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金浩的头像

赵金浩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1/01
分享

美丽的乡愁

乡愁究竟是什么?是游子心中永远的牵挂,是岁月里最温柔的诗篇。它如同一条纽带,将我们与故乡紧紧相连,无论走到哪里,那份情感,那份记忆,那份愁绪,永远都不会改变。

乡愁是过往的故事

我苏北老家的村庄不大,也就200多口人。可我就不明白,这个小小的村庄周围怎么会有那么多让我害怕的地方呢。

我们这个自然村庄基本分成三排,以中间的一条东西大沟为界,南边叫南场,是一排人家,据说是过去地主家的农作物晒场,比较开阔平坦;沟北边,过去是马姓地主家的住地,有两排人家。30多年前,前边这排姓英这家就出现一些怪事,有一年秋天挖山芋窖,却发现有硬硬东西,挖上来一看是一块青砖,而且越挖越多,一个地方接连挖出好几方青砖,要知道,那时候的房子还都是土墙为主,谁也不会将这么好的砖头埋在地下,而且自家在这住几十年了,来自地下的砖头自然神秘蹊跷,不知为什么,这家后来没有敢再挖,说是怕破了风水,随之将其填平,恢复原样。

无独有偶,挖到青砖这户人家的东面仅隔户一家,在90年代初,主人夜里做梦梦见自家当门地下面有蛇,他真的用铁锹挖看看。挖了没有1米深,竟然挖出一尊3人铜像,主家颇为害怕,挖出当天,即把铜像扔在门外,吸引周围众多村民前往看看热闹,一时间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那时我已到县城工作,为这事我特地回到老家,目睹了放在门外路边的这樽铜像,铜像上还能清晰辨认出明朝嘉靖年间等字样。为此,我当时还写了一篇消息刊登在扬子晚报上。同样,他家也没有扩大挖的范围,毕竟是在室内。后来,这件文物被县文物部门征集了。还是无独有偶,去年的一次文化活动中,一个名人讲这个故事,还播放了这条实物图片。其实他不知道,最先把这件事写出去的人就是我,而且就在会场。

土地承包首先解决温饱问题。为了增加现金收入,有的农户在责任田里种瓜。有一年夏天的夜里,一户姓于的父子俩到自家的瓜地里看瓜,不知为什么,天亮发现自己不是睡在自家的瓜地里,而是连床带人都在离他家瓜地几十米远的别人家瓜地里,这让看瓜父子俩百思不解,总认为是连床带人在夜里被什么力量抬走的,而且越想越迷迷糊糊感觉到夜里确实曾经在天上在飘着过,并且还把他的感觉在周围的熟人中传讲,绘声绘色。

从此,要是没有其他人家一起看瓜,于姓父子也干脆不看了,不知为什,不看却也没有发现瓜被盗,不知是别人也怕那神秘的力量,还是大家生活渐渐好了,已不在乎那几个瓜了?

乡愁是无字的歌

过去,打“嘞嘞”作为一种劳动的号子最为常见,特别在犁田耙地的时候,表现的淋漓尽致。“嘞嘞”这两个字我是根据声音用拼音打出来的,要不我还写不准确。

一年四季,在农村的旷野里,那悠长悠长的“嘞嘞”声,足以让我驻足,吸引我侧耳倾听,我随时听出是谁的声音。在我们庄上,打“嘞嘞”最有名的有三个人,一个是于开江大爷,他的“嘞嘞”打的高亢激扬,雄浑嘹亮;一个是英友仁小爹,他的“嘞嘞”则打的悠远细长,富有穿透力;还有一个是付文清大哥,他的“嘞嘞”打的舒缓低沉,缠绵悱恻。他们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在我们村,脾气再倔的牛,只要到了英小爹的手里,都会被训得服服贴贴,乖乖听话,走道规规矩矩,犁田耙地还十分卖力,再加上清脆的鞭子声,悠扬的“嘞嘞”声,这在当地十里八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佩服的五体投地。

