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我心中始终有一个念头,要出去旅游一次,去远一点的地方,多呆几天。尝试组织一班人跟团游,响应者寥寥无几。问过好几个朋友去自驾游,也没什么回应。当秋天终于到来的时候,我买来双肩包,一个人开始了一段陌生的旅途。像是一个赌气离家出走的孩子,又像是一个失恋异地疗伤的青年,其实就是一个无奈躲避现实的中年男人。
中卫
从中卫黄河宫的正门走进去,不远处一座蓝色的建筑物迎面而现。下面圆圆的,上面尖尖的,象一个巨大的葫芦。路两旁挺拔的杨树高高耸立,密密的金黄色把这蓝色衬托得耀眼夺目。 顺着台阶我走上了这座蓝色建筑,看到了黄河。我不确定自己是否看过黄河,但这么近距离地看它,还是第一次。作为一个南方人,对黄河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但黄河留给我深凝和神秘的印象。早上的太阳从云层里钻出来,发出令人炫目的光。远处是群山,低低矮矮的,延绵不断,把整个天际都连满了。近处是白色的芦苇和一些说不上名的河草,在风中轻轻摇曳。我的目光不敢到达这条河,或许不想过早的抵达它。眼前就是一个尊贵的美人,我怕我丝毫的轻举妄动都会亵渎了她的圣洁。当我终于把目光落在她身上的时候,发现它其实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河。河面不是很宽,水的颜色不黄,溅在岸边的水花也没有什么特别。如果真的和我平时看过的河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水流较急,空气中有一种泥土的气息象是从水的深处传来。河丘有一两个钓鱼的人,堤上一对老年夫妇在散步,悠然自得。这就是那条承载着太多太多沉重,有着太多太多传奇的黄河吗?我看着她对我微笑,一切似乎都在这朴实而又迷人的微笑中风淡云轻了。在黄河宫地下博物馆里,我专注于有关黄河的图片和文物,思绪也随着中华民族这条母亲河的跌宕起伏,被拉入到历史的长卷中。后来看了一下门票上的简介,蓝色建筑物黄河宫的造型不是葫芦而是水滴。
下午去了中卫高庙。站在保安寺主殿前面抬头望去,重楼叠阁,檐牙相啄,象一只凤凰展翅欲飞。罗汉堂里有好几百座罗汉,形态各异,生龙活虎。看来这中国古寺庙经典建筑之最不是徒有虚名的。不过最让人惊奇的还是保安寺里面居然有个地狱。我去过很多寺观庙宇,从来没看过什么地狱,连听都没听说过。在地狱门口,写着两个字“地宫”,上面是一个蓝脸红须厉鬼的头像,仔细一看,地宫两个字就在这厉鬼张开的大嘴里面。进门,看到一块“通幽”的牌匾,四周墙壁上有几幅图片。一幅图片上写着段题为“百善孝为先,自杀罪最重”的话:“自杀是愚痴的也是很苦的,自杀后的罪报更苦;因父母恩、师长恩、国家恩、众生恩四恩未报,责任未了,即擅自轻生,不但令父母伤心,若抛下妻儿不顾,更是人间悲剧,故罪特重”。近几年这种人间悲剧越来越多,令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那些人抛弃亲人只求一死的时候,有想过四恩未报,罪孽深重,是要下地狱的吗?或者他们想到的只是解脱,如果让他们来这里看看这段话,也许不会做出那种不仁不义不智不勇之行径了。
张掖
张掖火车站出来后,我叫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又拉了两人上车,还要再拉一个,被我阻止了。这乱拉人拼车好多年前在我家乡温州也有过,现在我到的地方几乎都没了。出租车是城市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这个印象可不大好。倒是入住宾馆后,看到房间里放着一朵迎接客人的玫瑰花,闻着香香的,觉得蛮温馨。
张掖湿地公园是我在百度地图上找到的,原本也没报多大期望。只是前一天爬七彩丹霞累了,呆在宾馆又太无聊,找个地休闲一下。到了公园的东门,发现不用买票,这可是国家级湿地公园,占地1300多公顷,投资很大的。心里有点暖,身上却被寒风刮得好冷,耳朵痛起来,指头也红了。昨天还好,今天怎么一下子就冷这么多呢。衣服穿得太少了,玩一会就走吧。可这想法没过几分钟就被丢掉,我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住了。苇草、溪水、树丛,铺展在天空之下,怎么也望不到边。我怀疑是不是自己个子矮的缘故,我踮起脚尖,伸直脖子,看到是更多的枯黄、浅青、暗绿,和天空的阴灰组成了一幅巨大的画面,淡雅清丽。我后悔自己没怎么学过美术,否则就不会用这么蹩脚的形容词了,我还要把它画下来,哪怕是马上去买来纸和颜料。
我踏在木质栈道,苇花飘飞,粘在我的身上衣服上,湖波荡漪,拍在岸的脚上胸膛上。我走在砖石步道,一边是长满红叶的柳树,一边是结满金果的沙枣,落英缤纷,满心欢悦。每前一步都是新的风景,每次回头又有新的发现,我不停地拿起手机拍着,早上刚充满的电又快没了。就这样从湿地公园的东门走到南门,一下子两个小时过去了。我走的热热的。在南门的一块牌子上,写着一段字:“湿地星球,孕育万千物种,催生人类文明。然文明的演进和冲突,似于人类生存的本源渐行渐远。回望处,道法自然昭示着文明的基准;黑河边,祁连墨玉寄托着自然的情怀。人类亦是生态之元素”。今天意外地享受到这塞上江南丝路明珠的大好秋景,本来也想发点感慨和想法的,这段话说到我的心里去了。
