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人生更加美丽
赵新平
读书,一个让人心生温暖的字眼。往往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拧亮台灯,橘黄色的光柔和婉约,看一眼便心静了,外面的世界离你远去,轻轻的翻开书本,淡淡的熟悉的书香随着手指翻动书页的瞬间悄悄地扑鼻而来,一缕缕一丝丝,早已令人心旷神怡。这样的境界很安谧,恬美,但我想,只要是真的想读书,在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任何时间都是美好的,因为,从小到大,书本里一直安放着我们的理想,不断地为我们展现着一个高尚、优雅,使我们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并相信自己的完美世界。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被分配到高寒阴湿的偏僻小山村教书,偶尔停电,饮水限量,冬天的夜晚穿上棉衣棉裤还冻得睡不着,两三个同事挤在一起朗诵诗文讲故事,充实又刺激,平时除了小葱白菜土豆基本没有多余的蔬菜,几个年轻人搭伙儿在煤油炉上做饭,却天天开心快乐,闲暇之余,家在本地的同事都回家了,我们两三个外地人就是备课、看书学习、练毛笔字。还记得学校里那个宽阔平整的长方形小操场,就在宿舍旁,因为高出宿舍地基近一米的缘故,整个校园里就它显眼,那里特别的干净,瓷实的黄土地面光洁,四周是翠绿的杨树围边儿,远远望去简直就是一间绿色环保的大书房,白天,温暖安静,夜晚时分,鲜亮的它又像一页摊开的书本,我们都喜欢把椅子搬到操场上看书。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那么快乐,因为我们年轻,爱读书,还有书读。
大家比赛似的读书,一本本交换,找人借,从城里的邮局征订、邮购,有时书报到了,但已被磨损的像旧得一样,抱在怀里新鲜如初;遇到时间宽余,而书又令人不忍释手的时候,就抄书。一本1990年8月版的读者丛书《爱的故事》,一本《简·爱》,一本《泰戈尔诗选》硬是抄了一遍,工工整整的字迹,是备课用的教案本,几本几本的钉在一起,沉甸甸的,什么时候翻看都好喜欢,再怎么搬家,我都好好地保存,舍不得胡丢。最是那抄写的过程,或安静,或是课间孩子们嬉戏的时候,心里充盈着满足,欣赏,被一首首充满哲理的小诗被一个个爱的故事激动,陶醉,感召,被滋润心田的爱的暖流一次次拥抱,握笔前行,爱的故事延伸,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连自己都开始佩服自己了。通过读书,世界在我的眼里变得越来越宽广,我懂得了人性永远是向善向美的,即使挫折也是狭小的障碍,跨过去就是欢乐的地带。那个时侯,大家很爱学习,尤其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不过早谈恋爱,也不比吃比穿,都在心里暗暗地较着劲儿,看谁读的书多,看谁工作成绩突出,看谁又拿先进了。书本,像三餐饭食,每一天都离不开。
后来,工作不断转换角色,离开乡村小学也越来越远,但读书的习惯已经养成,改不了了。随着年龄的渐长,慢慢的,自己对读书有了更深的理解。书本给人智慧,使人勇敢,更让人温暖。一个人的一生很漫长,没有几个人是口衔金汤勺出生的宠儿,衣食住行都不算重要,身体不挨饿不受冻不被伤害就好,重要的是要有为人处事的思想,思想决定了你对待世界、经营人生的眼光和行动,勇气、敏锐和方向,三者缺一不可,有了它们,在茫茫大千世界里,我们不是最好,却是更好的一员,卑微渐离,自信增加,自己的人生自己亲手铸造,梦想就在彼岸闪烁万丈光芒,哪管春霜秋露再次纷纷。
进入二十一世纪,一切都在加速,高科技飞速发展,网络大量普及,现代传媒带来的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许多人彻夜沉浸网络,哪怕读书,而我觉得读书,中国人的骨子里最喜欢最好的还是手捧在怀,暖暖的阳光照着,一把竹椅搬到树下,一壶茶,一本书,一个小小的晌午,四处通畅,空气清爽,在你的周围来回的偷偷流动,多么惬意,自在;或者傍晚散步归来,点开舒缓的轻音乐,书桌,床头上随便拿起一本,都是自己喜爱的书本,常常在情不自禁中深读下去,夜,一点点浓密,读书的氛围在夜的黑暗中慢慢变得香甜变得深邃,每一个细节更加真实,就是安静的读书,仔细的体味书中的道理。活着,多么简单,健康,和顺其自然啊!
忽然有一日,读到《韩诗外传》里有说,春秋时,鲁国一个叫闵子骞的人,仰慕孔子才学,拜孔子为师。开始时他脸色蜡黄干枯,后来竟然变得红润了。孔子问其原因,闵子骞说:“我生活在偏僻的乡下,到老师门下学习做人与治国的道理,心里十分高兴。但看到达官贵人坐在华丽的车上,前后龙旗飘舞,又很羡慕。两种情形时常在我的脑子里打架,因而寝食不安,脸色干枯。现在我受老师的教化,精读做人与治国之书,懂得的道理日益增多,能辨别是非美丑了,那些‘龙旗’之类的东西再也不能动我心,因而心情平和,脸色也就红润起来了。”闵子骞把自己的健康红润归功于读书明理,这实在该让现代人惊喜万分啊!是女性,优雅的气质暂不提,首先想到的是可以让人美容,免得花太多的冤枉钱去买假冒伪劣的高档化妆品残害桃花粉面;倘若是男性,让人更加睿智不说,还增添了自己的大气和胸襟。看来,任何时候读书对男人女人都是获益匪浅。你想想,一个平时小小的举动,在日积月累的习惯里,让你的内心开始纯净,并积极向上,没有了不必要的浮躁与烦恼,没有了过多的贪婪和欲望,那你一定是健康的,开心的,快乐的人一定精神焕发,满怀信心。这似乎告诉我们,一个执著于快乐的人,必然有超脱之道,越是执著,就越超脱,那就只有读书。“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而面容红润可爱,必是快乐读书的结果。
同事的爱人经常教导孩子好好读书学习,并拿自己为例,说自己能从深山里走出来,就是靠了用功读书,是读书让一个贫穷家庭的农家子弟从一亩半自留地里站直了身体,走向外面的世界,从此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人近中年,实在能从这些话里体味父母望子成龙的希冀以及自己曾经怎样努力的青春回忆。读书的人命如土如铁,即使风雨也不能摧折,反而更加强大。同出一辙,欧洲犹太民族往往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会让他们舔舐涂了蜂蜜的书籍,告诉孩子书籍会带给人幸福美妙的生活。
自然的阳光,空气和大地给了你鲜活的生命个体,但读书可以让你的五脏六腑都变得通透,可以让你的目光脱离迷惘和空洞,让你的灵魂始终坚守信念,你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每一寸土地,每一米阳光都属于紧紧拥抱知识、信仰和生活的人。
居高声自远。你要做依附的柔藤还是参天的大树?痴想温室的安逸还是风雨里的锤炼?你愿意一辈子如泥蛙蜗居枯井,孤陋寡闻,还是成为蓝天上飞翔的小鸟,活出人的丰盛美好?一切,都取决于你的选择,人生的更加美丽,来自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