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旅游是我多年的夙愿。我也特别想把自己对那些著名景点的视觉印象和内心感受写出来,分享给大家。终于,游天坛公园的愿望,在这个枫叶红、绿叶深的美丽深秋顺利成行。短短两天时间马不停蹄地看了多个景点,每到一处,都深受震撼,用荡气回肠来形容毫不为过。
吃过早饭,我们顾不上连续9个多小时的旅途劳累,利用中饭之前这个间隙,打车由师傅直接把我们送到天坛公园北门。
由于是预定票,我们直接刷身份证进入。简介牌子的内容告诉我们,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祭祀建筑群。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现存建筑虽大部分为清代所建,但其布局仍为明嘉靖设制后所遗,是中国古代王朝现存等级最高、最完整、最有特色的坛庙建筑群之一。坛域面积273万平方米,设内外两道坛墙,南为方形,北为圆形,两道坛墙将坛域分为内坛和外坛。
我游览过不多不少的景点,万里长江一泻千里;东岳泰山巍峨高耸;十三朝古都西安兵马俑剑拔弩张;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杜甫草堂哀怨百转。而天坛公园作为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他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学、声学、历史、天文、音乐、舞蹈等成就,是一处闻名世界的风景名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就这样评价天坛:天坛是建筑和景观设计之杰作。
我们游览的第一景点叫北宰牲亭。它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为重檐歌山顶五开间大殿,上覆绿色琉璃瓦。用于屠宰祭祀所用牛、羊、鹿、兔、猪等牲畜,至今还有古老的石井和多个灶膛存在。在宰杀牲畜前有繁琐的礼仪,设香案行礼,由专门官员视宰。屠宰时,先以大木槌猛击牲畜头部,故又名“打牲亭”。这个北宰牲亭用于祈年殿祭祀用品的准备。
离开北宰牲亭,沿着长廊来到祈年殿。祈年殿前身“大祀殿”,是北京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例。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焚毁于雷火后有重建,祈年殿大殿面积460平方米,是一座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这座“敬天礼神”的殿堂采用的是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殿内总共有支柱36根,而且没有梁、没有檩,也不用一根铁钉,全靠巨柱支撑着殿顶重量。祈年殿的大门虽然开着,但外面有护隔着,不能进入殿内,外面挤了一层又一层的人,而且内部的光线也不太好,留给我们的只有神秘。
在我的认知里,天坛就是那个写有“祈年殿”三个字的建筑,其实,“天坛”是整个场地的总称,“圜丘”才是祭天的具体位置,“祈年殿”则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圜丘俗称祭天台,其上层台面四周环砌九圈台面石,中心圆形石板称“天心石”,皇帝站在天心石上祭天,深沉浑厚的声音会传得很远很远。
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围墙。墙壁全部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围墙的弧度规则,墙面整齐光滑,十分有利于声波的传播。据说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会沿着墙面以声波的形式传到很远的另一端,即便声音很小,对方也会听得很清楚,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可惜,为了保护墙面,如今的围墙已用护栏隔开,以无法亲身体会一下了。
物理学家霍金是一位“问天”之人,他于2006年6月18日傍晚来到这个中国古代皇帝与天交流的神圣场所游览。我不知道霍金参观了圜丘和祈年殿后想到了什么,并且又说了什么,这并不重要。但霍金将与天坛合影的照片放在他的了自传《我的简史》里面,就十分有意思,可见天坛在他心中的位置。他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了天坛,不远万里奔天坛而来。
我们还要在中午赶到饭店,偌大的天坛公园内的其它景点,如斋宫、神乐署及丹陛桥、百花亭等等,我们只能在无限敬畏中忍痛割爱而依依惜别。回来的路上,内心一直无法平静,撇开古代帝王的奢华不说,古人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匠心不得不让我深深折服。(赵金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