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金浩的头像

赵金浩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1/07
分享

颐和园游记

 深秋的一个星期天上午,我们去游览颐和园。当我们从北门进入时,我的感觉是进了大门就进入山门,两侧嶙峋的山石,突兀而起,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气势恢宏,尽显霸气,对天地的敬畏油然而生。

跨过两个山头怪石形成的夹道,就是诗情画意一般的苏州街,是乾隆时仿江南水乡的风貌而建,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一条水街。当时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几十处店铺被列强焚毁。1986年重建的苏州街是中国古代“宫市”的唯一孤本。桥上行人,桥下流水,俯瞰远眺,河底两侧曲曲折折的栈道上有众多信步的游人,一眼望不到头的古老建筑向远方延伸。

 随着人流,我们走向万寿山。万寿山状似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所以叫蝴蝶山,也叫增福山。往山上走有三条道,每一条都各有特色,妙趣横生。北京导游的嘴特溜,解说中幽默风趣,不失调侃,他说上山的三条道,东边是有孙悟空,是动物走的;西边系牛魔王,是妖怪走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三条大道走中原央。所以我们都随他走中间道。他还说,进大殿一般从两侧的偏门进入,中间的大门是和尚走的,和尚是遁入空门的人,俗人就不要走了。当然,大殿的大门紧闭,想进去也是徒劳。

万寿山是燕山余脉,我们从资料得知,万寿山高58.59米,海拔108.94米。清初,这里曾作为宫廷养马的草料场。乾隆十五年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在此建大报恩延寿寺。次年将山改名为万寿山。并将开拓昆明湖的土方堆放在山上,使东西两坡舒缓而对称,成为全园的主体。建筑群依山而筑,当然,现存的建筑是英法联军烧毁后慈禧重新建造的,也是多灾多难。

 导游对这里历史文化以及各种传说早已熟烂于心,张口就来,不需要任何思考,什么西有月坛,东有日坛,他们都围绕福祖转。还有什么文东武西,西有国防大学,东有中央党校,希望各位年轻学子努力学习,有机会进入写两所学校学习深造,报效祖国。

 坐落于万寿山前的台基上的建有三层楼阁,它是福香阁。最初的佛香阁有41米高,八国联军时被毁,光绪年间重建之后为36米高。关于佛香阁建设,传说很多,这是其中之一。乾隆皇帝想在海淀造大园子,大臣们说那里是明朝某个王妃的墓,不能建,乾隆不以为然,还亲到现场一看究竟。墓的大石门已被挖开,可是门里面刻着的“你不动我,我不动你”八个大字,让乾隆吓出一身冷汗,赶忙命人覆土回填,并在其上盖一座大庙,这就是佛香阁。

回首来路,我们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所以称为“无梁殿”。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黄、绿两色为主,配以少量紫色、蓝色琉璃瓦盖顶,让整座建筑神秘而美丽。最吸引我的是四面墙上的那些成千上万个小佛像,每一尊佛像都盘腿打坐,双掌合十,慈眉善目,仿佛来到了佛教圣地,显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作为回礼,我们也双手合十与无梁殿的佛们告别,跌跌闯闯地走下山来,迈进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的长廊。全长728米的长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内容涉及山水、花鸟图以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情节极其精美,身居其中,有种穿越时空之感,每一幅画在诉说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故事,令人流连忘返。走在廊间,南侧的昆明湖波光粼粼,游船点点,缥缥缈缈,一眼望不边的水面,引发我们无限想象,想象着沿湖周边的各种美景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走出长廊,我们看的最后一个景点是乐寿堂。这里是慈禧游园住地,始建于乾隆十五年,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改建,成为慈禧在园内的居住之地。我们被护栏隔开不能靠近,隐约看到室内的奢华陈设,但“万寿无疆”几个大字却十分显眼。谁能万寿无疆?倒是附近的那棵已有400年历史的侧柏松依然枝繁叶茂,还有东门外南侧的那棵硕大的银杏无声第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颐和园实在太大,据说有四个故宫大。不要说一天都逛不完,三四个小时,只能看看主要景点,而且是走马观花一般。要想写出颐和园的全貌和精髓,我肯定无能为力。对这座精美的皇家园林的主要景点有个大概认识,并对景点背后的故事和背景有了一些简单了解,这就足够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最重要的是通过游览颐和园,又一次让我让人深刻地认识到伟大祖国的美丽壮观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赵金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