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晓舟的头像

赵晓舟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8/05
分享

关中名镇,秦渡镇溯源

故乡是每个游子魂牵梦萦的心灵之地,那儿留有许多挥之不去的美好回忆。唐代诗人王维诗曰:“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我的故乡在秦镇,她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

秦镇,全称叫秦渡镇,也叫秦渡津或津,是陕西关中闻名遐迩的历史名镇,史有“周丰宫”之称,曾是西周的沣都,毗邻长安八水之一的沣河。东与长安隔河相望,西与鄠邑唇齿相连,南依秦岭,北眺渭水。周边方圆十余里,有草堂寺、灵感寺、梁家桥、广济桥、禹王庙、浮托宫、平等寺等名胜古迹。镇内曾有九楼十三堡以及南西北五个城门和用黄土夯的城墙,城外有护城河,西门城河之上曾耸立着一座青石牌,古朴庄严,蔚为壮观。

关于沣河,《诗经》记载:“沣水东注,维禹之绩”。东汉经学家郑玄在他所著的《毛诗笺》中注解说:“昔尧时洪水。而沣水亦泛滥为害,禹治之,使之入渭,且东注于(黄)河,禹之功也。”可见大禹也曾治理过沣河,足见此地历史之久远。

据《古今图书集成》载,“秦渡即古丰地,沣水之西岸,丰旧城在焉”,周文王伐崇后建都于此。后秦弘始三年(401),皇帝姚兴及文武百官由京城(汉城)赴草堂寺听取鸠摩罗什讲经,在此设立渡口,称其为秦渡,至今 1600 余年,是历朝历代繁华的交通商贾重镇。晚唐名将高骈寄李遂良诗云:“吟社客归秦渡晚,醉乡渔去渼陂晴。”可见唐时古渡仍在,且两岸待渡沣水之人很多。宋人宋敏求《长安志》中有“秦渡镇”名,1986年新编的《户县誌》记载,明代宣德元年(1426)前后,秦渡正式命名为秦渡镇。现有的遗迹中,唯有南城门楼和西街丁字口老赵家的高房等依然在无声的诉说着岁月的久远和沧桑,成为该镇仅存不多的古迹而远近闻名。

悠久的历史文化、地处大都市西安近郊的区域优势,使秦渡镇在解放后曾经辉煌至极,文革中饱受磨难,改革开放又迎机遇,1995年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西安市综合改革试点镇;2004 年又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镇。秦镇基础设施完善,镇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2018年被西安高新区托管,2019年3月28日正式揭牌成为秦渡街道。

我生于此、长于此,在过去六十余年里,目睹了秦镇发展,见证了秦镇变迁,亲历了秦镇兴衰。心中留下诸多不了之情,时常伴有不吐不快之感。

昔日辉煌之九楼十三堡

昔日之秦镇,辉煌之处首先要数镇内的九楼十三堡。清以前,秦渡虽然有镇这个实体,却没有城墙来保护。康熙四十五年至四十七年(1706~1708),当时的县令下令在秦渡镇筑起城墙,一则为了防御沣河水灾,二则为了防御土匪侵扰。期间修修停停,到光绪年间,秦渡镇的城墙最终修补完毕。土城墙高近5米,开有五座城门,并修有城门楼子,因东城墙毗邻沣河,没有开东城门,其它五门分别是:西城门楼门楣题字“丰京盛地”,门外还有民国冯玉祥西安解围“青石碑”,现有宋元时期全真七子修炼的“志道观”(四师堂);北城门楼门楣题字“襟带镐京”,门外原有西周“枯骨冢”;洪南门楼门楣题字“沣水凝辉”;土南门楼门楣题字“千岩竞秀”、大南门楼门楣题字“终南佳胜”。城墙以内,有南、北、西三条商业大街,全部用石板铺地,四周分布着“九楼十三堡”,九楼分别是:“日月楼、药王楼、孤魂楼、花楼、土地楼、无量楼、玉皇楼、火神楼、腊八楼”。十三堡分别是:单家堡、孙家堡;楼北堡;薛家堡、高家堡;连城堡、楼西堡;壕六堡、寺里堡、中兴堡、通城堡、陆家堡;楼南堡。

