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廷河的头像

赵廷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3/30
分享

村边的方塘

提起村边的方塘,那里有着我太多的记忆。方塘地处峡山水库高密灌区的阚家镇吴家营村,那可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的梦想从这里起航。这个小村于2020年1月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村西是一条上世纪60年代人工开挖的主干渠道,村前四支路两侧分别有一人多深的引水沟渠。村的四周田野里有不同年代开挖的水库、湾塘,如北水库、吉林湾、场前湾、一斗路西方塘、一斗路东方塘、河南方塘等。因为我家住在村前,所以对地处村东南方向的四支路南、一斗路西的这座方塘情有独钟。

这座占地近3亩的方塘是哪年哪月挖的,无从考究。只记得童年时期,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为了做到既蓄水又安全,北半部分挖得较潜,南半部分挖得较深。村里好心的男人在北崖水边上,摆放了几块平整的石头,让家里女人与邻居妇女三五成群、结伴来塘边洗衣裳;男人上坡收工后则拿起镰刀割些青草装满草筐,然后挎到北崖水边的浅水处清洗;这时,放了学的孩童就会提着笊篱,来到大人洗草的水边捞小鱼。

因为这座方塘,我曾经受到过老师的严厉批评。那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夏天的一个周日,我与几个小伙伴挎着草筐到田野沟边割兔草。烈日将我们的小脸蛋晒得黑里透红,加上玩耍打闹,浑身躺汗沾满了泥土。当我们挎着草筐走到方塘边时,发现有几位高年级的同学正在北边的水里打“嘭嘭”。有位小伙伴说:“咱们也过去洗个澡吧!”这时,我们早已把老师不准私自下湾的训律抛之脑后,便不约而同地脱掉裤头、背心,像鲤鱼似的跳到水里去打“嘭嘭”。大家在水里嘻嘻闹闹、有说有笑。第二天上学,不知是谁向老师报告了我们私自下湾的消息,结果我们一同下湾的6位同学被老师罚站,并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分别作了书面检讨,从此,我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这座方塘,我也曾受到过老师的表扬。那是一个秋收秋种的季节,天气干旱,方塘里水位下降,北边浅水处的淤泥已经裸露出来。一些小鱼因无水而成为气候干旱的牺牲品。不少小伙伴们脱了鞋,赤脚挽着裤腿用双手在淤泥里捉泥鳅。半天下来,有的小伙伴竟能捉到十几条呢!天快黑了,小伙伴们陆续“凯旋”回家。我到水边洗完身上的淤泥后,正穿鞋时,忽然发现塘边的草丛中有一双黑色的小松紧鞋,不知是谁忘了穿。我想,这位小伙伴丢了鞋,怕是要回家挨揍了。既然暂时找不到它的主人,那就先拿回家去吧。回家后,母亲见我一手提着泥鳅,一手提着一双小鞋,就问我这是怎么一回事?我如实告诉了母亲。母亲不容分说,就让我挨个到小伙伴家中去打听查找,最后终于找到离我们家较远的一位小伙伴,便将捡到的鞋子还给了人家。第二天,这位同学家长到学校找老师反映我拾金不昧的事后,上了黑板报,我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表扬。

1981年冬,村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大大增产,家家户户都吃上了白面。有条件的户还砸了旧房建新房。1983年春,因为天气干早,峡山水库水位下降,没有放水,田里庄稼浇水成了大问题。方塘四周的农户就用喷灌机从方塘里抽水浇地。方塘因为多台喷灌机同时抽水,所以经常被抽干见底。没有办法,村“两委”就大抓农田水利建设,组织全村党员干部群众齐动手,有计划地实施湾塘开挖、清淤、整修。村前一斗路西这座方塘,被列为首要计划。一个春天下来,方塘在全面清淤的基础上,北半部分被整体下挖了七八米深,泉水涌流。挖出的黄板岩土石,都堆成了小山。村“两委”干部一是安排将土石运到四支路上去垫路;二是动员盖房户自己选取方塘石料打墙垫院。这对我们家来说,可谓雪中送炭。那时,我正上高一,学校放署假后,我就用小铁车向家里推石料。这样,一来可以选取成方成块的硬石块垒院墙;二来可以将细小零碎的黄板岩土石放在松软泥土的院子里垫高硬化。一个假期下来,我家东院墙打好了,庭院垫高了,下雨天也不再积水了。到了秋天,下了几场透雨,四间屋的庭院里不再泥泞沾鞋,走在上面感到硬实了,我的心气也顺畅了。

