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金锁的头像

赵金锁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4/03
分享

教化是个长期的过程

教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这就是为什么代代需要教育的原因。教育是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可惜教育效果不能遗传,这就只有靠教师一代代地重复辛苦的工作。

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文,为的就是唤醒国人,使国人不再麻木不仁,在他和一大批进步作家还有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醒悟过来,空前地团结起来,终于赶走了侵略者,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人的共和国,他们成功了,通过教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救心比救命还难,需要文人们和教育工作者们耳提面命、以身作则,而且还不能立竿见影,得长期坚持不懈才能收到效果,教化还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许多人、许多职业的合作,才能完成。家长从孩子很小时就扮演着教化的职责,通过言语和行动教给孩子们最基本的社会规范,让他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终生影响着孩子,当孩子的言行正确时父母要及时鼓励,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要及时帮助校正,才能使孩子走正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品质和水平相当重要;孩子大了便要上学,这个时候老师便接替了父母的大部分职责,但是父母也不能放手不管,教师要用高度的责任心,极大的爱心,丰富的知识,先进的教育方法,才能带领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文学家也是教化的重要一方,尤其是儿童文学家,优秀的作家通过好的文学作品来陶冶和影响孩子们,帮助孩子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媒体也是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媒体,人们可以受到熏陶,知道道德的底线,辩善恶,赏美丑,从而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间接影响人们;教化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法院、监狱等暴力机关,不守法不守纪的人,在这里可以得到矫正性和治疗性的教育。

通过各行各业,许许多多人的努力,才能把教育搞好,培养出思想健康,遵纪守法,知识丰富的人才。无论教育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会影响教育的质量。

这个过程是长期、复杂和艰辛的,救心不像救人,救人只要对症,可以马上药到病除,而教育得长期坚持,人是会随环境改变的,好人也可能会变成坏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可以超过教育工作者们的合力,毕竟学好艰难学坏容易。一个好的育人环境,会给人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因而共同营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也是教育者们的共同任务。

高素质的父母并不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孩子,有许多人生性顽劣,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可是他们的父母却忙着赚钱、忙着升官,慢慢地就疏忽了对孩子的管理,使孩子成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只会跟老师作对,老师怎么教育都不起作用,又没有父母的爱和监管,一部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的变成熟,少量人可能会走极端,一不小心就走上犯罪的路。

有人说“是头牛,把它牵到天安门广场它也还是一头牛。”用来形容那些软硬不吃,冥顽不化,令老师和学校无计可施的孩子,有几分道理,但我坚信人之初性本善,他们并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有的是被父母惯了,有的是被父母放弃了,还有的是被个别不负责任的教师给惯了。从理论上来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如果孩子出了问题,肯定是教化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教化是个必须长期坚持的过程,选择了做一个教育工作者,就应该爱这一行业,全身心付出,任劳任怨,不怕辛苦,才能干出成绩,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健康的人。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阶梯,也是件庞大的工程,得靠你我他的共同努力,多花点时间在孩子的教育上不会吃亏,挣得万贯家产,爬到万人之上,如果把自己的孩子放了废掉,是得不偿失的,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他们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2011.4.27)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