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金锁的头像

赵金锁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3/03
分享

从“悲鸿生命”看艺术的价值

昨晚睡前浏览手机百度,无意中看到一个令我非常感动的故事,大意是说:1937年,大画家徐悲鸿先生在香港画展期间,卖掉自己的7副画作加上3000大洋,凑足1万大洋,从外国人马丁夫人手里买回了《八十七神仙卷》,并把那副画当做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专门刻了一枚印章叫“悲鸿生命”印在图卷之上,并不时鉴赏品味。后来这幅画被人盗走了,他肝肠寸断、消瘦得不成样子,幸亏两年后他的学生在某人处见到了此画,经由他人交涉洽谈,那人要价20万大洋才能赎回,他卖掉所有值钱的家当,卖掉老婆的金银细软,抱病日夜作画筹款,终于凑够20万大洋,把视若生命的《八十七神仙卷》赎了回来,在当时,20万大洋够在北京买20套四合院啦!!1953年9月,徐悲鸿因为积劳成疾而突发脑溢血,不幸辞世。就在徐悲鸿辞世当天,廖静文遵照丈夫的嘱托,宣布将徐悲鸿所留下的1000余件作品、1000余件藏品及1万余部图书资料全部献给国家,其中当然也包括与徐悲鸿演绎过一段生死奇缘的价值连城的国之瑰宝——《八十七神仙卷》。据专家保守估计,目前这幅画作至少价值50亿!

《八十七神仙卷》真迹属于绢本白描人物画卷,长292厘米,画面主体有87位道教人物白描画像,其中有3位带有头光的主神、10名武将、7位男仙、67名金童玉女由画面右端向左端行进。画面没有任何文字。卷尾附有1948年重新装裱时的七段题跋,由前至后为:徐悲鸿跋之一、徐悲鸿跋之二、张大千跋、徐悲鸿跋之三、谢稚柳跋、朱光潜跋、艾克跋及冯至译义、徐悲鸿跋之四,加上题跋装裱全画总长超过十米。

这一国宝能够从海外回归故里,珍藏在祖国的怀抱里,成为禁止出国展览的宝物之一,当然归功于徐悲鸿先生。首先,徐先生有一双超越常人的慧眼,当年他从马丁夫人四大箱宝物中唯独相中这幅,自是慧眼独具,若没有他的好眼光,这一瑰宝的命运如何就不好言说了;其次,悲鸿先生不俗的经济实力也不容忽视,尤其是第二次赎回的20万大洋,换成一般人,就算是呕心沥血、不吃不喝,也不可能完成,可见收藏除了独具慧眼外,还要具有经济实力;最后,徐悲鸿先生夫妇的大格局大情怀也很重要,若是换成一个守财奴的话,别说如此价值连城的宝物,就算是自己的画作也不一定舍得捐献给国家和人民。先生夫妇对祖国的大爱令人动容,值得后来人学习效仿。家有贤妻是男人的大福气,尤其是懂男人的女人,更能让男人的生命绽放光彩。

真正的艺术是无价的,不过要遇到懂的人,不然只会“明珠暗投”。吴道子的这幅孤品书画珍宝,当年在马丁夫人父亲(德国驻华大使)的手里面,被搁置多年,并未受到十分的重视。世间任何珍宝,在懂的人眼里是珍宝,在不懂的人眼里都是草芥。

很多文艺作品的价值,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或者说需要经过岁月的检验。这幅国宝书画,经过一千多年岁月,其价值不仅没有衰减,反而更加璀璨;梵高生前穷困潦倒,如今他的画作《向日葵》价值上亿,也是极好的说明。

在中国青史留名才是人们的精神追求。艺术也是实现青史留名的重要途径。艺术家们都很关注自己作品的价值,这个价值并不是值得多少钱的价值,而是人们对作品的认可度,这个认可度关系到艺术家们是否能名垂青史。若能名垂青史,生命便得以延续,便实现了“不朽”,这个“不朽”的价值是无价的,非金钱所能权衡的。

《八十七神仙卷》的遭遇,给了我们极好的启示,那就是一定要富国强兵,如果国家暗弱了,不仅守护不了自己的人民,更守护不了自己的国宝,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物和国宝众多,更是需要强大的国力来守护(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截止目前就规定了195件国宝永久不准出国展览)。就算是收藏在博物馆里,也需要巨大的财力来呵护,来研究。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脆弱,越是需要尽心守护。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