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榛莽丛林之中,总有一条通幽小路。在血腥的命案现场,总会露出希望的曙光。
——题记
引子
阚师。就是阚建军,云南省昭通市刑侦支队支队长。
阚师,是长期跟随阚建军摸爬滚打的刑警支队的弟兄们对他的俗称。
刑警支队的人讲:“阚师”的寓意,是阚老师,阚师傅的简称。大家都这么叫。
叫起来的阚师,刑警支队的人这么叫,也传遍了全市局,甚至在市辖的各县局都叫阚师。渐渐,阚建军这个名字,很少有人叫起。阚师取代了阚建军,阚师名扬滇北。
35年前,阚建军还是一名踌躇满志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青春与梦想开始在他的血液中汩汩流淌,在填报毕业分配志愿表时,他毅然写上了“警察”二字。
几天后,学校开始审核毕业生分配志愿表,一直寄希望于阚建军的指导老师,赫然看到自己的得意门生选择了当警察,一时陷入失望。在她看来,阚建军是学院上下几届的高材生,主攻的化学专业也达到了顶尖程度。他就是一个搞科研的料儿,就是一位经过不懈努力的未来的科学家。可是阚建军啊!阚建军,怎么硬生生地与警察搭上了边儿。
又过了几天。毕业分配指标下达了,阚建军进了云南省昭通地区公安局(后来改为昭通市公安局),一个学化学的大学生当了一名警察。
真的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是这样的事确实出现了。从此,警察的身份跟随阚建军一生,他的化学专业也给他贴上了抹不掉的标签。
从此,阚建军带着他的警察梦,开始在细密的刑事技术侦查丛林中剥丝抽茧,开始在他35年漫长的刑警一线寻找一个又一个附着案件的化学符号。
世事过去许多年,不老的沧桑给了青春岁月许多印痕。当年的指导老师,阚建军一直称她为恩师。她,还能记得有负她望的学生吗?
2004年秋。阚建军从警的第20个年头。新发的一起投毒案件难住了他。时任技术室主任的他,怎么也跳不出毒药理化反应检验这个怪圈。毒药理化成分、数据、证据难以认定,案件一时搁浅。
阚建军在反复运算、分析、论证不得其解时,想到了她,想到了恩师。次日,他登门拜访了已移居昆明的恩师王教授。昔日的恩师已鹤发龙钟,行动迟缓。师生见面,两个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久久不肯松开!
他一如当年的学生一样向恩师请教投毒案件的理化成份。题解之后,他静静地坐在她的身旁,孩子般地细细地端详眼前令他崇敬一生的恩师脸上的每一道皱纹。她问起他的家庭、生活、工作,也老题重提问起他当年为什么选择了警察?
阚建军抿着嘴腼腆着,一双眼睛在架在鼻梁上的高倍近视镜后面有些神秘。他告诉一直关注他的恩师,他当年之所以选择了警察,是因为他从小是一个贫穷家庭的孩子,穷人家的孩子要当警察,要接近老百姓,要直接为老百姓做身边的事。
恩师听后,连连赞许阚建军当年的选择。其实,她许多次通过新闻媒体在关注他,在心里为自己的学生骄傲、庆幸!
不久,投毒案件破获了。阚建军出具的毒药化学配方分解原理数据,为破获案件打开了缺口。
35年刑警,阚建军成为全国公安刑事技术高级工程师、公安部刑事技术专家、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声像专业委员会委员,破获各类案件3000余起。
这是开头。阚建军的精彩故事还在后面,让我们慢慢走近阚师。
现场的舞者
2012年5月10日。时针一分一秒拔动。
随着一声巨响。当晚,中央电视台播出一则重要新闻:云南省巧家县白鹤滩镇花桥社区服务大厅内发生一起致4人死亡、16人受伤的爆炸案件……
巧家县正是昭通市管辖,阚建军上案了。他带着支队的痕检、情报、侦查、综技、影像“五大金刚”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现场位于人群密集的镇中心,四周是商场、集市、学校、幼儿园、镇政府,一条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连接着中心现场。
