陆康之子陆绩,生下长子陆宏。陆绩早慧,六岁时随父陆康在九江拜见袁术,袁出橘招待。拜别时陆绩怀橘掉到地上,袁问之,答曰“欲归遗母”。这就是后来被编入《二十四孝》的“怀橘遗母”故事,体现了孝亲美德。陆绩成年后文武兼备,孙权先是任命他为奏曹掾,敢于直言。他刚二十出头时,孙权即命他出任郁林太守,并加偏将军,给兵二千人赴任。郁林郡辖区据有今广西大部分地区,当时属偏远蛮荒之地,且局势混乱。陆绩到任后,拨乱反正,政局得以安定。九年后他离任时,需从海路乘船归籍姑苏(今苏州)。但行装简朴分量太轻,船夫只好上岸搬来一块大石压舱,以镇风浪。这表明他为官清廉,不蓄私财。这块压舱石后来被誉为“廉石”而置留在苏州学府,至今犹存,成为廉政教育的历史教材。陆绩卸任后劳心著述,作浑天图,注易释玄,但年仅三十二岁便英年早逝。陆门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三国风云人物陆逊,是陆宏的堂兄,因少孤,也是由陆康抚养成人的,与陆绩、陆宏关系密切。

汉代闽地属会稽郡(治所在今绍兴)南部都尉管辖,是边远落后地区,为朝廷流放之地。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孙策起兵略地江东,次年占据会稽,并乘胜率军一直攻打到东冶(即候官,今福州)而北旋。但随后候官长商升拥兵抗孙。孙策命永宁长(今温州)韩晏任南部都尉领军讨伐,但吃了败战。后孙策又命立有大功的大将贺齐代理南部都尉攻占闽地,才平定了商升之乱。孙吴政权为抗衡北魏,着意开拓东南,掳掠青壮年扩充军队,其政策往往受到闽越人的抵抗,浙闽一带接连发生动乱。东汉建安八年(203),孙权将会稽郡南部都尉驻地移至闽中的建安县(今建瓯),由贺齐正式担任南部都尉,统领闽地军政大权。到吴景帝孙休永安三年(260),将南部都尉府升格为建安郡,都尉改称太守。从公元203年至260年由南部都尉统治福建的这57年间,闽中多次发生战乱,很不太平。陆宏在这期间何时任职,任职时间多长,史无明确记载。但从陆宏可能出生的年份推算,其任职应在建安县设南部都尉府的中后期,大约在公元230年到260年间。

陆宏到任后,恪尽职守,稳定局势,保民安邦,并亡故于任上。其时松溪县是南部都尉府驻地建安北上的交通要道,陆宏去世后便埋葬于东平乡(属处州龙泉县)昄伏里七峰山下的大道旁(今长巷尾村)。史称陆宏在任时“有惠利于民”,当地民众因而在其墓前立庙祭祀。由于有这座庙,所以后来又出现了庙下村,现在长巷、长巷尾、庙下村都连成一片了。宋代松溪县主簿陈执刚所撰的《济美庙记》中说到,古来能得到祭祀的官员,应是“有功于民,以劳定国,御大灾,捍大患者”,而陆宏的贡献在这些方面“兼有之,其庙食实宜矣。”康熙庚辰版《松溪县志》在对陆公庙的记载中说到,在宋代宣和年间(1119—1126)、绍兴年间(1131—1162),当“寇盗攻围”之际济美庙之神主“多有灵著”。显然陆宏死后已被神化。松溪民间还传说陆宏生前曾率领当地军民扎稻草人为疑兵,成功阻退了山越族人造反时的围攻。现今济美庙陆宏神龛中还塑有两位武将神像,据说是抵御“长毛”造反(指太平天国运动)时的将军。这说明在松溪民间传说中,陆宏武功特别突出,已被视为护佑太平之神。至于陆宏是任上病故还是战死,史料并无记载,但《福建通史》有提到,吴主孙亮太平二年(257)“会稽南部反,杀都尉”。陆宏是否即为被杀的都尉,有待探究。

