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老师的高级职称报批下来了,负责职称的赵副校长把消息通报给大家后,同事小姜还疑问不断:“凭什么?都是一个单位的,都姓姜,为什么他能晋升高级职称,我小姜就没有份儿?”
小姜和大姜都是英语教师,同一个英语教研组。大姜老师年纪大,德高望重,校长及几位副校长都对大姜老师另眼相待,一旦学校遇到啥棘手的事儿,只要校长交给大姜去处理,事情立马迎刃而解。同事们戏称大姜为“老大”。
前不久,上级下拨一个高级职称指标和一个中级职称指标。论实力和教学业绩,中级指标非小姜莫属,高级指标给大姜老师也是众望所归。
正如小姜和老师们预料中的一样,通过单位预选,小姜争取到了唯一的一个中级职称指标,大姜老师也领到了高级职称评审表。
本想职称评审表册填好上报后,一个月左右就能得到职称证书,令小姜意想不到是:大姜老师的高级职称批下来了,而他的中级职称却偏偏卡了壳。
小姜想不通,小姜真的想不通。
找到赵副校长,小姜说明了来意,赵副校长无奈地说:“究竟为什么你的职称没通过,我也说不准。咱是基层学校,我只负责上报职称表册,最终是否能评审通过,这还得看上级评审委员会。要不,你问问校长?听说校长给上面的评审组领导都很熟,也许他能给你个合适的解释。”
从赵副校长室出来,小姜来到了校长室,说明来意后,校长拨通了上级有关领导的一个电话。一分钟后,校长和对方聊起话来了。在校长与对方的通话中,小姜也似乎明白了几分。
通完电话,校长微微一笑:“小姜啊,刚才领导的回话你都听见了,在这儿,我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我希望你不要灰心,今年职称没通过,来日方长吗;好好干,明年的中级职称还是你的。”
校长给小姜倒了一杯热茶,走到小姜跟前:“喝口水,压压火。”
小姜接过茶杯:“谢谢,谢谢校长的关心。我不该偏听偏信,是大姜老师害了我啊。”
“现在才明白啊?也不能说是大姜老师害了你,是你自己不动脑子。”校长笑笑,“实话告诉你吧,今年的职称评审一结束,我就知道了你没被通过的原因:不是你业绩条件差,是因为你去年没有报名参加人事局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班,你没按时完成年度继续教育任务,没有《继续教育证》,按职称评审政策,你的职称当然就过不了人事局这一关。”
知道事情的原委,小姜更懊悔了:“不是我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这都怪大姜老师。去年学校通知继续教育报名学习时,是大姜老师带头在我们教研组嚷嚷不让参加的。他口口声称说继续教育是上级领导赚钱的一个手段,他还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我们基层教师亏本的买卖;参加一次培训学习花费几百元,最终换来一张盖个公章的小纸片儿。大姜老师一个老同志还不参加哩,想想我一个年轻人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也不会少领一分钱工资,所以,我也就没报名参加。”
“可大姜老师有继续教育证书啊。”校长依然是笑。
“谁知道他啥时候弄的。”小姜懊恼不已。
“你们都姓姜,同样香味十足,差别咋就恁大哩?”校长又笑了,“我问过赵副校长了,学校布置继续教育培训事项的第二天,大姜老师就缴费报名了。这个大姜老师啊,习惯嘴上一套,行动上一套。不论学校布置个啥工作,他都在私下里带头说些落后话儿,发发牢骚,表面上是与学校对着干,轮到最后,唯独大姜老师比你们年轻人谁都做得好。最后,受表扬是他,得实惠的也是他。结果,你们年轻人步了他后尘,成了替罪羊。这次,之所以大姜老师的高级职能获得通过,不能不说大姜老师比你看得远。”
“我说同样是干活,我有时咋会比不过他,原来他总是‘言行不一’啊。”
“你说他言行不一,我说他最会顾忌到学校大局。”校长纠正小姜说:“还说去年吧,毕业班临近升学考试时,有老师主张利用星期天给毕业班学生补课,有老师反对,主张补课的说是为了升学率,为了学校来年好招生;反对的说补课不符合上级规定,何况补课还是义务性质的。刚开始,反对补课声音最高的就是大姜老师,最后,补课最要紧的还是大姜老师。中招结束后,成绩最好的依然是大姜老师,为此,大姜老师赢得了全县教师节优秀教师称号。虽说当时学校没有发补课费,可这学期开学典礼上,大姜老师领到了数目不菲的升学奖。名利双收,比起其他老师来,你们大家只有羡慕的份儿。”
“原来如此——”
小姜长舒一口气:“我终于明白了。大姜老师这一手啊,说好听一点,这叫计策;说难听一点,这叫阴谋。开始反对补课,他唯恐别人的成绩超过了他;别人懈怠了,他却悄悄地努力了。”
“老同志是革命的财富。今后,你就跟着大姜老师好好学吧;既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不论是工作,还是为人处世,学问深着呢。”
“同样是姜,此姜非彼姜,小姜不如大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