现场一片狼籍,周边人心惶惶。各级新闻媒体记者早早开到现场抢新闻。一时间,巧家县成了爆炸之中的新闻之地。
案发当晚,巧家县政府小礼堂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新闻发言人在措词娓婉的语句中回答了案件是一起一般的突发性爆炸案件。各路记者得到了案件基本定性的新闻,纷纷开始写稿。一条循着惯性思维匆匆给案件定性生发出的新闻开始在社会各阶层传播,案件似乎完结。
别,早得哪!这只是刚刚开始,阚建军要在自己搭建的现场舞台上展现勘验反推艺术。
巧家县位于金沙江中段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民风彪悍,地理位置显要,地产苹果、红糖、奇石,全县人口60余万,是一个大山之中的贫困县。白鹤滩镇是县政府所在地。我们破案离不开一个地方的地理、人文和人口自然情况,都要把应该考虑的考虑进去。“510”爆炸案就是发在一个“穷”字上。
第一天。率“五大金刚”进入现场,我就觉得奇怪。爆炸中心现场是花桥社区服务大厅,大厅处于商业中心区,距县政府、镇政府不远,这是一个极能制造影响和新闻的地界。在勘验和侦破案件中,我有意识地把这个隐型的因素带进去,装进案件的每一个环节诘问里。渐渐报复爆炸苗头开始显现,有人操纵实施摇控爆炸的疑点也在上升。
第二天。在筛查现场残留碎片和可疑物中,我在反复筛过的一堆碎石中找到一个只有5毫米大的金属残片和一段只半米长的电流导线。这两样东西,使案件真相浮出水面。
“五大金刚”之一的张颖秋和敖朝飞,一个是搞痕检的,一个是搞物证提取的,两个人都是跟着我近20年的弟兄,干起活来不要命。一个细密,一个激灵,正好相德益彰。
我把筛查出来的两样“宝贝”东西交给两弟兄,指定他俩什么也别干,全天候地分析、检测两样“宝贝”与爆炸案相关联的疑点和数据参数。他们一接手,就有疑义。人家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已经把案件“盖棺定论”了,你“阚师”还闷着搞什么导线、金属碎片分析、检测?
我说,让你俩搞就搞,别多罗嗦,拿不出东西,找你俩示问。
嘿!还真听话,俩小子一天也不出屋,开始分析检测。
我这边不闲着,找来另外“三大金刚”跟我上街、钻商场、进玩具店、跑手机大卖场,专买各种带导电装置的玩具,拿着那个宝贝金属残片到处请教手机店老板和维修家电的业主,请人家帮助辩别金属残片出自哪一款电器上的。
嗬!正在我们分头把案件搞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案件专家组和有关领导找到我,说:你怀疑案件是一起由他人实施遥控爆炸报复性的恶性案件观点,有把握吗?
我说,没有十分把握,我们正在加班加点地干,不过给我们一点时间。
好,给你们时间,祝你成功!说完,专家组和领导走了。
他们一走,压力来了。压力最大的就是“祝你成功!”那句沉甸甸的话。我怎么觉得这话不对味。是鞭策、鼓励、预祝,还是不放心,什么的。反正,我想了一夜。一夜之间,我苍老了许多。我是在爆炸案与真相、法律与责任、社会舆论与压力、职责与良心的反复胶着中度过的啊!
次日早。弟兄们看到我一副憔悴的模样,问我:阚师,阚师,你怎么了?
我笑笑。对他们说,没什么,没什么,大家把手里的活儿干好了,我就好了!
参战的人都理解我的心情,知道我又在用缜密的化学思维钻进案件的“牛角尖”里了,一环一环地扣,一丝一丝地剥,直到真相露出。尤其“五大金刚”最能琢磨出我的心思,他们加紧了手里的活儿,把眼睛都熬成了“熊猫眼”。
案件发生第6天。我带着现场勘查组再次进行封闭的爆炸现场,在一个墙角处发现一块有捆绑炸药痕迹的黄色胶带。拿回去一检验,胶带上留有两个人的DNA。这是一次重大发现。
当时,我们买了近百件大小型号不同的玩具,分头进行反复分解、组装,主要研究电流导线的功能和传导形式,寻找在现场发生的导线异处。
案件发生第8天。希望的曙光出现。经过几百次对各种玩具配件和电流导线检测、配对和模拟试验。最后认定:现场发现的导线,并非一般性的直通电流电线,而是特殊用的震动器中的锅仔片。
