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付友的头像

赵付友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3/09
分享

村头有座茅草屋

村子的东头,有一座刚翻新的茅草屋,屋子的四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良田美池桑竹, 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茅草屋前,挂一块儿牌子,上面写着:赵家村无公害蔬菜基地。

这座茅草屋的主人原先是赵老头子。五年前的春天,一场倒春寒的丝丝凉风,让老头子终于熬干了“油灯”的最后一滴油,他带着对人世生活的最后留恋、带着对晚年生活的深深厌倦,遗憾地闭上了自己惺忪的双眼,画上了自己84岁的人生句号……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赵老头子下葬后,儿子赵虎依然表现出一副悲苦的表情。表面上看,赵老头子一死,赵虎一家子就像天塌下来一样无法生活。其实,赵虎和媳妇心里就像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轻松。赵虎像卸掉身上包袱似的,他当着媳妇的面嚷求即将大学毕业的儿子赵刚:“娃儿,你爷爷也不在了,村东头的破茅草屋也没啥用了;抽空你就把它拆除吧,好歹还有几块破砖和几根木材呢。”

赵刚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拆它做什?改明我还得给你和我妈再盖!不如明天你和我妈都搬过去得了,省得咱们都劳神费力的。”

“啊,你个没良心的兔崽子!”儿子和媳妇一听赵刚这般打发他们,气得差点昏厥过去,“你小子翅膀一硬,就想把我们扫地出门啊?以往,我们对你爷奶尽孝,尽管说不上十全十美,可也说不上坏啊?就算我们的孝心不够,那还不都是为了让你过得好些?”

“是啊,你们搬到村东头我爷爷的旧茅草屋了,往后,岂不更有利于你儿孙们的成长?”赵刚对答着赵虎夫妇的话,一副坚定不移的语气。

“唉,作孽啊!”赵老头子死后,赵虎媳妇二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晚辈的不敬和不孝。

两人失望地、无奈地、深深地倒吸了一口凉气:“龟孙、赖种,你现在还没娶媳妇呢,不知道你娶媳妇后会怎样对待我们。”

赵虎夫妻二人气归气,恼归恼。第二天,他们还是把铺盖和锅碗瓢盆搬到了村东头的茅草屋里。

这一夜,听着村里时高时低的犬吠,望着天空皎洁的明月,赵虎默默地查着头顶稀疏的星星,他一直不知道究竟哪一颗星星属于自己。彻夜未眠后,他把一夜的思考归纳为两点:一是后悔自己不该在孝敬老人方面成了儿子的活教材;二是,他也在自责自己和老婆只会过度溺爱和谦让儿子,到头来,一片好心却没得好报。

时间回到五年前的春天。赵家村的最西头,寒风中摇曳着一座孤零零的两间茅草屋。茅草屋的外边是赵老头子和老伴儿用树枝围起的八米见方的栅栏,栅栏里种满了蔬菜;栅栏的外边用网兜围起的是几十只鸡。房屋内,病床上的老婆婆已经熬过三个春秋,赵老头子坐在草屋门口不停地叹气着……

今天,老婆婆的病再次发作,没辙的赵老头子不得已乞求过路的村民去村小学校把女儿叫了回来。

女儿赵倩上气不接下气地急匆匆赶来了,谁知先到一步的赵虎不是关切而是抱怨:“怎么这么慢?你看咋办吧?”

“咋办?只要大哥表个态,咋办都行。”赵倩毫不示弱。

赵老头子1960年结婚,因为自然灾害,先后生下几个小孩,也只有赵虎一人活了下来。1968年后,经济条件才有好转,赵老头子又添了今天的赵倩,意思就是赵家欠儿女。

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分田到户,因为害怕老人拖累自己,赵虎趁生产队解散的时机与赵老头子分了家。第二天,赵老头子带着老伴和赵倩就离开了自己生活半辈子的老窝。在村东头的空闲地上临时搭棚、另起炉灶,开始了自己越过越少的人生,也开始了自己艰难的暮年之旅。

屋漏又逢连阴雨,上坡偏遇顶头风。这年夏天,三天阴雨下得赵老头的老伴卧床不起,天还未放晴,赵老头就开始张罗着村民来修缮茅屋。一个邻居告诉赵老头子说:“今年夏季小麦收成也可以,麦秸好;干脆让赵虎把他家的麦秸拉来修缮一下。”

“那行,我去找儿子商量一下。”说完,赵老头子就拄着拐杖来到了赵虎家。赵虎刚吃完午饭,正和妻子闲聊,见老爹来了,也不让座,不疼不痒地问什么事。赵老头子把缘由一说,赵虎媳妇狠狠地甩了一句:“那一点麦秸昨天刚好卖了,你家麦秸哩?”

赵老头子知道,自己的一些麦秸,还没出地就让赵虎拉走了,现在,哪还有什么麦秸啊?

第二天,还是村主任看不上去赵老头子的困难,他派几位基干民兵,用村委的麦秸修缮起了茅屋。赵老头子看别人家的孩子比干自家的活还勤快非常感动,饭没吃好就让老伴儿给二位让座、让烟,自己拄着拐杖慌慌张张去叫赵虎。赵虎见赵老头子又来到门前,以为还是索要麦秸,他气不打一处来地吼老头子:“就你那间破草屋不知修它干啥;我今天要给秋苗除草,等我忙完地里活再说吧。”说完就出了家门,媳妇也跟着要出门,随口说:“早不修晚不修,专等我们忙的时候修哩,就那两间破茅屋,有啥修的价值哩,今天哪都甭去了,在这给我们看家吧。”赵老头子一看势头不对,赶忙退了回来。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尽管赵虎没帮赵老头子修缮房屋,在村委的帮助下,赵老头子总算度过了难关。

