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新平的头像

赵新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5/18
分享

周尚仁老人的长征情结

赵新平

在甘肃陇南宕昌县哈达铺镇上街,有一位93岁的老人叫周尚仁,老人生于1924年8月,是民国时期哈达铺第一个考上省城学校披红挂匾的人,毕业后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县工作过一段时间。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62军团解放岷县,周尚仁应招入伍,在教导队不足半月,被调到岷县县政府民政科工作。当时,宕昌尚属岷县管辖,9月,被调到刚成立的哈达铺区政府工作(当时哈达铺叫白龙)。1950年2月,哈达铺小学落成开学,缺乏教员,周尚仁又被调到小学担任教师,1961年冬,因患结核病被劝退职,只领到一本退职证和800多元退职金。多年来,老人靠经营祖传凉粉小吃作坊养家糊口。虽然老人一生命运多舛,却淡泊名利,豁达、乐观,酷爱书法,平时注重保养,作息非常有规律,因而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说话声音洪亮,只是年事已高,耳朵稍有点背。在哈达铺,周尚仁老人既是孺妇皆知的老寿星,更是一位响当当的名人。有两个原因,一个,老人鹤发童颜,老当益壮;另一个,老人是镇上目前唯一健在的长征时期见过红军的老人。

这几年,很多媒体和个人都慕名而来,到哈达铺寻访老人,想听一听有关长征的故事。只要说起长征的故事,老人立刻精神焕发,神采奕奕,滔滔不绝。当年红军到达哈达铺时,老人虚岁12了,对红军的活动情况,亲眼所见,大有记忆。老人说,红军没来之前,驻扎在哈达铺的是国民党的一个旅,旅长叫梁应魁,经常欺压鱼肉百姓,还召集群众开会进行反宣传,说红军是土匪,抓住百姓就分家产,还吃人、吃小孩,吓得有些人一听到什么风吹草动,就赶上骡马进山躲藏起来。后来,群众没见过吃人的红军,都不相信国民党的什么谣言了,也不再进山躲藏。

哈达铺,地域宽敞,耕地面积多,人口集中,物产丰富,借助“岷归——当归”药材,商铺云集,经济十分繁荣,最适宜部队修整,堪称“长征路上的加油站”。更重要的是,在哈达铺,党中央从一张国民党《大公报》上获得了有关于陕北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毛泽东最终作出了“到陕北去”的重大战略决策。

1935年9月17日,红军终于走出草地,进入甘肃地区。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攻克天险腊子口,驻守岷县的国民党鲁大昌把岷县城外居民房屋点着了,想以此阻挠红军进入岷县城。18日,红军过旋窝,乘胜占领大草滩,来到长征途中最为繁华的小镇——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全军人数已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不到8000人。21日上午10点半左右,一支红军部队浩浩荡荡地开进哈达铺。起初,群众以为是来了土匪,有的人胆子小,不敢出门。群众从来没有见过穿得破破烂烂的队伍,多数人很惊奇,跑到外面去看,红军每一个人肩上都搭着一个干粮袋,背着一个水壶,有的人脊背上还背着竹编斗笠和草帽,一个个面瘦肌黄,但人都很精神。红军排着整齐的队伍,与以往的土匪不一样,并没有胡乱放枪,也没有打人、抢东西,红军一到,马上开始往墙上刷标语、做宣传,消除群众顾虑,不住百姓的房子,也不拿群众的东西,语言和蔼,从容,群众不害怕了。通过宣传,群众才知道,这是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彪等领导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先头部队已于两天前就悄悄地抵达了这个甘肃小镇。

红军到达哈达铺以后,开了两次群众大会。第一次,对群众说:“我们是红军,你们不要怕我们,我们是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专门来解救受苦受难群众的。”红军队伍里有老有少,有的小红军也就十几岁,还是个娃娃,长途跋涉,跟上大人闹革命,群众心里很是关心,有的从家里拿来吃的喝的穿的送给红军。尤其女战士,更加吸引当地妇女的同情,观望。当地妇女都是小脚,看见大脚的红军女战士觉得很是稀罕,有的人干脆不相信女战士是女人,拉女战士到自己家里“验明正身”,发现和自己一样是女儿身后,问长问短,格外关爱,亲如一家。自从到达哈达铺后,红军便有了家的感觉。

