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 村 乐 班
乡村乐班至今仍然在我的家乡盛行着。它虽然简单,但它却是家乡老小喜闻乐见的形式,是乡村的经典之音。它常常让我感到充满乡村气息的温暖,让我看到乐班给村庄演绎出来的快乐和色彩。
一个喇叭、一张鼓、一副镲、一面锣,就构成了一个乡村乐班。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配唱的。配唱是很讲究,喜事唱花鼓儿,白事唱侍尸歌。
村庄里若有哪家娶媳妇,一般都会将村里的乐班请来。村里的乐班,除吹鼓手外,一般是不固定的。凡会者皆能一显身手。一个个年青后生巴不得趁机学一学技术。娶媳妇,闹洞房,乐班便会不失时机极夸张吹打,把现实的喜悦气氛推向极致。唱花鼓儿的也极力配合,多是祝福、挑逗、打浑。新媳妇被挤在洞房里,笑而不语。这优 美的乡村之音飘散在这农家小院;它们一定还会飘满新娘在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里。它给了乡村青年人结婚一种最喜欢的形式。它是乡村夫妻常嚼不厌的果子。许多年以后,新媳妇一定还会秘周围邻居提起,她结婚时,村里乐器敲得有多响,多喜庆。又会说,谁谁唱得有多“难听”。
农闲了,村里的男人们并不想就这么坐在屋里。于是,几个会乐器的男人便把村里的乐器借过来,一起吹吹打打。乐声一响,便会招来村里的男女老少。大家围坐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听这乐班诉说着一年又一年的喜庆。
乡村乐班不仅给这个村庄带来了喜庆和红火。而且也用音乐这种形式送走亡者,安慰亡者的亲人。每逢有老人作古了,乐班就又会奏响起哀乐。当这略带凄凉然而仍然纯美的乐声四散飘逝时,就是逝者正在这个村庄消逝。声音不仅是悲伤,它更是给逝者的最后的送行,成为逝者在属于他生后所在的那个村庄的遥远的绝响。亲人都哭吧!只要有乡村的不朽之音,逝者一定会欣慰。
乡村乐班在吹奏着喜庆,同时也在用喜庆倾诉着悲伤。乡村乐班属于乡村自已的乐队。村里的每个人都是这个曲中的音符,无论是高低音,还是起止符。乡村乐班是大家的乐班,大家都在共同用这个乐班传递友情、亲情、爱情。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
在乡村,年轻人结婚时要请乐班,婚后生子要请乐班;搬进新家也要请乐班;甚至直到老死也要请乐班。乡村乐班贯穿了一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老死,每次乐班声音的响起都是一次人生的大转折,都是一个人一生刻骨铭心的一幕。它用音乐的形式永远停留在一个人或精彩、或 悲壮的瞬间。永远飘荡在乡村天空的某一个角落里;永远飘荡在一个人的一辈子。
乡村乐班是一座悲喜交加的剧场。它在为这个村庄吹打着或悲或喜的曲子;为每个人记录着或大或小的历史故事。它用亘古不变的形式演绎着一个个嬗变的人生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