在镇内,商业铺房顺着南北西三条大街的走向依次排列,居民的房屋则多位于背街偏巷。由于秦镇东临沣河,所以,四周的城墙用以抗洪,镇内还修有若干涝池,长满荷花;外围的城壕则用作排水防涝。秦渡古镇城内面积约有1.5平方公里。如今,走进秦渡镇一些老旧的街边小店,还能看到墙上悬挂着泛黄的“秦渡镇九楼图”,可见九楼曾经在秦渡人心中的位置。然而,时过境迁,曾经的九楼如今已无一座存留,不能不叫人遗憾。除了有名的“九楼十三堡”外,秦渡古镇里还曾有道观、寺庙十几处,甚至还有一座基督教堂,戏楼竟有三座之多。然而这些古迹,现在基本上已不复存在,只有明代嘉靖年间修建、清乾隆年间重修的关帝庙大殿仍然保留着,就是现在的极乐寺,最早始建于元朝,明清时期翻修,后来改为佛寺。虽然庙里的大部分建筑都已被拆毁,不过气势最宏伟的大殿却保留了下来,大殿一旁破损的石碑上,还能依稀辨认出庙宇曾经的格局,这里曾经的规模不小。除了这座建筑精巧的庙宇,秦渡镇曾经宏伟的古建筑今多已荡然无存。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历次“运动”,古镇惨遭厄运,三条大街上的清式建筑陆续被拆除,古建楼庙被破掉,最雄伟壮观的药王楼被毁,十六条通天明柱被肢解成板。现存的南街老式房屋也是破败不堪,摇摇欲坠。

闻名遐迩之秦渡镇八景

秦镇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繁荣的商贸,让古镇在很长的时间内辉煌无比,再加上沣河秀丽景色,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秦渡八景”:即:文王灵台三千年,姑姑冢上望家园,西门外边丹阳井,张飞钢鞭除水患,城南石桥梅花艳,北石桥上青竹显,阴阳河绕城东边,拦河坝上银水灿。也有人这样描述八景:丹阳井在志道观,文王灵台周朝建;城北有个枯骨冢,广济大桥通长安;阴阳河水分明显,南河石桥梅花绽;镇内九楼十三堡,明代疆域是城垣。如今这些景致基本消失了,剩下南门尚存,是九十年代初在原有旧城楼上新修的,虽然城砖是新补,门洞上的清代铁质铆钉以及门洞内门栓遗迹等,依稀透露出城门久远气息,成为重要历史古迹,算是给古镇带来了一丝重回昔日的希望吧。

在我的印象中,秦镇最美之处当属沣水夕照,渔舟晚钓;最热闹的地方是城隍庙会、古楼唱戏。六七十年代,每逢春夏秋三季,秦镇北门外广济桥西岸,一到傍晚,很多扁舟便荡漾碧水之中,矫健的鱼鹰、迅捷的鱼儿、黝黑的渔夫、碧绿的江水、两岸的绿树芦苇,构成了一幅完美动人的和谐画卷。此时,只见鱼鹰立于船舷跃跃欲试,一出捕鱼好戏即将上演。随着“牧鹰人”(渔人)一声令下,数只鱼鹰便一头扎进水里,仅一会儿功夫,鱼鹰钻出水面,嘴里叼着鱼。眼疾手快的“牧鹰人”迅速从鱼鹰嘴里把鱼取出扔进舱里,再顺手拿出一条小鱼填进鱼鹰嘴里,用手将鱼鹰脖子上的项圈解开(捕鱼时,鱼鹰的脖子上,通常套有一根麻织的细绳子,以防它私吞大鱼),小鱼便进了其胃中……经过几个小时的劳作,船舱里逐渐堆积起大大小小的鱼,鱼鹰疲倦了,渔夫就唤回鱼鹰驾船返航,把船停泊到栖息地,用早已准备好的小鱼犒劳辛苦工作的鱼鹰,这时,饥肠辘辘的鱼鹰闻到了鱼味,都争先恐后地围在他身边抢夺食物。这些景象自七十年代中后期就慢慢消失了。

秦镇的城隍庙是古镇最热闹之处,它的对面是秦镇最居中的古戏楼,平时除了逢年过节,秦镇还有农历四月初八和八月初六两个庙会,但凡农闲或逢集过节赶庙会,方圆百十里的乡邻和客商便蜂拥而至,撑起大帐篷、小帐篷,摆满各类商品,日用百货琳琅满目,吃穿用品应有尽有。当年的繁荣盛况远超县城,名震关中,让秦镇人美极数年、倍感自豪。可惜光景不待人,逝者如斯夫。

