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作协会员伊红梅老师向我推荐壮族作家黄志谋、牙韩彰合著的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夕照苍茫》长篇小说。该书呈32开本,386页,共19章,于2022年1月首次印刷公开发行。《夕照苍茫》这一书名,寓意着腐朽没落的土司制度,已经走到了回光返照的末路,同时也揭示了这一落后的统治制度曾经血淋淋的历史事实。通过品读该书,我对两位凤山籍作家的故土情结和家国情怀,感慨颇多。
小说故事情节生动,跌宕起伏。《夕照苍茫》故事梗概是:“以凤阳州末代两任土司韦松原、韦才文父子波诡云谲的家族内斗事件为主线,反映了封建土司制度从兴盛到没落、衰亡的过程。故事发生在韦氏土司府。按照祖传惯例,韦松原要从即将离开人世的老土司父亲韦平太那里继承凤阳州土司的大位,但他还是个不谙世事的8岁孩子。他的两位叔叔韦清义、韦清强伺机以阴谋手段同侄儿争夺土司继承权。二人勾结辖区范围内的敌对势力,趁土司府上上下下为老土司的双胞胎弟弟韦清云、韦清凤举行婚礼之机,血洗了土司衙门。小土司韦松原在众人的保护下逃到东兰州,得到东兰州同知韦承亮的关照。其母李氏因悲伤过度,遁入空门。韦松原在韦承亮10年的精心栽培下,长到18岁时,借助东兰州的兵力,重新返回凤阳州执政。因手下人黄家才对宿敌大开杀戒,韦松原被上司问罪,锒铛入狱。几年后,他装死被抬出监狱,回到凤阳州。韦松原历经诸多变故,厌倦了官场,提前把土司职位传给自己的儿子韦才文。韦才文是凤阳州历史上最后一任土司。他虽然品行端正、好学上进,有所抱负,但封建王朝土司制度已经病入膏肓、山穷水尽,改土归流势不可挡。韦才文受新思潮影响,主动放弃土司职位,从而结束了凤阳州延衍800多年的封建土司制度。”小说中,善与恶、美与丑的较量,民族大义、家国情怀贯穿故事的始终。从老土司死亡、众兄弟各怀不同心态的表现开始,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地延展铺述,而故事又是围绕着爱与恨、情与怨、正义与邪恶等等细节内容来铺设,故事情节生动,跌宕起伏。一部好的小说,离不开好的故事,还要讲好故事。两位作家对故事结构和发展把控得巧妙适度,人物身份地位对应精准恰当,人物语言鲜活,故事情节生动,表现出深厚的创作功力。
人物性格立体鲜活,表现突出。“文学”即“人学”,就是要把故事“钻到人心里面去”。长篇小说是描写人的。从作品主要人物——末代土司韦才文深明大义、顺应时代潮流、主动接受改土归流辞官让位来看,人物架构有骨头,有血肉,是站得住的。当然还有其他众多人物,大都立体鲜活,个性表现突出。如:韦清政的稳重痴情,黄爵勋的重情重义,韦清云和韦清凤的大忠大孝,韦清义和韦清强的狠毒阴险,黄惠芬和黄惠芳的天真无邪、龙月娇的侠肝义胆等等,性格都各具特点,互为反衬。小说中,“庵堂探母”情真意切。韦清云夫妇带着韦松原夫妇和其他晚辈到云水庵探望离家近20年的诰命夫人李氏(慧悟师太)。她通过参禅,终于大彻大悟。她说:“离家近20年所得的是什么呢?就是‘真诚’‘向善’4个字。”她要求儿子韦松原做到:“做人如山,望万物,而容万物;做人如水,能进退,而知进退。”母子的深情表白,情真意切;小说中,“贵州寻父”感人至深。韦清云对妻子、弟弟和弟媳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是从哪儿来的。”源于此,他们开始动身兵分两路跋山涉水,踏上渺茫的寻亲之路。一路舟车劳顿,不辞辛苦。当他们在艄公父子的帮助下,终于找到出走35年的亲人时,韦清云、韦清凤两个双胞胎儿子一左一右,向生父跪地叩首。当老艄公王德贵劝李章友说:“你要是不听他们的请求,我就不答应了。”李章友不无激动地说:“我何尝不想去看我那没见过面的儿媳和孙子孙女?何尝不想去拜祭为我而冤死的老爹?”父子的真情流露,感人至深。还有韦清云、韦清凤两兄弟对韦松原父子始终不渝地扶持和关爱等等,都是人性使然。
地方文化丰富多彩,风情独特。土司文化是广西的宝贵历史和文化财富。一个民族绵延近千年历史而不衰,彰显出这个民族是团结进步的。壮族地区土司历史虽然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历史典籍里记载不多,但在小说中讲述丰富多彩的故事,抓住了民族团结进步这个本质,激活了沉睡近千年的土司文化,填补了人们了解广西壮族地区土司历史文化的空白,激发了读者对广西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深入了解的兴趣。