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伟人李大钊
赵景胜
我不记得是第几次来看他了,三次还是五次?但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来都感觉与他越走越近。
乡谚说,亲戚越走越近,但我与他非亲非故,只能说是老乡。我原来并不是他的粉丝,更不是他的崇拜者。这就是俗话说的,乡人眼里没伟人吧?!相同的乡俗,相近的乡音,相距几十里路的距离,怎么也筑不起他高大的身影!总觉得远方的伟人更高大,他乡的圣贤更圣明。然而,随着年龄增长,阅历积累,才逐渐发觉是我错了,恕我的年少无知,饶我目光短浅,我轻看了家乡的先贤,慢待了身边的伟人。
工作以后,特别是入党后,随着到先生故居的一次次拜谒,对先生成长经历的深入了解,才逐步认识到先生曾经也是一个普通人。于是我逐渐有了一个奇怪的念头,原来普通人也可以成长为伟人啊!他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也过柴米油盐的生活啊!然而,从普通人到伟人却需要一段曲折道路要走,不论是风雨险阻,还是困顿挫折,甚至生死磨难,你都要挺住。我们很多人之所以普通,就是我们没有象先生一样对真理有一种至死不渝的笃定和追求。
走进先生故居的矮屋里,坐在狭窄的席炕上,抚摸那熟悉的苇席,摩挲那熟悉的炕桌,仿佛操着熟悉乡音先生与我们没有什么两样,他的成长故事我们似乎可以模仿。
今年春节,我以为节假期间先生故居可能不会开门,可能也没有什么人吧?!然而我想错了,他们初三就开馆了,而且参观的人还很多,特别是好多人都是带着孩子一起来的。这些孩子可能现在觉得没有什么吧?但随着他们的长大,他们也许会和我一样,感谢故乡出现过一个伟人,让我们就近能时常的来看看他,并从他那里吸收成长的营养。本来春节就是走亲访友的,来看先生等于给先生拜年吧。
春天虽到,但依然乍暖还寒。近观院内先生手植的百年丁香树虬枝铮铮,如先生之人格性绵而刚烈。丁香花虽小但香悠远,如先生之人品仁厚而不争。盘桓故居小院,青砖平房与邻无异;厢房厅堂平平常常;棚圈齐备农家家当。可能唯一不同的,这里曾有书声琅琅,常有高朋来往。
离开故居,我又去了远在县城的大钊纪念馆。这里和故居一样也是游人不少。大家不去探幽访胜,却来拜谒伟人让我吃惊不小。看来天道自在人心。虽说先烈没有想永恒,但人民却从没有忘记。
徘徊在先生纪念馆里,读着先生撰写的文章,追寻先生的思想脉络,令我由衷慨叹大钊精神的伟大,大钊思想的超前,真不愧是引领我们前进的先行者。
先生的故乡近水:东滦河,南渤海。但先生乐山,魏武挥鞭的碣石山、五峰山,先生多次登临。寻着先生的脚印,我曾一攀碣石山两上五峰山。一次因春季防火封山而抱憾而归,一次因秋雨天终随人愿。在五峰山上,我默念先生的《山中遇雨》,徘徊在先生曾避难的山洞斋馆,轻座椅上,试卧炕上,总想找寻先生的余温,总想体味先生的感觉,扪心自问,我若与先生同代,我能否与先生同行?
历史不可假设,先生高攀不起。试问我的双肩可担得起道义?我可有妙手著得出文章?
2023/2/1/子夜初稿
2023/6/5再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