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锋的头像

赵锋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105/30
分享

乡村,是一个藕断丝连的梦 ——读赵锋散文集《老家:一个人的故乡心灵史》

乡村,是一个藕断丝连的梦

——读赵锋散文集《老家:一个人的故乡心灵史》

文/王若冰(澳洲)

墨尔本的冬,夜,变得寒冷而绵长。在经过了一天的劳累之后,周围,都安静地睡了。我独坐桌前,一页页地翻看着湖北青年作家赵锋的散文集《老家:一个人的故乡心灵史》,内心里生起对故乡的了无限的向往与思念来。也许,这就是乡愁。赵锋的散文集里,似乎每一篇的文章,都有着某种藕断丝连的乡愁,如花如水,如梦如幻地掺杂在文字的海洋里。不由得让你静下心,在纷繁的尘世间,挑起一缕或远或近的乡愁。

乡村人,与都市人似乎永远存在着本质的不同。这与他们的生长环境有关,尤其是我们的父辈或者祖父辈,乡村的生活,对乡村的一切,似乎终生怀着一种近乎神圣的情感。赵锋先生的散文里,将乡村,将乡村人这种朴素,真诚的情感发挥到极致,刻画得淋漓尽致。

  比如,一篇《乡村木器》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描写”村里的张大爷老了,走起路来很困难,儿子给他砍了一根竹棍,让他当做拐杖,张大爷却不乐意用这根拐杖。他自已到屋后的树林里砍了一根很结实的木棍。他把木棍做成了一根很好看的拐杖。他很满意拄着这根拐棍在村子里闲转。既使是喝一瓢凉水,村里人也愿意用木瓢。”将村子里对木器的热爱,表达得丰满而真实。树,在乡村里随处可见,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都会发现有几棵不同的树木,在春夏秋冬的季节流转中,发挥着对乡村人异乎寻常的作用。而木器的前身是树,乡村人对树的热爱程度,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冬日的午后,太阳暖暖地照着乡村人于乡村人的土地,而那些终于有了空闲的人们,在村口的大树下,谈论着村里的变迁与家长里短,那种是独属于乡村人的快乐。而乡村人对树的偏爱,体现在各种各样的生活细节里。

赵锋先生的散文,将乡村人与自然,将乡村人对自然的热爱,刻画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土地是乡村人的根本,即使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依然有许多乡村人固守着属于他们的一方水土,耕耘着属于他们的一年四季。在乡村特有的土地是,耕种着希望,耕种着人生的每一个风雨与阳光的日子。

母亲在新书《老家:一个人的故乡心灵史》签售会上

读着赵锋先生的散文集,我不由自主地会想起,年幼时,姥姥家的房前,总是种满了葫芦,结慢了藤蔓,一个个的葫芦饱满,圆润,甚为惹人爱。秋天,那些葫芦就会变成一个个的瓢,乡村人用它来盛水,或者装用来年需要的种子等各种东西。对于这种在乡下最普通不过的天然器具,乡村人将它的利用几乎发挥到了极致。一边读者这本散发着芳香的散文,眼前就会浮现出很多许多幼年时经历过得一些与乡村有关的生活画面来。亲切,熟悉而又充满着浓浓的乡情。

在一篇《庄稼花开》的文中,赵锋这样写道:“在许多人看来,花是用来看的,用来欣赏的。而庄稼的花在庄稼人的眼里却不是这样。他们渴望自已的庄稼开放最茂盛的花朵并不是仅仅为了看,为了欣赏。他们是想要有更多、更大的收成。”是的,这是多么真实真切的描写,乡村人注重的,更多时候不是外在的美丽与华丽,而是内在的真实与实用价值。花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欣赏的,是用来美丽生活的,而乡村人的任何一种花,似乎都是来陪伴着他们的希望的,希望着秋天对果实的收获,希望这这些美丽的花演变成的果实,变成沉甸甸的希望与丰收。

本书中,类似于这样的文与句子还有很多,读者读着,就似乎以及跟着作者,一步步地走进了一个又一个的乡村,一个又一个的乡村人活灵活现于眼前了。

乡村,是我们不可忽视与不可忘怀的美景,是我们无论走到何方,无论走的多高多远,都割舍不断的朴素真情,是我们充满着希望与渴望的心灵天堂。赵锋先生的每一篇文字都是一幅乡村与乡村人的图画,真实地讲述着乡村的美丽生活,每一篇文章,都热忱而深刻地展现了一个青年作家眼里心里对乡村以及乡村人,最热烈的而割舍不断的情感。

                                                                  王若冰

                                                                  于墨尔本寓所

(《老家:一个人的故乡心灵史》,赵锋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