作为老把式的英小爹自然首当其冲,两头牛或者三头牛拉着耙,在已经放水浸泡过的大面积的田地里,他两只脚分站在耙框上,肩上搭着鞭子,一首牵着缰绳,一声“二牯牛”走了,牛跑的飞快,“嘞嘞”声随之响起,场面十分壮观,田头常常有人注目观看。

在悦耳的“嘞嘞”声中,那些高低不平的土块,耙经过之处,变戏法似的,迅速趋向平坦,几经来回,平坦的地面上波光粼粼,耀人眼目。后来我领悟到,打“嘞嘞”需要的是,真正融入其中,达到人牛合一, 配合默契,才有那感觉,才能让“嘞嘞”悠远细长,富有穿透力。

乡愁是行走的超市

据说走街串巷、摇鼓叫卖的货郎始于明代,我认识的这个货郎可以说是最穷的,因为那时我看到的货郎一般都是挑着挑子,只有他是挎着一只篮子,而且没有摇鼓,是吹着泥土做的哨子,我们叫他吹机子。

那时候,村庄里十分寂静,一般有生人来就会听到狗叫,这个货郎来的次数多了,狗也不怎么叫了,这样,他的哨子就显得特别响亮,那声音细长悠远,或高或低,充满了诱惑。这个满身补丁、挎着篮子的货郎老人对我们来说,不仅重要而且十分亲切,他给我送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

每每听到这声音,我们就趋之若鹜,围拢在他的周围,望着篮子里的东西,被他深深吸引,我们是多么想拥有一个如他那样吹出多姿多彩声音的哨子啊。

货郎的篮子除挎胳膊的地方,其它的地方都用废旧铁丝拉成网状,这样,我们只能手指着里面的东西,货郎老人一件一件拿给你看,自己不能动手。篮子不大,但放的东西不少,有泥做的哨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缝衣针,而且分一二三号,每一号都在一个小纸袋子里;有糖块,一般两种,没有纸包装,花生糖、山芋糖,颜色也有不同,白色的,褐色的;当然还有锥子、顶针、木梳、卡拢等等。

那时候没有钱,人们一听到那哨子声,就会拿出鸡蛋,日常收集的废旧塑料,碎铜烂铁,废旧布鞋底,头发,断了不能再用的拴猪绳,好像随便的东西都可以拿来换他的货物。

改革初期,有好长一段时间没看到货郎,这时候就会有老人自言自语念叨着,这卖货郎几天没来了,我们等买顶针用呢!可一直也没有看到货郎再来过,有的说他不干了,有的说他自己在住地附近摆地摊了,有的说他回郯城了,有的说他去世了,反正我们再也没看到。

乡愁是冰面上的笑声

几十年前的冬天,特别冷。持续的低温,冰结得很厚,上面可以行人、运物、推轮车;水特别清,清到透过冰面可以看到鱼在游走。每到冬季,我们家后面的大沟里的冰面上,成了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一大早,我们就到冰面上玩耍,滑冰比赛自然是最好的项目。先划定起滑线,确定规则,助跑的起跑线由自己确定,谁滑得远谁赢。为了滑的更远,每个人都卯足了劲,从起跑到起滑,已经当达到一定速度,此时,两脚尽量分开,两臂稍平举,侧身前倾,瞬间滑出很远,姿势优美。其实,滑冰没有输赢,有的是无忧的快乐、无虑的幸福,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跌到,再爬起来,笑声阵阵,给寒冷的冬天增加了声气。毕竟天寒地冻,再加上每人都衣衫单薄,甚至衣不遮体,冻得瑟瑟发抖,记得当时的我们,个个都是冻得手肿脚肿的。实在支撑不住了,就立即上岸跑回家,直奔厨房,紧靠灶台取暖,如果饭已做好,坐在板凳上,将手脚伸到灶膛里面的余火上烤着取暖。那时,取暖就是最大的幸福。