红军官兵穿着一样,哨子一吹,说,走,进街走,好!军民手拉手,一起进街了。群众真心邀请红军到自己家中住宿、吃饭。红军战士们告诉群众,不,我们有纪律,不能打扰你们。空地,公用的地方,我们才能宿营。龙王庙(现纪念馆新馆的地方)、小学、子孙庙(下街三角路口)、关帝庙都住满了红军战士。有天夜里,外面下起了小雨,战士们都和衣睡在空的打麦场,或者院子里、屋檐下,群众心里过意不去,拿着被子、遮雨的东西给战士们送去,战士们不要,群众们一个个被感动了,跑回家里,用架子车拉了麦草,给战士们铺在身子底下当褥子,隔潮气。

老人回忆说,自己从小读私塾,爱学习,对街上发生的红军的事情特别感兴趣,每天都跟上红军战士们跑上跑下,看他们干事情。群众从刚开始听信谣言,怕红军,害怕红军是土匪,分家产、吃小孩,到看见又黑又瘦的红军让人同情,再到红军对群众的利益秋毫不犯,最后拥护爱戴红军,是一个逐渐由不好到好的变化过程。

哈达铺上街住着好些回族群众,为此,红军制定了我军第一个民族地区政策《回民地区守则》,守则颁布后,红军宣传队在民房墙壁上、道路旁书写了“保护回民、保护清真寺”、“对回番民族不压迫”、“抗日反蒋”等内容的宣传标语。这个民族政策的及时制定和红军以身作则的贯彻行动,赢得了当地回族及其他民族群众的热烈拥护,人们亲身体验了红军爱护穷人、尊重民族习惯、没有民族歧视的爱民政策,深受感动,很快消除了疑虑。经过接触了解,群众心里接纳了红军,对战士们非常热情,教大家做鞋子、缝制冬衣,还把自己的锅灶家具借给红军,帮着打水、做饭,南方的战士们不会做面食,妇女群众就手把手的给他们教怎样做馍馍、擀面条,吃的战士们嘴上流油,欢天喜地的。由于得到了给养和休整,红军在哈达铺顺利完成了整编,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作出了把北上抗日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历史性决策。

毛泽东,当时群众都不认识,穿的和战士们一样,看不出来他是一个当大官的人,个子高大,五官周正,还有英俊的高鼻梁。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其他人有的胡子拉碴的,毛主席的面容整洁,但头发比较长,都搭到耳朵后面了。

红军第二次开群众大会,大力宣传红军是打日本的队伍,是革命的队伍,是群众的队伍,专为解除群众压迫、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队伍。指定了热情帮助红军的2个人负责集中物资,一个是上街的朱喜娃,一个是下街的颜协曾(当时的邮政代办所所长),二人后来当选为上、下街苏维埃政府主席。

当时的义和昌药铺上面有一个大寺,下面有一个舞台,门上有一挺机枪立着。毛主席、张闻天就住在义和昌药铺后面院子里的3间房子里。1976年9月,毛主席的警卫员陈昌奉来哈达铺,找到了义和昌药铺,说自己曾和毛主席在药铺里面学着炕过油饼,吃不完就装进干粮袋里,后来,干粮袋都让油饼给油透了,油饼吃完了,闻一闻,还是香喷喷的。

红一方面军在哈达铺的关帝庙里开团以上干部会,朱喜娃、颜协曾给群众宣传动员,让群众去听会,好些群众都去了。关帝庙当时是四面敞开的,据说是清朝咸丰六年修建,有大殿、左右偏殿及过厅。身材高大的毛主席从正殿后面进入关帝庙会场,一起走的人大约有20几个,都一起拍手,掌声连绵不断。后来,毛主席讲话:“乡亲们,我们很感谢你们,给我们身上从里面到外面都换上了,上下都换上了新鞋,新服装,很感谢你们的支援。”