月牙泉
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门口,老大远就看见一片沙漠,跟我以前去过的沙漠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之前的沙漠是平的,似片海,这个沙漠是高的,像座山。沙山的脚下有好几队骆群驼着游客在走,我骑过好几次骆驼,不稀罕。路旁的每个灯柱上都写着两列字,“醉卧鸣沙月牙侧,千沙万泉无颜色”。虽说这里名气是很大,可也不要这么狂妄嘛。没走多少路,就看见一块石头上写着月牙泉三个字,不远的后面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水池。心想这不会是月牙泉吧,这么快就到了啊,问别的游客,回答说这就是月牙泉。我睁大眼睛看起来,在阳光的折射下,看得恍恍惚惚的。这不是一个水池,这是一片湖,在黄沙的包围下,显得格外的蓝。这不是一个湖,这是一滩海,沙山是它的岛,岛上有枯草绿叶亭台楼阁。这不是一滩海,这是一角天,日空沙漠游人像云朵一样漂浮在它周围。我一步一步走近它,它清澈见底含情脉脉。我一步一步离开它,它变幻不定泪光闪烁。我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大胆的想象,我只知道在高高的沙山之中,居然会有这么一泓水,一块绿洲,给了我内心深处的痛触和悟领。我离开月牙泉越来越远,顺着登山木梯向鸣沙山高处爬去。等爬到半腰,回头去看山凹里的月牙泉时,发现我开始全都看错了,它其实是一弯皎洁的月牙,照亮了游子回家的路。
有美妙的歌声从沙山的另一边传来: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
有美丽的月牙泉。
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
星星沐浴的的乐园。
从那年我月牙泉边走过,
从此以后魂儿绕梦牵。
也许你们不懂得这种爱恋,
除非也去那里看看。
看那,看那,月牙泉。
想那,念那,月牙泉。
莫高窟
三十年前,还在念书的我不知道从哪得知中国有个叫敦煌的地方,有无穷的古物宝藏,那个地方很遥远,要爬山涉水,历尽艰险。好多年后才明白,这个地方准确来说就是敦煌莫高窟。三十年了,我从人生的春天到人生的夏天,从人生的夏天到人生的秋天,经历过悲悲欢欢,死别生来,但对敦煌、对莫高窟的向往一直都在。当现在终于要揭开它神秘面纱的时候,我反而有一种异常的平静。
随着参观的人流看介绍历史文化背景的数字影片,坐大巴车到达目的地,跟着讲解员进入洞窟。我首先感受到的不是莫高窟带给我的感觉,而是参观人群中年轻人居然占了大部分。很多是学生模样,从他们青春的面孔上,我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而现在的我,仍站在洞窟里探头探脑,瞪眼竖耳,对史物知之甚微,对人生一知半解,对未来毫无所知。
洞窟内不让拍照,女讲解员的小电筒在佛像和壁画之间晃来晃去,这些藏在深山密洞里千年之久的额头,脸庞,色彩,线条,忽而明亮起来,又一下子暗淡了。我的眼睛和耳朵都跟不上她的节奏,思想也不时地在开小差,这让我觉得对不起她,也很对不起这些精美的珍宝瑰物。可它们定格在我眼球中的时间确实太短了,三十年的憧憬和期待就在这小电筒的一闪一闪中,时而明亮,时而暗淡。
一共参观了八个洞窟,规定时间是七十分钟,觉得太快了,都还没看出什么名堂来呢。在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物九层楼前拍照留念后,我很是不舍。发现莫高窟跟其他景区有所不同,就是景点简介的牌子几乎没有。不过好多洞窟门口都有个二维码,用微信扫一下就有这个洞窟很详细的图文介绍,有空得再好好看看。在返回的路上有个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其中四个展室是仿照莫高窟洞窟设计的,里面灯光很亮,佛像和壁画也是形象逼真,优艳动人。而且随便你拍照录影,可总觉得这些是仿造的,我也就拍了不多几张。
回去的路上,心情有点不好。这就是我等了三十年才等到的莫高窟吗?也许是我历史知识太欠缺,也许是我没有艺术鉴赏力,也许今天只是看到735个洞窟中的8个。看着车旁掠过的戈壁枯草灯柱路桩,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其实敦煌、莫高窟对我来说只是一种寻求,一个念想,能够见到它就够了,还能有什么更多的奢望吗?我年轻时奢望父母给我人生捷径,中年后奢望子女听话走向顺境,现在发现连自己都奢望不了。
出来好多天,我想该回家了。二十五年前我曾一人旅游过,这是人生第二次一个人的旅行。一个人旅行最大的好处是自由,而这个天高气爽的秋天,也是我人生的秋天,在旅行中又收获了一份从容。我在旅途中除了欣赏美景外,更多的是在思索,思索我的过去,思索我的余生。多日来食宿无忧,秋色宜人,遇到过有趣的人,见历过新鲜的事,不过出游前最担心的还是发生了,我对一个人的旅行开始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