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下老家,亲身感受乡下老家大变化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乡村小学的巨大变化。
1975年的春天,我们村的小学正式开学了。村中一座四合院的破庙就是我村小学的校址。报到入校的上午,接待我们小朋友的是一位姓罗的女老师,罗老师的丈夫是我村唯一的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
罗老师把我们30多位小朋友编班分组后,就给我们安排了下午的任务:下午到校时,每位同学从家中捎带给学校三棵高粱秆儿。
下午,大家按照罗老师的要求,把带到学校的高粱秆儿集中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用土坯子和散落于破庙角落里的砖块儿掺水掺土垒成每排共左中右三座20公分高的土墩子,接着把高粱秆儿均匀地铺在土墩子上面,再在高粱秆儿上面铺上由泥土、水、麦秸儿及杂草搅拌后的混合物,大家用细水洒在混合物的上面,再用小手抹平,这样,一条高约30公分、长约260公分、宽约30公分的桌子就算垒成了。第二天的时候,课桌面还没有完全凝固,可同学后在罗老师的带领下,都带着从家中捎来的小凳子,有秩序地坐到了罗老师分给自己的座位,然后,找一块牛皮纸或破报纸铺在课桌上,这样,我们的学习生活就开始了。尽管罗老师给大家排位是按照高低个儿排位,但同学们从家带来的凳子有高有低,所以,大家坐在各自的座位上,好像丘陵一样有高有低,还像大海的波涛一样起伏不定。
这年暑假,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洪水不但冲垮了我们的家园,也冲毁了我们的校园。秋期开学,村民们在重建家园的同时,我们的村小也搬迁了新址。秋天里,村干部看到村外一座座坟墓被洪水冲毁后,一块块厚实的棺材板子散落在地,正是给村小加工课桌凳的好材料。不久,我们教室的木制条桌、条凳都有了。罗老师和同学们顿时告别了过去“泥桌子、土凳子、土孩子”的历史,大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随着国家高考制度的恢复,我们村小的师生“少上课勤劳动”的办学模式逐渐被“少劳动多上课”的模式所替代。不久,学校添置了大门,教室也由过去的土坯房变成了红瓦房,课桌凳又由成排的条桌条凳变成了标准的双人位高低搭配的桌凳。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每逢春节回老家给父母拜年,我都要到村小看看,一是感受一下村小的变化,二是给自己的启蒙老师拜年。时值国家发布尊师重教的战略决策,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日渐增多。不久,国家又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教师节也应运而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相继颁布并实施,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村小逐步实现了“六配套”(教室、桌凳、围墙、大门、厕所、操场)和“一无”(无危房)“八有”(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木质课桌凳、有图书室和报栏、有花坛、有实验器材、有活动器材、教师有住室和办公室、有升旗杆)目标。1995教师节前夕,我随县乡教育检查组再次回到久别的村小检查“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看到村小整齐划一的红瓦房教室,畅游于绿树鲜花中的校园,我感受最深的是村小的日益变化。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村民真挚情怀中,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伟大祖国改革开放所给村民和孩子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我再次回到魂牵梦绕的村小。一是看看在国家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的今天,我久违的村小师生们在国家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后的温馨笑脸,感受一下学子们享受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后的变化;二是拜访一下我40多年前的启蒙老师——罗老师。
回家的汽车行驰在村村通的水泥路上,大路两旁景观树不时地映入我的眼帘。还没进村,透过小车的玻璃,我看到了绿树掩映中的一排排小洋楼,洋楼上的太阳能更是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小汽车终于驶到了村小的大门前。遗憾的是,学校时值星期天,唯有门卫在值班。在门卫的引导下,我漫步于村小的校园内,门卫大伯告诉我:如今,村小和外界完全一样了,过去的红瓦房教室变成了教楼,各个教室装上了宽带,教师们都用上了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与大都市的孩子一样,尽情领略现代教育的风采。前年,在河南省课桌凳更新工程中,村小的300多套课桌凳全部得到了更新。今天,随着国家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村小计划来年再建一个标准化的运动场……最后,当说到我的启蒙恩师罗老师时,门卫大伯笑笑:罗老师早已退休,5年前随丈夫迁入县城,现在颐养在当公务员的儿子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