主席继续说:“原来的计划是在这里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现在,我们从报纸上看到了全国的形势,我们的决定改变了,我们要到陕北去。我相信所有的指战员们、战斗员们,在经过了两万多里的长征的洗礼和战火的考验之后,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将会以你们的勇敢无畏和丰富的战斗经验,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我们的目标——完成长征北上,打击日本侵略者。”

一听主席最后的话,红军战士和群众们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战士们的高兴是发自内心的。在哈达铺,每个战士领到了两块大洋,这些银元是被他们背着经过了雪山草地和老虎嘴似的腊子口保存下来的。毛主席在一次讲话中说:“大家要吃好。”在哈达铺,战士们确实吃得不错,只要5元钱就可以买1头大肥猪,2元钱买1只肥羊,1元钱买5只鸡,1毛钱买12个鸡蛋,5毛钱买1担蔬菜。食盐和面粉也得到了补充——红军没收了国民党区公所的一吨盐、6吨面粉,以及许多大米、小麦和小米。每个连队都杀猪宰羊,战士们每顿饭都三荤两素,比过年还吃得好。在战士们看来,这简直就是天堂。自从长征以来,他们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好的饭菜,一些战士饥饿太久,又把持不住,吃得太多,还撑坏了肚子。

第二天,早晨六点钟,这支红军队伍在毛主席和彭德怀等领导的率领下向北进发了,他们的目的地就是陕北。

有一名叫何秀英的女战士,由于生病拉痢疾,掉队了。当时,她和20多名女战士住在下街王阿婆家。王阿婆家有一个很大的四合院,早些年,阿婆的男人吃鸦片,出远门了就再没回来,王阿婆和一个女儿住在一起,对何秀英很照顾,请了上街的畅大夫给何秀英看病,慢慢地,何秀英病好了,想要追赶部队。王阿婆与邻居们凑足了盘缠,还烙了锅盔馍馍,送给何秀英上路。何秀英沿哈达铺——理川——闾井——天水——秦安这条线路走的。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红军部队过后,胡宗南部立刻封锁了陕甘东部,她走到天水就走不过去了,无奈之下,何秀英只得返回哈达铺。在何秀英心里,王阿婆是救命之人,就是她的亲人,而王阿婆也对何秀英很厚爱。后来,经王阿婆介绍,何秀英和常年租住在王阿婆家里的一个卖针线的四川男子结合了。1936年9月,红二、四方面军途经哈达铺,停留了一个多月,何秀英想继续跟着部队转移,却发现自己已怀有身孕。政治部的工作人员去何秀英家里了解情况,认为她当时的情况不宜再随部队转移。当时家人也极力挽留,最终何秀英抱憾放弃了行军,一直和老伴儿生活在哈达铺,他们的儿子,叫梁海娃。

只要说起长征中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周尚仁老人就停不下来。老人还激动地指着他家东边的老屋告诉我,里面曾经住过4名红军文工团女战士。如今,这栋木质的房子依然还在,只是显得很陈旧了。女兵们吃住在他家,经常帮忙挑水,跟着他的奶奶学做蚕豆凉粉,很喜欢吃。老人说,女兵们经常教他唱红军歌,那些歌曲他至今还清楚记得。说到这里,周尚仁唱了起来:“腊子口一举敌人亡,导师指向陕北去,陕北有我们好兄弟,携起手来先抗日……”

作为唯一一位当年红军进入哈达铺时的亲历者,现在的周尚仁老人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哈达铺红军历史的活字典”。

80多年过去了,当时红军唱过的歌,穿越历史的烽烟,从这位93岁高龄的老人口中唱出,依然旋律激昂,铿锵有力,把我带入了当年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再次领略历史的回响。采访时,周尚仁老人坐在挂满自己书法作品的屋里,显得格外自豪。作为一位耄耋老人,人生风雨中的许多往事都淡忘了,却在生生念念的记挂着红军,一辈子都在讲红军的故事,长征的故事永远说不尽,讲不完。我知道,在老人看来,一个个感人的哈达铺红军长征故事,不仅仅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更是一种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光大。长征万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