茅草屋还在漏雨,还在风雨中摇曳……

转眼到了1988年夏,高中毕业的赵倩回家看到两位老人越发憔悴,无奈之下,就找到时任村委主任的初中同学赵凯歌请求帮助,气愤之余,赵凯歌劝赵倩说:“这样吧,你到村小当老师来,每月有19.55元的工资可以补贴家用,我抽空找你哥谈谈,解决老人今后的生计。”

不久,在赵凯歌的努力下,赵倩到村小当起了民办教师。这天午后,赵凯歌陪上级领导检查大棚蔬菜生产,路过赵老头子门口,顺便问起了日常生活。恰巧,临近中午赵倩放学回来,赵倩就急忙把哥哥喊了过来。看着两位老人一日不如一日的境地,赵虎没有丝毫的怜悯和同情。赵倩说:“两位老人就这样了,今后的日子也不会太长,咱们协商一下两位老人的养老问题吧,当着村委主任的面,咱们把老人日后的生活安排一下。”

赵虎一听赵倩请他去村东头的茅草屋,他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事,一到茅草屋,赵虎看到村主任也在,就没怎么开口,嘴角上的烟卷不停地吐着烟圈。当赵凯歌谈到两位老人的今后生活时,赵虎先诉起了苦:“凯歌老弟啊,你看我的情况你也知道,要体力没体力,要能力没能力,全家吃喝拉撒就靠我一个,儿子赵刚上大学开支很大,我再负责老人的生活我哪顾得着啊?虽然说这几年改革了,开放了,家里有些收入,可都让儿子交学费了。”赵虎说完还不停地叹息,眼角竟还挤出了一滴泪水。

赵凯歌说:“老大啊,你能抚养小孩也就能赡养老人。你一点也不贫穷,你的生活不富裕是因为你太懒,男子汉大丈夫的,整天在村里闲逛,日个大瞎、侃个大仙、喝个小酒、赌个小博都是你的拿手把戏;如果你承包个鱼塘、养个猪、鸡鸭的,凭你的聪明和才气早就发了,说到底,你就一个懒。但你再懒,不能赡养老人也偷懒吧?”

“论负担,还是赵倩的负担轻,没有结婚,没有成家,又有工作。现在让两位老人跟着赵倩过,不也是好好的吗?”

赵老头子看今天的谈判不会有什么结果,轻轻地摆摆手,叹了口气,说了声“算了,算了。”然后送赵凯歌出了们,“现在这世道啊,就是这样,一个老人能养十个小的,十个小的养活不了一个老的。”

为什么现在的男人成家后,多数不赡养老人,歌谣说:小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还有人戏谑:男人娶了“新娘”就丢“老娘”,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是这样。想到这里,赵倩心一横:大哥不负担养老义务完全是他自身的思想意识问题,根本不是经济原因。他自己修房盖屋有钱,轮到老人修房盖屋就没钱了;他供养儿子上大学有钱,轮到赡养老人就没钱了。这不是思想问题这是什么?不是让我管两位老人吗,我就管两位老人,政府早就有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哥哥不孝顺,我就为老人养老送终,让老人活出个名堂来,让哥哥看看,让嫂子瞧瞧!”

赵老头跟着赵倩一过又是两年,两间茅草屋一年一次翻修后也比过去耐寒了,经风经雨了。草屋的旁边赵倩又开垦出了一块菜地,菜地的外边,在网兜的包围中,几十只鸡嬉戏其间;草屋一侧有个坑塘,赵倩在争得赵凯歌的同意后也放进了五百尾鱼苗……

这天正赶上赵倩在学校上课,偏巧赵老头的老伴病得厉害,赵虎被村民叫来了,他看着病床上的老人,一个劲地抱怨赵老头子不告诉赵倩,赵老头心想:“你这个孽种,让我告诉赵倩,我走不能走,动不能动,我怎么告诉赵倩?”还是一位下地干活的村民正好路过茅草屋,赵老头就立即请求其打电话告诉了赵倩,赵倩得知母亲的情况后,急忙安排了一下手头的工作赶来了,想不到的是赵倩永远是哥的敌人。兄妹一见面不是互相问好,而是哥哥的抱怨和批评声:“咱老娘就这样啦,看你怎么办吧。”

“怎么办?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还能尿憋死?”赵倩越说越来气:“我为老人养老送终,决不再麻烦哥哥。”

尽管赵倩尽心地伺候赵老头子夫妇二人,可孝心并不能阻止岁月的沧桑。就在赵老太婆去世的第二年,赵老头子终于一病不起,春上的一场倒春寒,彻底结束了赵老头子84的生命。

赵老头子下葬这天晚上,赵虎夫妇彻夜未眠,痛定思痛,二人终于有了两点共识:一是后悔自己不该在孝敬老人方面成了儿子的活教材;二是过度溺爱和谦让儿子,好心没得好报。

为避免自己的晚年不与赵老头子一样凄凉,为挽回两人留在儿子赵刚心目中的不良影响。赵虎经过闭门不出、面壁思过一阵子后,他决心重新做人,力争用自己的后半生成为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标兵、和谐家庭的领头雁。

经过五年的卧薪尝胆,不久,赵虎和妻子又把村头茅草屋翻修一新。在茅草屋的正前方,是他承包的10亩菜园,茅草屋的正门一侧赫然写着:赵家村无公害蔬菜基地。

第二年,儿子赵刚考上了公务员,赵虎竞聘当上了村科技副主任,同时担任村无公害蔬菜协会主席……

后来,赵虎又把村里的孤寡老人——张老汉领到了自己跟前尽心孝敬,用来弥补自己先前赡养自家老人上的不足和过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