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金锁的头像

赵金锁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1/19
分享

学着识人辩事

自知难,识人亦难,人贵有自知之明,贵有识人之术。

当初,李恢与尚书仆射杜畿和东安太守郭智是好朋友。郭智的儿子郭冲,有内秀而外表不漂亮,州里没有人称赞他。郭冲曾与李丰一起去看望杜畿,走了之后,杜畿叹道:“李恢没有儿子了;不仅没有儿子,恐怕也将要没有家了。郭智却是死不了的,他的儿子足以继承父业。”当时人都认为杜畿说得不对,等李丰死时,郭冲则当了代郡太守,终于继承了父业。

正始年间,夏侯玄、何晏、邓都很有名气,他们想要结交尚书郎傅嘏,但傅嘏却不接受。傅嘏的朋友荀粲奇怪地问他何以如此,傅嘏说:“夏侯玄的志向超过了其能力,他能符合虚有的声名却没有实际的才干。何晏话说得很高远而情感却很浅近,喜好辩论却没有真诚,这就是所谓口齿伶俐却会颠覆邦国的人。邓有所作为但最终没有成就,他在外邀取名利,而内心却毫无节制,喜欢与自己相同而讨厌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多嘴多舌而且嫉妒超过自己的人;多嘴多舌就会造成很多矛盾,嫉妒超过自己的人就会失去亲近的朋友。以我看这三个人都将要家败族灭,我远远地避开他们还恐怕会招惹灾祸,更何况与他们亲近呢?”傅嘏又与李丰不和,曾对朋友说:“李丰善于掩饰其虚伪而且生性多疑,沾沾自喜于小聪明而又热衷于权利,如果让他掌管机密要事,那么他被杀是必定无疑的!”

《资治通鉴》中记载的这两个小故事,读起来很是过瘾,说明了杜畿、傅嘏非常善于识人,他们事先预测的这几个人的结局,最后无不应验,夏侯玄、何晏、邓、李丰这四个人不仅自己被杀,还被诛灭三族。

当初,北魏国主拓跋消灭匈奴部落首领刘卫辰,他的儿子刘勃勃投奔后秦,后秦高平公没奕干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刘勃勃身材魁梧伟岸,容貌漂亮,仪表堂堂,生性善辩,聪慧机智。后秦王姚兴见到他之后觉得他是一个奇才,便与他谈论军队、国家的大事,对他的宠爱超过了功臣旧属。姚兴的弟弟姚邕劝说他道:“刘勃勃这个人不可过于亲近。”姚兴说:“刘勃勃有拯救乱世的才干,我正要和他一起平定天下,你们怎么这样疑心猜忌他呢?”于是,任命刘勃勃为安远将军,让他协助没弈干镇守高平,并把三城、朔方等地的各夷族部落和刘卫辰的老部下三万人交付给他统辖,让他严密监视北魏的行动,等待机会。姚邕坚持争辩,认为万万不可这样。姚兴说:“你怎么知道他的为人?”姚邕说:“刘勃勃对待上级,态度傲慢无礼;对待下属部众,手段残忍、贪婪狡猾,不讲仁义,对待去留问题,都轻率决定。这样的人,过分地宠爱他,将来一定会成为边疆的祸患。”姚兴这才放弃了原来的想法。但时间一长,又任命刘勃勃为安北将军、五原公,把三交地区的五个鲜卑部落以及其他杂族二万多部落交给他,让他镇守朔方。后来,刘勃勃果然背叛后秦王姚兴,成为了姚兴的劲敌,给后秦带来无尽的祸患和麻烦,大大的消耗和分散了后秦的国力,成为后秦三世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姚邕也是非常善于识人了,可惜姚兴没有听进他这个亲弟弟的劝告。

房玄龄和杜杲哥哥的孙子杜如晦都被吏部预选为候补官员。吏部侍郎高孝基有知人的名声。他见到房玄龄,叹息道:“我见的人也很多了,还没有见过这样的年轻人,以后必成大器,只可惜我不能见到他成大材了。”他见到杜如晦说:“您有随机应变的才能,一定会被委以栋梁重任的。”高孝基把子孙都托付给了他们。

《资治通鉴》中记载的,非常善于识人的人还有很多,比如:管辂、尔朱荣、张嶷、诸葛瑾、张承、陆逊等等,他们对人的预判,最后都应验了。每当我读到这些先贤们的识人之明时,都忍不住感叹敬佩,觉得识人之术神奇又博大,值得我们深入地学习和研究。

刘备原来的谋士徐庶,被曹操用其老母胁迫到曹营,其老母深受刘备恩德且性情刚烈,自尽身亡,徐庶对曹操颇为怨恨,从此不为曹操出谋划策。赤壁之战,徐庶对于苦肉计、诈降计和连环计,一眼就识破了,却没有向曹操透露。《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统拜别,至江边,正欲下船,忽见岸上一人道袍竹冠,一把扯住统曰:“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諕得庞统魂飞魄散。徐庶既是著名的谋士,也是善于识人辨事之人。

虽然没有专门的学校和专门的老师教授识人辨事的学问,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古代先贤们那里间接地去领会和学习。在历史上,鬼谷子先生的识人术非常有名,鬼谷子先生的识人之术,历久弥新,值得学习、品味、钻研和实践。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试之以色而观其贞。观其夺救,以明间杂;观其感变,以审常度;观其志质,以晓其名;观其所由,以辨依似;观其爱敬,以晓通塞;观其情机,以辨恕惑;观其所短,以晓所长;观其聪明,以晓所达。

白居易《放言五首》组诗当中的第三首,主题其实就是讨论怎样识人辨事的。“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识人辨事,除了掌握必备的技巧外,还需要时间这个重要的要素。对于很多人和事,只有经过时间的考验、站在历史的维度去衡量,才能够得到准确的判断。

学会识人辨事,既可以为组织挑选到优秀的人才,也可选择那些真正优秀的人为友、远离那些惹祸招事之徒。知人知面不知心,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人是很善于隐藏和表演的动物,熟练掌握识人之术,加之时间的检验,你同样有可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让人和事在你面前无处遁形。

注:资料引用自《资治通鉴》《三国演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