乡愁是夏泳的凉爽

过去,农村孩子没有不会游泳的。因为夏天洗澡,是农村孩子最大的乐趣;再说,到处都是沟渠河道,而且炎热的夏天有很长的日子都在是水里度过的,不会游泳,不到河里洗澡防暑降温,夏天容易过吗?所以,必须学会游泳,最多也就多呛几口水就学会了。

我们村庄南边差不多五百米远有一条“南大渠”,其实,“南大渠”是一条灌溉渠道,它西接沙沭河东到美女河,全长有七公里。“南大渠”北侧是一条生产路,是日常到田理劳动,农作物运输的重要道路,南侧是一条排涝渠,排涝渠比较宽,水位低,水草多,“南大渠”及南侧的排涝渠上各有一个大闸,两座大闸连在一起并向南延伸是一条宽阔的道路,这样,东西、南北形成丁字形道路。

“南大渠”大闸东侧就是我们夏天洗澡嬉闹的最好的地方,有时候,特别是最热的时候,真是一天洗到晚,最多是中午饿了,回家吃点东西,继续来洗,只有泡在水里才最凉快、最踏实、最无求,

乡愁是墙上的年画

生活在农村的人都知道, 过去,每到春节,厨房里的灶台前都会贴一张灶王爷的画像,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灶台前面贴灶王爷画是农村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灶王爷不仅能够保家人平安,而且还可以招财进宝,还可以看一年的节气,直到现在农村有仍然保留这个习俗。灶王爷画一般是白纸红画红字,有人物有文字,从那张极为简单的画上春节元宵,清明端午,小寒大寒等日期,清清楚楚,要是粘贴牢固,一直到下一年度换新的时候也不会掉下来。只是在厨房里,经过一年的草烟熏火燎,颜色早已变黄,但它总是那么亲切,特别是冬天,厨房里唯一的这方小小的画儿伴着主人,映着那舔着锅底的红红的火苗,给人带来春的温暖和向往。

堂屋里都贴什么呢?当然是马恩列斯毛的画像,小气候家里没有什其他画,一个人看到那些大胡子的外国伟人感到十分害怕,不敢盯着看,因为你无论在什么位置,他好像都在盯着你看。 除了伟人像,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幅古田会议功放光芒的画。它是全景式的,房子古色古香,四周绿树环绕,特别是“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几个红色大字留下深刻印象。古田会议是1929年12月28、29日在古田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作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的报告。总结了南昌起义两年多来的建军经验,从根本上划清了新军队与旧军队的界限,奠定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础。

那时,我们特别喜欢英雄的画像。春节前我们家曾贴着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画。直到过去这些年,这两位英雄在画面上形象还十分清楚。1952年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为了在天亮前占领阵地,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奠定基础,营参谋长命令第6连组织爆破组炸掉它。第6连向敌军发起五次冲锋,未能摧毁敌军火力点,而且一个又一个战友倒下去。这时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了。在这关键时刻,站在营参谋长身旁的黄继光挺身而出。黄继光在身边弹药用尽,身体多处受伤的情况下,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很快占领了阵地,全歼守军两个营。那一年黄继光年仅21岁。那个扑向敌人机枪火力的形象,给年少的我们多少教育鼓舞啊!还有一位英雄叫邱少云,1952年10月12日,在执行潜伏突击任务时,美军燃烧弹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他严守战场纪律,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26岁。那个身上着火、手抓泥土的英雄是要具备多么强大的意志!

再后来,我记得家里贴过两幅年画,一幅是黄河故道瓜果香,黄河故道经过改造整治后种植西瓜,桃子的丰收画面,几名年轻小伙姑娘在摘西瓜的清纯画面,永远都记得;历史上的黄河曾经有上千次决堤改道,造成了严重灾难,所以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的说法。如今的黄河故道各具特色,富饶美丽。一张是一幅叫吟诗的画,是一个穿格子外衣短发的女孩在枫叶渐红的秋天里,轻诵诗文,很文艺的样子,诗和远方才刚刚迈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