济美庙始建于何时,虽无确切记载,但可推测大约在建安县升格为建安郡的公元260年前后。建安郡立郡之时,领有十县,包括同年置立的东平县(即松溪县前身),而为陆宏立庙之初,陆宏神主称号为“东平威灵王”。到唐朝建中二年(781),陆宏的裔孙陆长源任建州(今建瓯)刺史时,重修了陆宏祠宇。南宋隆兴二年(1164)朝廷赐额“济美”,该庙由此正式称为济美庙。“济美”一词源于《左传·文公十八年》“世济其美,不陨其名”文句。“济美”的意思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后来,陆宏神主还被封为“济美庄祐福惠王”,其妻亦封为王妃。元朝至元二十一年(1284)在松溪县城后街还修建了济美行祠,以便于官方祭祀,到明朝嘉靖乙未(1535)济美行祠原址改建为衙署府馆。

济美庙陆宏神主一直受到膜拜,香火延绵,县里历代官员、文人墨客也多前往观瞻,并留墨迹。明代洪武年间曾任松溪县训导,后升任海州知州(辖区在今江苏连云港一带)的本县人柯子远有《题济美庙》七律诗:

空濛积翠拥兰皋,满径芳尘落客袍。

两岸风清秋树老,七峰山近海天高。

皇封忠孝千年在,神德丹青万里标。

宫殿月明人不见,凝香帘幕夜萧条。

清代康熙年间的松溪知县潘拱辰亦有题为《济美庙》五言诗二首:

其一

古庙临东部,勋名旷代传。

垂休烟日月,遗迹壮山川。

石碣萦残藓,金炉冷篆悬。

隆兴封号在,不用问桑田。

其二

世济东吴美,丰功陆氏垂。

紧朝光竹册,故国俨云旗。

寥落蘋蘩荐,苍凉松桂知。

未因南部重,名德系人思。

现存济美庙坐北朝南,但庙门则向东开。庙门上有“济美尊王”四个大字,四围为土墙。南北长约20米,东西宽9米,占地面积180平方米。庙内木构建筑,三开间四排立柱。木柱、横枋、骑橦等均近年刷了红漆。祠庙分上下厅,中间开一天井,天井两边为廊道。上厅正中神龛内塑有坐姿文官模样的陆公济美王及左右两位王妃,靠前两边各塑一立姿武将。左边神龛内塑无垢老佛。县志载,无垢禅师俗姓凌,古田人。至元辛巳年(1281)寄迹于松溪,尝牧牛七峰山,遇异人授以神术,遂就本山云际庵剃发为僧,自号无垢。入市乞米,必买肉一块,人窃疑之,跟踪偷窥。至深山密林,见一虎出迎,饲后,禅师跨坐而去,此后不再出现。大德戊戌(1298)结木榻于莲花峰,趺坐而化,遗蜕葬朱源北山,因此塑像于云际庵,岁旱祷辄应。上厅正梁上写有“旹大清道光贰拾叁年闰七月丙子日辛卯时建造上祝”楷书,标明重建于公元1843年。在下厅横梁上则标明为光绪七年(1881)重建。据长巷尾村现年84岁的陈金秀老人介绍,过去下厅有戏台,庙会时请戏班、傀儡戏演出,庙会日期为三月初九。老人还说,庙外左边与陈氏宗祠之间的空地原有该庙的伙食厨房,现已卖给私人。右边庙门外的地块原来也是庙堂地基,后来生产队建了仓库,现在作为集体会场,每逢庙会时,用作食堂。近些年庙会时香客很多,要吃四五十桌。济美庙现由村里一些老年人管理,每月初一、十五都有老人轮值上香。济美庙后面已成民居,原有的陆宏墓地已无迹可寻。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济美庙,可以让人们触摸到松溪久远的人文脉搏,一窥松溪民间信俗的漫长宿根,感受松溪地方文化的丰厚积蕴,是可供今后文旅开发的一处独具风貌景观,值得有关部门和所在乡村加以保护珍惜。

 

〔本文史料主要来源:《三国志》(1982版)、《建宁府志》(康熙三十二年版)、《松溪县志》(康熙庚辰版)、《福建通史》(2006年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