特别是小说中引用大量的旧体诗词、对联以及壮、瑶民歌等内容,彰显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关于旧体诗词有:陶洲明的《归园田居》、杨万里的《插秧歌》、唐代颜真卿的《劝学》、陆放翁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等;关于对联有:韦松原与罗彩弘在新婚之夜背诵的对联。罗彩弘背诵上联曰:“江水滔滔,洗尽千秋人物。看闲云野鹤,良人生怨,说什么晋代衣冠,吴宫花草。”接着,韦松原背诵下联曰:“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埃。倚片石危栏,征夫独愁,更何须今人禄米,邻舍园蔬。”关于壮、瑶民歌有《求爱歌》。如,男唱:“小河流水浪翻飞,哥去下网妹来陪;哥穿针来妹引线,唱歌连情不用媒。”女唱:“好水洗衣不用捶,好妹恋哥不用媒;蜜蜂飞落花蕊里,妹今甜心又甜嘴。”关于自然规律的谚语有“至夏栽秧大穗吊,小满栽秧压断腰”等。关于传统文化书籍有:《三字经》《幼学琼林》《曾文正文集》《劝学》《朱子家训》等。同时,该书还精彩描写了壮族所特有的人文景观、农耕制度、婚丧节庆等民风民俗,让历史文化传说和民族人文风貌得到艺术呈现,这与中华民族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现实搅动历史,历史映照现实。这些描写不仅体现出一个民族积极向上的生命观、道德观和伦理观,同时也体现出两位作家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功底。从小说的叙述上来看,粗犷有力、鲜活真切、感人肺腑。
作品主题思想鲜明,积极向上。作家给我们提供的是一部积极向上、符合新时代精神风貌、价值追求的力作。全书贯穿民族大义、家国情怀,倡导各民族友好互助、团结统一的主题思想,是“一曲壮族末代土司的悲情挽歌,一部地方文化风情的生动历史,一首民族团结友爱的华彩乐章,一幅桂西山川田园的诗情画卷。”作品具有较高的政治性、文学性、历史性。《夕照苍茫》的价值意义是据实再现了壮族土司历史,深度叙述韦氏土司的成长故事及历史风波,展现了土司兴衰过程,它值得我们深思回味的是为什么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打打杀杀中度过?但是整个作品积极向上的主题是鲜明的、突出的,这对倡导民族团结、和睦共处是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的。为此,两位作家还着重塑造描写英雄人物。如武夷侯韦虎臣奉命征讨敌寇,奋勇杀敌,平定武夷山的英雄事迹;还有瓦氏夫人年逾六旬,身先士卒,抗击倭寇,取得“王江泾大捷”的英雄事迹。韦松原以他们祖辈的英雄事迹为楷模,教育儿子韦才文爱国爱家,不辱使命。小说不仅反映出全社会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精神向度,而且也展示出了丰富的民族风情以及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传承,倡导百川归大海、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爱国主义思想。《夕照苍茫》这部在题材上具有开创性的长篇小说,不管是两位作家怎样从土司内部的明争暗斗,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来描述桂西大地土司的兴衰过程,也不管两位作家在书写过程中的这份情感是欢畅的,还是苦涩的,背后都蕴含着两位作家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向往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都值得读者去细细品味。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5月27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由此来看,两位作家站在广西壮族土司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审时度势,保持定力,题材抓得准,用得好,接地气,有底气,在小说的撰写上用足了工夫,具有传承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出版价值、史学价值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