连接毗邻八乡之集贸市场

明清时期,关中有四大古镇号称“万人集”,分别是周至县“终南镇”,长安县“引镇”,咸宁县“灞桥镇”,户县“秦渡镇”。

秦渡古镇有三条商业大街,呈“丁”字形,商铺都建在这三条大街上,民居分布在十三个堡子里。作为户县的大型自然镇之一,秦渡镇自古就市面繁荣,交易广泛,这里商贾云集,各地杂货、土产山货、粮棉肉油的集贸交易甚至比户县县城还要兴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商贸体系。当年这里货产丰富,聚集了南来北往很多商户,粮食店有三盛合、同义成等十二家,杂货店有二十多家,药铺十二家,还有酒馆烟馆,十五行手工作坊等。据有关史料记载,民国十七年统计秦渡注册商号已达一百五十户。来往客商多为山西、河南、四川、甘肃人,成为京广杂货、土产山货、粮食、棉油的集散地,旧时街道上铁匠铺、杂货铺、肉铺、药铺、秤铺、酒肆饭馆等各种大小商铺栉次鳞,店铺、摊点日夜繁忙,肉市、菜市更是热闹非凡。每天拂晓开市,到晚上八九点钟仍迟迟不散。除了贸易活动的火热,镇子里更是热闹非凡,卖艺、杂耍、相命、说书、唱戏、博彩等各项民间活动齐聚镇里。清末民初,户县的商业行当有21行,秦镇就有16行。临解放时这里有当铺、药铺、京货铺、杂货铺、盐店、染坊、皮坊、铁瓷店、木匠铺、银匠铺、黄酒坊、熟食店等200家,从业人员达1000 多人。

解放后,秦镇成了户县、长安山货土特产及粮棉的重要集散地。每逢集日,特别是腊月时光,街道上人山人海, 赶集者达上万人,就连北门外河滩上也挤满了人群,黑压压一片。秦镇的老街古色古香,给人以极大的吸引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有《冼星海》《聊斋》《沣河绕过小长安》等影视剧在这里拍摄,冯巩、李琦等明星大腕曾在此留下了足迹。很多明星当年曾就住我家,吃在我家,至今南街街道墙上拍电影时留下的标语还依稀可见。

令人垂涎欲滴之名点小吃

秦镇的名小吃很多,黄酒、水煎包子、辣子养血、小糖糕、摆汤面,最有名的当属大米面皮子。关中流传着一句俗语:“乾州锅盔岐山面,秦镇的凉皮子绕长安。”说起秦镇的凉皮,至今流传着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秦始皇时期,秦镇周围有稻田十余万亩,当地农民交纳皇粮以稻谷为主。可有一年天遇大旱,水田干枯,长出的稻谷秕穗太多,百姓们不敢将此粮交纳,怕犯了欺君之罪。正在大家为难之际,一个叫李十二的人心生一计,他把这种稻谷的米碾成米面,蒸成皮子,决定用此作为礼品贡奉皇帝,以减免粮税。李十二带着米面皮子,来到咸阳,向皇帝诉说当年歉收的情景。当秦始皇吃过皮子,觉得味道可口,龙颜大悦,遂让李十二再蒸几张皮子供他食用。结果秦镇的米面皮子不仅成了皇家贡品,还免了当年的赋税。后来,李十二在有一年的正月二十三去世,秦镇一带的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到这一天都要蒸皮子,形成了 一个自发的民间“凉皮节”,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秦镇的凉皮以筋、薄、细、穰为特点,且做工精细,色白如雪,光润似脂,调味考究,尤以辣子油最为让人发馋,再配以作料、绿豆芽、香醋等,红绿白黄各色齐全,吃在嘴里,香在心里,绵韧可口,回味无穷。如今,秦镇的凉皮已成为一个金牌产业,被列入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于秦始皇是否真的吃过秦镇的大米面皮,正史里没有记载,野史中也未见收录,而秦渡镇的人们仍津津乐道这样的传说:李十二是秦镇大米面皮子的鼻祖。

