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不到10岁的我,经历了“75.8”浩劫,一场洪水,劫后余生。
一天,吃午饭的时候,谈起今后的日子,父亲说:“一场大水,冲走了咱家几代人的积蓄,要是没有天灾人祸,过一辈子平安的生活该多好啊。”一旁吃饭的妈妈很是淡定:“发水是自然灾害,谁也无法抗拒。今年发过水了,也不能明年还发?!”
那时的我,懵懵懂懂,现在想想,当年父亲的平安生活其实就是他当年的梦想,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也就是父亲的中国梦。母亲的话尽管有些唯心主义的味道,但也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梦想。
听父母说完,我淡淡地一笑不说话。父亲问我长大后的打算。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老师教的,我要当科学家!”
转眼到了1984年,经过近十年的积攒,我家终于盖了新房。新房三间,名字叫堂屋。墙体用土坯垒砌,屋脊和房顶是麦秆梃子铺盖。从房檐向上,大约一米的宽度,铺设一层烧制后的蓝色泥瓦,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瓦接檐儿”。五年后,房顶的麦秸秆子变成了机制红瓦。
二
房子竣工了,再也听不到父亲嘴边的一句俗语了:啥时候咱也盖新房哩?连续三天,我没再发现父亲晚睡早起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还会在半夜听到父亲熟睡的鼾声。通过观察,让我惊奇地发现:从此以后,每次出入家门,父母都是满脸的微笑,似乎满心装的都是高兴事儿。
一天,吃过午饭,父亲问我:“有啥打算啊?”
“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升入初三年级了?”
“知道。”
“知道就好。我是问你上完初中打算干什么?”
“不知道。”
“就会知道回答知道不知道!我是问初中毕业,你是打算上高中还是考大学?”
父亲问的简单,我回答得简洁。父亲是文盲。在他眼里,只要能通过国家考试,拥有了吃商品粮的户口,不管是大专或中专,都是大学。我知道自己智商不高,家境也差,上大学就是一个梦想,可望而不及。眼见村子里已有小伙子小姑娘吃上了商品粮,知道我又到了一个人生的三岔路口,父亲就聊起了这个话题。
“爸,你的梦想呢?”我没有直接回答父亲的问话,而是先将父亲一军,“你盖新房的梦想实现了,心里踏实了?”爸爸嘿嘿一笑:“这算啥梦想啊,都是老黄历了,实话告诉你吧,我现在的梦想就是你能成为公家的人。”
“咋成为公家的人呢?”我嘿嘿一声问爸爸,“老子英雄儿好汉。你不是董存瑞,我也不是黄继光,咱爷俩啥本事没有,咋能成为公家人。”
“我没本事,可你有!”
“啥?”
“考大学呗!你看,咱村的赵新,赵兰花不都成公家的人了吗?”
三
新年的脚步近了,在外上大学的儿子回来了,准备完年货,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热腾腾的火锅,一家人的梦想闲聊又开始了:
“儿子,考研究生吗?”
“必须的。”
我的问话温柔体贴,细声慢语,小心翼翼,唯恐招来老父亲的批评和儿子的责怪,不成想,年过八十的老父亲微笑着不吱声,儿子的回答却铿锵有力。
“有啥打算,给爷爷聊聊!”老父亲一边给孙子夹菜,一边和颜悦色地问。
“马云,马化腾,任正非等,他们都是我的人生榜样。我打算研究生毕业读博士,博士毕业出国再深造,然后自己创业,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来!”儿子的回答不卑不亢,字正腔圆。
“有志气,我全力支持你!”听完儿子的豪言壮语,我给儿子一个大大的赞。
“别只表扬儿子,说说你自己。”老父亲开导我,我笑笑:“上年纪了,梦想不多了。不过,我的坚持还在,我的追求还有,这就是:在当好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基础上,笔耕不辍,继续写作,力争尽快取得国家级作家协会证书。”
爷孙俩频频向我点头,接着,我们爷孙三人一起端起了酒杯。
“爷爷,我也想听听你的中国梦。”吃喝正酣的时候,儿子聊到了这个话题。
老父亲微微一笑,想了想:“我已经80多岁了,住在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我也不习惯,我依然喜欢农村接地气的土坯旁。要问我的中国梦是什么,远的不说,先说眼前,你们不是好玩手机吗,我今年的梦想就是:支持国货,我也买一部华为牌的手机,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叫什么能的手机啊?哦,对了,你们叫智能手机?反正是什么都会的那种手机!我也要学用智能手机,还要学用哪个什么微什么信啊?支什么宝啊?还要学会自己网上购买火车票、飞机票啊,等我孙子在外面创业成功了,我还要自己坐火车、乘飞机去,帮我孙子扫码、付款、收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