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廷河的头像

赵廷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8/26
分享

家乡的月亮

  “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当读到李白《静夜思》这首耳熟能详的有关月亮的诗时,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天空中那枚永不褪色的月亮。

每当月亮挂在天上,我那整个村庄就变得安详。每当月光撒在地上,我那整个村庄就成了小伙伴们的天堂。家乡那清朗澄澈的月亮,成了我心中的一份思念。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我喜欢有月光的夜晚,因为“月光下走着的,都是你的亲人。”(赵晓梦语)赏月是当然的,晚饭后,月亮终于出来了。从轻蒙细笼的云层里,射下细细的一道,便在水池中成了一枚水镜,映了波光,映了树影。只一会儿,云层便悄无声息地把月光收了去。突然,月光又从另一侧溜出来,一大片的土地、树木、房屋,顿时变得清亮开来,让我在纯和静的柔光里,感到格外爽心。就这样,月亮在云层里迷藏着,变幻着,妩媚着。

我喜欢娘做的布鞋,因为月夜里藏着娘做鞋的秘密。秋去冬来,我上完晚自习回家,发现娘坐在炕上,伴着小煤油灯纳鞋底。看着她插针、拔针、拉线、剔针,娘的影子在屋子里的灯光映照下,透过蒙窗户的塑料薄膜,很像我看过的皮影戏。转眼间,又圆又大的月亮从东边升起来了。娘向外张望着,她在思盼什么呢?噢,我明白了,娘和我一样在欣赏月亮之美呀。是的,天空和大地浑然一体,给人一种天然之美、和谐之美、纯净之美……

麦收的夜晚,月挂中天。难以忘怀的是我曾经跟大人们参加过麦收劳动的场景。皎洁的月光均匀地撒在打麦场上。乡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那里,紧张而忙碌地喂着饿虎似的脱粒机。脱粒机则一边贪得无厌地大口大口地吞食着成捆的带麦秸的麦穗,一边从出口不停地向外喷吐着金色的麦粒。在柔和的月光下,勾勒出一幅不经雕饰、不施粉黛的月夜丰收图景。

炎炎夏日,夜幕降临,太阳悄悄地藏到西山角下。你方唱罢我登场。知了欢快的叫声催促收工的农人们吃罢晚饭,早点出来凉快,听知了婉转鸣唱那悠扬的小夜曲。月亮随后出场,一层银晖透过绿叶枝头撒在清洁的大地上。这时,农人们一手拎着藁秸席子,一手拎着孩子,陆续走出家门,聚在街头,几个人或坐或卧或歪躺在上面休闲纳凉。有的老人则带一把马扎,握一把小茶壶,吸一口早已泡好的浓茶,悠哉悠哉地望着月亮开始谈古论今、谈天说地。小伙伴们则从凉席上一咕噜爬了起来,聚拢在老人周围,听那最撩人心魄的故事。直讲到知了息声,青蛙停叫,月亮高照,大人小孩嘎嘎笑。老人一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给人们留下意犹未尽的念想。

月到中秋话嫦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当月明星稀、阖家团圆的中秋之夜,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便不由地想起美丽的月亮、勤奋的玉兔、寂寞的嫦娥仙子……

听说嫦娥在人间的时候,是射掉9个太阳的神射手后羿的妻子。那还是尧帝时期,后羿到山中狩猎,看到一只天狼正呲牙咧嘴地向一位美丽的女子扑过去,后羿张弓搭箭,一箭射死天狼。被救的美丽女子就是嫦娥,嫦娥与后羿一见钟情,两个人便让月桂树为媒,结为夫妻。

不知什么时候,天上出现了10个太阳,把大地快烤焦了,森林燃起了熊熊大火,后羿决心为民除害。他爬过了99座高山,趟过了99条大河,穿过了99个峡谷,终于来到了太阳栖息的地方——东海。后羿张开了万斤弓弩,搭上千斤利箭,一口气射掉了9个太阳,只留下扶桑树梢上那个最小的太阳,从此,人们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有一次,后羿到昆仑山访友,偶遇从这里经过的王母娘娘很欣赏后羿,赐给后羿一包不死药。后羿舍不得撇下嫦娥,回来后就把不死药交给嫦娥收藏。

不曾想,后羿的徒弟蓬蒙起了坏心。他趁后羿外出打猎的机会,闯入内室,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怎肯辜负后羿的托付,更不肯把不死药交到小人手里,情急之下,她把不死药一口吞下,即刻身子变得无比轻盈,向天上飞去。嫦娥牵挂后羿,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据说,我们现在吃的月饼,最初是嫦娥用面粉团做成的圆饼。后来人们思念嫦娥,往圆饼里包进各种馅料,成了今天的月饼,而人们为嫦娥祈福的日子,发展成了今天的中秋节。当然,这只是有关嫦娥奔月的众多神话传说中的一种。

我还听说,明清时期人们过中秋节,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祭拜月亮。清代俗谚“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周作人在《中秋的月亮》中说,明清江南中秋供奉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可见,祭拜月亮已经成为明清时期重要的中秋习俗。

中秋夜月明。中秋节,在庭院中一家人举杯庆丰收,共饮团圆酒,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哲学家康德说过:“在这世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品德。”而我更感到震撼的是,家乡空中那枚给我带来希冀和梦想的月亮,她让我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