迄今不能忘却之人文历史

秦镇有一个简称,叫做“津”,而真正了解其意的人为数不多。古语中“津”是渡口的意思,所以秦渡镇也被叫“秦渡津”,简称“津”。“津梁”也被称作桥梁,相传鸠摩罗什过沣河到秦镇并不是坐船摆渡而来,而是从桥上过来,因为沣河此地曾建有一座浮桥。秦镇沣河上真正的第一座木桥,见于文字记载的年代为唐朝。沣河是长安和户县的分界。唐玄宗天宝年间皇帝派太监卢广特意在沣河监修木桥一座,连接秦镇,也就是后来的广济桥,此桥最后毁于沣河洪水。明朝万历24年,户县知县王九皋捐俸银50两为倡导,向民募集重修沣河桥,得到盐商李良贵赞助百金并任监工,修筑木柱百孔桥。桥高3丈,宽2丈,长约一里,行人宽敞,车驶安全。王九皋撰碑记,命名为“三秦广济桥”,当时的集市就在广济桥头,桥头有(《明邑令王九皋秦渡镇沣水广济桥记》,桥的对面就是长安的“北张镇”,也就是现在的北张村。广济桥屡修屡毁,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彻底毁坏,后长安县史鱼寨乡贤赵恒斌募资,于原木桥之南修起石板桥。石桥墩72个,桥墩上架石板两道,宽约2尺,长约60丈,高不过丈。民国初年长安县人对道光年间修建的广济桥又进行重修,捐增石板加宽桥面,桥面遂增铺为三道石板,宽度增至约3尺,此桥一直延用至解放后,后毁于洪水,今遗迹尚存。

广济桥下,流淌着一条从远古而来的河——沣河,被秦镇人誉为自己的母亲河。河水从秦岭数个峪口流出汇入沣河,有太平河、高冠峪河、沣峪河、潏河、石砭峪河、大小峪河等,汇合后壮大了沣河的水势,给沣河中下游带来了平坦的土地和丰足的水量。

沣河两岸,精华沃土,沣河水资源的利用自古就有,明朝时期曾在沣河上开挖李兆渠、张王渠、严家渠三条灌溉大渠。至民国时期,大多淤塞,不能使用。上世纪40年代,杨虎城请回全国著名的水利专家蒲城县的李仪祉先生回陕兴修水利,其中就有沣惠渠。沣惠渠位于沣河、潏河会合口下,从沣河东岸引水,可灌溉长安县沣惠、北张、细柳、义井、镐京等乡农田1.7万亩,今日依然发挥不小作用。为了纪念李仪祉先生,沣惠渠渠首北侧这个人工湖特意命名为“仪祉湖”。近两年,政府又重修沣河拦水大坝,将总长133米、原1.5米高的水坝增加至6 米,使蓄水面积达到80亩。每到春季,河岸上杨柳依依,河水碧波荡漾,溢水坝的飞瀑,远处取水闸建筑的倒影,形成秦镇一道美丽的风景。

后记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近日,我沿西户公路驱车南下,回到故里看望老父亲,期间又一次来到沣惠渠首驻足远眺,但见沣河水静静地淌着,水面上倒映着秦岭巍峨的身影,河边有不少人在持竿垂钓,显得是那样悠然自在。遥想当年大禹来此治水,李仪祉先生在此修渠,我与同学在此戏水,探幽之情,怀故之心,顿时油然而生、浮想联翩。

秦渡古镇,关中民居的活化石。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现在已经面目全非。近年来,众多有识之士呼吁,尽快保护和开发秦渡镇。秦镇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街区和文化遗存,而且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王雄文、王非两位先生曾撰文强调,应落实《西安宣言》精神,切实保护好这一古镇文化遗存。学习外地经验,吸引外来资金,进行整体改造包装,把秦镇建成极具魅力的旅游名镇。他们希望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并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同时也希望有远见、有实力的企业家、开发商来秦镇投资建设,恢复古镇建筑风貌,重振当年商贸辉煌。充分挖掘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形成观光胜地。如在80亩水面上设游艇、游船,建钓鱼台、观览车等,在河堤外修仿古建筑,建设度假村,引入沣河活水,建游泳场、水上乐园,然后将水引入城内,改善环境。还可在大桥以北建橡胶坝,使秦镇成为水城,再现当年渡口之景象。

秦渡古镇的保护、开发、利用,具有极为广阔的前景。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西安的卫星镇。当务之急是,对古镇实行新旧分治,对老街进行规划设计,重新修建城墙,整治临街门店,恢复九楼十三堡,在街道上修建水渠,铺设下水管,杜绝污染,让水为古镇增色。另外,重铺石板街,再现石板桥。总之,不能让秦镇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要通过多方努力,使秦镇成为一个传统古镇风韵犹存、河滨风光景色宜人、历史文化气氛浓厚的旅游名镇。如果秦渡镇保护开发的计划得以实现,它可以纳入大西安旅游圈内,人们游完西安之后,可直奔秦镇,在这里看户县农民画,赏古镇风情,品秦镇明点,购当地特产,观沣河美景。在旅游线路上,还可与草堂寺、太平公园、高冠瀑布、平等寺等景点连成一线,让人们尽享古镇之清幽、山光水色之美妙,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