又是一个重大发现,我们能不高兴吗。大家累了8天8夜了,个个眼睛都熬红了。我打心里心疼他们,他们必竟是我所知、所带的多年的队伍,该让他们休息一下了。
我说,大家休息一天,什么也不干,就是睡觉。一听说休息睡觉,这是疲劳的人最奢侈不过的事了。不一会儿,一个一个都进了自己的房间蒙起大被开睡,鼾声渐渐响起,响成一片。
大家休息睡觉了,我这边不能松。当天,我带两个助手飞往广州,去到国家工信部下属的第五研究所做鉴定。
鉴定的结果,与我们认定的勘验结果一致。那块5毫米的宝贝金属碎片是90年代初被人们称为“大砖头子的”摩托罗拉款老式手提电话的震动电子板,学名为“锅仔片”。此电子板是手机电话特用的震动金属片。当手机电话调到震动状态,另一部手机接通机内的震动金属片(锅仔片)即开始产生震动波,通过震动转为电流热能磨擦致使爆炸物引爆。
“510”爆炸就是由老式手机“锅仔片”改装成的捆绑式遥控震动引爆的爆炸案件。那根可疑的半米长的导线,来自一款玩具电动车上截取的电流导线。从导线上检测有二次使用的铁钳掐痕和一个男性指纹。
案件峰回路转,渐渐清晰起来。
我与助手拿着鉴定书和分析报告马上飞回昭通。下机直奔巧家爆炸一线现场。
家里这边也有了大进展。“五大金刚”按照分工分头加紧工作,从调取两个距爆炸中心现场附近的县财政局路边灯杆监控视频和靠近现场最末端的监控视频中发现在距爆炸发生的20分钟前,有一个40岁左右的男子骑一辆红色电动摩托车载着一名衣衫褴褛的青年人绕财政局路行驶两圈后,最后后座上的青年人接过骑摩托男子递过的一张100元钱和一个捆绑的方型黄色胶带包,开始径直向爆炸现场方向走去。再看末端视频,青年人走进服务大厅10分钟后爆炸案发生。
条条线索,一个个发现。真的令人鼓舞。
此时,这起轰动大西南地区的爆炸案件,已过去9天9夜。
很快,我们通过监控视频资料,撒网查找到了骑摩托车人和携包进入爆炸现场的青年。再通过对在现场发现的捆包黄色胶带上的指纹抽检比对和在后台实施遥控爆炸的巧家县花桥村人张某供述:携包进入爆炸现场的青年人(已被炸死),就是巧家县白鹤滩镇无业人员胡某。
接着审讯张某吧。张某仅仅是一个初中生,他的犯罪动机和手段,却让人咋舌!
下面是一段对张某的讯问笔录过程。不妨看看。
问:你为什么预谋实施爆炸。
答:政府征用土地,给钱给的少。所以,我要报复政府。
问:你是怎么预谋实施爆炸的。
答:要报复,就要找个人多的地方,我从小愿意摆弄机电配件,懂得一些机电知识,又到修理部打听学习一些技术,就买了一部旧手机和玩具,改装成了遥控爆炸装置。
问:你为什么偏要实施遥控爆炸。
答:我在远处一拔通安装炸药里的震动引爆装置,就可以爆炸。这样,可以保护我自己。这次不被抓,我还要搞第二次爆炸,让社会大乱。
问:你与胡某怎么协议的。
答:胡某穷,我拿100元钱雇他把炸药包放在大厅柜台上,然后就让他出来。
问:那他怎么被炸死了。
答:我看他在大厅犹豫不定,怕暴露什么的,就直接遥控爆炸了。这样也可以灭口。
问:你没信守协议啊。
答:协议当什么。
……
“510”爆炸案破获了。我和弟兄们整整干了10天10夜,终于把案子拿下了。就等于把最初的案件定性颠覆了。难啊!
回过头来再想想,多可怕!如果我们工作有疏露,不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草草地被新闻舆论所左右,案件的真相被掩埋了不说。放纵了犯罪,人家还要搞更大的第二次爆炸呢。你说,那是不是对人民的犯罪!
2012年5月21日晚。爆炸案发生第11天,也是我们破案后的第一天晚上。同是案件开始的县政府小礼堂,屋里依然挤满了各路新闻记者。我受上级领导的委派,宣布案件告破!
其实。在我看来,每一起案件的现场,就是一个多彩的舞台。案件发了,刑警就要上台跳舞。舞跳得好,就把案子破了。
“510”案,就是我们在舞台上的一次跳舞,让案件的真凶伏法了。
过后。弟兄们说:阚师教会我们跳舞了。
我搂着他们哈哈大笑。
假矿难的冤魂
刑警遇到的案子,五花八门。其中典型的大案要案,让人一辈子也忘不了。就像铁匠趁热打铁器,从熊熊的熔炉里捞出来的铁件被锤子一打,打下什么烙印就是什么印记。然后,再淬火,就成器了。
咳,真是形象的比喻。
我心里暗暗高兴。
阚师,那你就讲讲打在你心里烙印忘不掉的案件吧!
