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屋清风的头像

小屋清风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2/27
分享

我的历史老师邓爱华

        邓爱华老师是在邵东二中读高中时的历史教师

那时高中还是两年制。我那一届是4个高中班,即75班-78班,我在77班。高一快结束时分为文、理科班,75、76、77为理科班,78班划为文科班,我选择了文科班即78班。邓爱华老师任文科班的历史老师,并兼任了很短一段时间的班主任。

那时的邓老师正值如日中天的中年。与大多数的湖南男人一样,邓老师个头不是太高,但很结实。他打得一手好篮球。我曾看过有他参加的一场篮球友谊比赛,至今还记得他在球场上矫健、灵巧、自如的身影。

具体地说,邓老师负责教我们《中国古代史》。印象中,他教历史从来不看讲义,也不怎么看教科书,挂上自己用毛笔绘制的挂图就开始讲。讲述时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往往是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就让我们记住了书中的内容。也许正因为如此,我对历史发生了兴趣,尤其对一些重要的章节,熟读几遍之后,几乎能整页整页的背诵;重点段落,更是能倒背如流。

高中的老师之中,之所以对邓老师的印象尤其深刻,除了他的课讲得好之外,还缘于他对我的鼓励与关怀,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暖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给了我上进的勇气与信心-----

那时候我们住校,只许每周六回家一次,星期天下午必须赶回学校,所以吃住基本上在学校。那时候家境好的同学不多。他们大多和我一样,周六将换洗的衣物带回家,周日返校时换上,并带够吃一个礼拜的饭菜。饭不是现成的,而是大米。每次上课前,用一个铝制的饭盒(需作上自己能识别的记号)里装上大米,用自来水冲洗两遍,然后装上一定深度的水,把饭盒放在学校食堂里用来蒸饭的木格里,吃饭时取走自己的饭盒即可。说到菜,主要是辣椒酱、霉豆腐、辣椒拌罗卜条,好一点的是干罗卜条炒豆豉或酸罗卜炒豆豉,所谓“炒”,就是放一点猪油炒一下。放凉之后,用一个大的玻璃瓶装着,一吃就是一个星期。夏天温度高,瓶子里的菜吃到周三或周四左右就馊了或生了一层层的“白花”,但没办法,还得继续吃下去。

同学中,只有极少数家庭条件比较好的能在学校食堂里买饭买菜,比如父母亲有当干部的或在外面工作的同学。饭当然是白花花的米饭,菜则有豆腐泡炒肉、芹菜炒腊肉、春笋炒肉片等。看到买采的同学吃饭时,我们这些吃馊菜的同学禁不住悄悄地流口水。

刚分到文科班不久,我在一次阶段性的摸底考试中考出了不错的成绩。公布成绩那天的晚自习时间,邓老师把我从教室叫到他的宿舍,说是要跟我“谈谈心”。我心里并不知道邓老师要跟我谈什么,所以心里还是有点忐忑不安。敲了门,进了屋,邓老师招呼我坐下。他先是了解了我的家庭情况,问我是否适应文科班的学习,生活上有什么困难;然后,表扬我“摸底考试考得不错”,接着询问我在学习上有什么长远的打算,跟我讲述了不少“寒门出贵子”的道理,鼓励我发奋努力,争取考上大学。

临走之前,邓老师把我拉到他跟前,从钱夹里抽出五块钱,塞进我的衣袋里,并对我说:“这是老师对你在这次考试中考得好成绩的奖励。你可以到食堂里买几次肉吃,补充一点营养。”尽管我再三推辞,但邓老师还是坚持把钱塞进我的衣袋里。

此事在别人看来可能不大,但对我的影响很大。当然,不仅仅因为五块钱(尽管在当时五块钱与今天的五块钱不可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老师的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这种关心,对于一个家境贫寒而内心世界藏有几分自卑的孩子来说,是多大的鼓励!对于培养他的自信与学习热情,甚至激发他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当然,我后来没舍得用这五块钱买肉吃,而是用它买了复习的资料)。

此后不久,邓老师就不再教我们的历史课,也不再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忙于准备高考,我也很少去找过他。但我知道,他一直关心着我的学习,有时候考出好成绩,依然会得到他的鼓励。

1982年高考,我考上了河北地质学院经济管理系。大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北方工作。在工作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回家乡探亲时,也曾几次回到母校去找过他,但一直没有找到。再后来打听到,他去外地的孩子家住了,有时也去帮亲戚照看生意,住在家的时间很少,故一直无缘重逢。

直到毕业35周年回老家和高中的同学们小聚时,才见到久违的邓老师。和同学们寒喧时,我对邓老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但刻苦学习,后来考入邵阳市技工学校,可命运不济,临分配遭遇三年困难时期,市劳动局下达停办通知,他只好回家务农后来他又考取了湘乡师范,毕业后当过一段时间学老师以后因为特长体育,被推荐到邵阳师专进修体育,结业后调到邵东二中担任体育老师因患眩症,学校安排他教历史课。正是这期间,他担任了我们的历史课老师兼班主任。再以后,他又当过会计、搞过剧本创作。因眩晕症复发并加重,办理病退手续,回家休养。

后来邓老师练起了书法、写起了对联。在一篇自我介绍中,邓老师写道:退休回家,虽病有好转,但总觉枯燥无味,该找点事来干才好。”后来发现,改革开放后,农村恢复了一个习俗,那就是谁家有红白喜事,要请村里的“笔杆子”来写上几幅对联。自己何不试试呢?于是,他开始“拜师学艺”——人教写毛笔字。经过年不懈努力,他觉得自己的毛笔字有了很大长进,村里的人也陆陆续续有人请他上家里去写对联了。

写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冒出来了。原来是抄前人的对联,如果想原创,难度还很大。因为写对联要求对仗,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要讲究韵律,平仄要搭配。为了不露怯,邓老师一头又扎进了有关研究对联韵律的书籍里,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也成了他形影不离的老师。每当想好一组对联,就逐字地对照词典核对平仄。不仅在家里苦苦钻研,凡外出探亲或旅游,凡见对联,便如获珍宝,立即抄下来。同时,他注意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如曹操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名言,被他改为对联:“老骥蹄声疾耆年国事忙几年下来,邓老师写对联已小有名气,不仅村里人请他写,外面也时常有人“托关系”找他写,有时候家里可谓门庭若市,但邓老师自是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邓老师如今已经步入古稀之年仍闲不住,总想再做点什么,让自己的内心充实起来。于是,他以往撰写、警句等加以整理,装订成册,并冠以书名做人送给他的亲人、朋友、原来的同事以及学生。他说,他希望人人去私欲,献爱心,个个淡名利,奉善行”,让世人都修德养性,做有道德、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有贡献的高尚的人。此心可鉴,斯为师表。祝邓爱华老师健康长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