新修的方塘蓄水能力扩大了一倍。塘底泉眼又多又旺。有2台喷灌机并排连续抽水一天也不见抽干。到了小麦灌浆急需用水时,上级协调调度峡山水库放了10天的水,使我村地下水位得到了有效补充,方塘里也都蓄满了水。麦收过后,我家砸旧房拆卸下来的5个木制窗户,父亲打算清洗干净再继续使用,遂安排我和13岁的弟弟用小车推着这5个木窗到方塘边去清洗。因为天气炎热,我与小弟俩分别在塘边洗衣服的浅水处,用刷子清洗。我将5个木窗全都放在水中浸泡着,木窗在水面浮动。我穿着短裤站在齐腰深的水中一边清洗,一边教小弟在浅水处抱着木窗学游泳。当有木窗漂到较远的深水处时,我就一个猛子扎过去,将木窗推到岸边。小弟则放下手中的木窗,去抢我推到岸边的木窗,然后抱住木窗打“嘭嘭”。我上到岸边后,突然觉得内急,就跑到东边的玉米地去方便,回来发现小弟不见了,只见窗户在水面漂动着。我急忙到近前一看并脱口道:“不好!小弟溺水了!”他的头浸在水里面,两只手紧抓着窗户不动,嘴里还冒着水泡,乌黑的头发在水中像毛刷一样漂动。心想,这可是我的亲弟弟呀,一母同胞,由于我的一时疏忽大意,若发生什么意外,亲弟弟的命没了,将会酿成大祸;若不赶快抢救,将会给我们的家庭带来巨大灾难!于是,我急忙大喊:“救命啊!”我伸手将窗子拖到眼前,随之将小弟也拖到了岸上,这时,他浑身软绵绵的。我突然想起老师教我们溺水的急救方法,赶紧将他的头朝下倒立起来,用力提溜着他的双脚,弟弟肚子里的水随口呕吐了出来,接着打了两个喷嚏,苏醒了过来。这时,一位在坡里干活的大叔气喘吁吁地奔了过来,一看人没事,就数落我:“你这个当哥哥的太不负责任了,以后可要千万小心,再也不能发生这样的事情了!”我泪眼婆娑深感自责地说:“大叔,我错了,以后我注意多加小心,照顾好小弟。”后来一想,幸好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救了弟弟的一条命!这个教训对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

站在大哥家墙上挂满玉米的庭院,我想应该感谢这座方塘里清水的付出。大哥的人口地就在这座方塘的南边和东边。前些年,侄儿上学、侄女还没有结婚,种地多是为了卖些粮食换钱供侄儿上学,亦或是多养几头猪,多攒些钱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大哥种有6亩多地,全都在这座方塘边。大哥家每年收的玉米、小麦,让他这个靠种地养家的农户的小日子,也逐步过得殷实起来。加上侄儿工作后,每年都往家里寄些钱来,使大哥一家脱了贫,奔上了小康。

方塘西崖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棚。大棚下生长着绿油油的芹菜、黄瓜、西兰花、韮菜、西红柿、茄子等新鲜翠嫩的各种反季节蔬菜。菜地北头有两间园屋子。菜园的主人是我村一位60多岁的大叔,我称他为“杠叔”。种菜是杠叔的拿手活,屈指算来,自90年代初至今,种大棚菜已有30年了。种菜不仅让杠叔翻盖起了四间宽敞明亮的正屋、南屋,置办上了农用四轮车,还有了一定积蓄,小日子过得特滋润。我在与他的攀谈过程中,回想起90年代末,我在这个镇上工作时,领导看中了杠叔种植大棚菜的技术,动员他到镇上的农业大棚种植示范基地去种大棚菜,还答应为他提供场地、减免三年承包费等优惠政策,目的是让他示范带动全镇更多老百姓走上大棚种植共同致富的新路子。他居然不为所动,婉然谢绝。他还说:“我在俺村种好了菜,方便了老少爷们,他们愿学就学,愿种就种,我无条件教会,不也是走共同致富的路子吗?”我想,他说的也不无道理。村后种大棚菜的兆新大哥就是最早受益于杠叔而踏上大棚种植这条致富路的。这不仅让我想起周寿鸿的那篇散文《临水而居》:“临水而居,是一种诗意的生存,人类的本心因水而栖憩。”由此,我便找到了杠叔临方塘而居,种大棚菜受益的真正内涵,原来他是真的不愿离开这座水满丰沛的大方塘呀。

今年回家过年,我特意在老家多住了几日。吃过早饭后,我一个人来到这座方塘边,去感受塘冰凝霜花,阵阵寒风吹。去看阳光洒满塘,最扶农人心。这会儿,我看到满塘的水面,结了一层冰,就像一面大镜子在太阳的映射下闪着耀眼的光华。我还看到路边的杨树上有一个大喜鹊窝,一对喜鹊在欢快的对吟交流,像是在对我说:“欢迎你!欢迎你!”这不免让我心生快意,连呼吸都变得畅快起来。抬头远望,湛蓝的天空上,白云悠悠,从容淡定。我想,难道是这对喜鹊的叫声唤住了天上的白云?

“杨柳逢春绿满枝,婆娑身影照塘池。”(《池塘小景》荣居天中)年已过,春又至。大地解冻,冰雪消融。杨柳发芽,麦苗返青。面对这丰盈的方塘之水,我的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激和深深的爱。

我心中最美的方塘呀,你蕴蓄的生命之水,就像人体的血脉一样,长久滋润着丰茂的大地,让种子在这片土地上萌芽,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满塘的清水呀,今年又将会给农人们带来丰收的希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