我彻耳聆听,
讲一起制造假矿难骗赔犯罪案件——
五年前夏季。天气持续高温,热浪卷着热风扑在人的脸上,火辣辣。
大关县吉利乡的一位近80岁的老大爷到公安局报案。他上山砍柴时,发现后山坡的“天井”岩石边有大片血迹,怀疑有人跌落到“天井里”。
其实,所谓的“天井”是吉利乡远近闻名的一个山上的崖洞,洞口直径只有1米多,洞深垂直80多米,洞内长年冒着丝丝凉气。
据报案的老大爷讲:我活了快80了,没见过一个人下过这洞井里,不知里面有什么东西……
县局把案子报到市局,在深山崖洞里搞现场勘查,谁也没有搞过,都很为难。我带着“五大金刚”等侦查员赶到了现场。
一看,嗬!真是“天井”。一眼望不到底,丝丝凉气直往上返,够瘆人的。在洞崖边我发现有人体软组织向下滑的刮痕。这个现场必须要勘查,要下“天井”。
谁下?下去是未知的,洞里发生异常怎么处置,张副支队长争着要下洞。
我说。我下!
他说。你是现场总指挥,要负责上面的全面工作。
我说。来之前,我已经查过资料了,在崖洞里勘查,里面的地质、地貌、气体、生物、温度,光线等条件变化无常。若发生不利情况,我有应对的方法。
大家面面相觑 。认了。
一根长长的绳索拴在腰部,我戴着防毒面具,打着照明灯,一点一点向乌黑的洞穴深处下滑,洞壁岩石渗着水,长着青苔,偶有老鼠和不知名的爬虫在洞里出没,洞底部是裸露的参差岩石,一具高度腐烂面目全非的男尸卧在下面。我即刻对洞下现场拍照,对尸体简单处理后,把尸体起出崖洞。
洞下的无名尸起获了。问题来了。
查尸源、确认死者身份、勘验分析死因……等等,从一项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开始。
张副支队长说,我们这不是明明在百年无人敢下的洞穴里捡了一起命案吗?
没有办法。我们就是干这行的!这叫有警必接,有案必破吧。
张副支队长不再说了。干起工作比谁都有劲。
从检验的数据分析:死者为45岁左右,头部有致命伤,胸部塌陷,生前是重体力劳动者,指甲和手纹络有厚厚的煤粉,很有可能是煤矿或者从事与煤炭有关行业的人。
接着,大海捞针。画像、寻找、访问、协查通报……“五大金刚”马不停蹄,
一天,内蒙古警方发来一条信息:李某、46岁、昭通市大关县吉利乡人,10天前在内蒙古A煤矿矿难死亡。近日,在内蒙古境内仍有失信记录出现。
李某,大关县吉利乡人,矿难死亡,重要线索。我在做颅像重合透视中就发现死者头部有外力砸痕。
马上去吉利乡核实李某真实身份,张副支队长带队去。我带几个人去内蒙古。
吉利乡方面查清:李某早年离异,家中只有一个老父亲,为养活父亲,李某几进几出关内关外打工。
据李某父亲讲,李某年初去了内蒙古一个煤矿干活,隔一段时间往邻居家的电话上打,让老父亲去接。近一个多月再没打过。不知出什么事?
老父亲的心里,一阵阵不安!
张副支队长到隔壁邻居家查了李某最后一次往回打电话的时间,提取了李某平时用的一个水杯和衣物。打道回府。
我这边收获颇大。查实了李某在A矿发生矿难的准确时间和死亡之后仍在内蒙古某银行的失信记录时间。找到A矿老板(私营煤矿)询问,老板吓得魂不附体似的,一再说我已经给了他们20万。
给谁20万?矿难事故怎么处理的?看来这是关键。
案件到了这个地步。我断定,这是一个案中有案的命案,与诈骗钱财有关。
下一步,真的验证了我的观点
“五大金刚”说,阚师啊!阚师,你真的不愧为阚师,简直神了!
我说,一个好的刑警,应该是一个杂家,应该懂得一些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不但要有分析力,还要有判断力。
这一说。大家直起哄,直喊:神!神!神!
这起案件,我们在矿老板的口中下了功夫。
矿老板交待:李某在井下巷道里干活,很蹊跷地被重石砸死。一般煤矿井下巷道掌子面塌帮,才会死人。那天井下没有塌帮事故。李某死在井下,与李某一起在井下干活的谢某等人拿着死者身份证,胁迫老板要钱,不然就上告当地煤管局重罚。谢某称是李某的表哥,狮子大开口要50万。最后,谢某等人提出以家属的身份,自行处理尸体不声张为条件,20万成交。
一起矿难。20万。矿老板幸灾乐祸,息事宁人。
谢某等人隔日携款拉着李某的尸体销声匿迹。
我们在煤矿提取了李某的身份证和来矿时的登记照片,回到实验室与李某的面部颅像重合重新画像、检测、再提取DNA和水杯、衣物指纹鉴定,结果令人惊喜!
“天井”里的腐烂尸体就是内蒙古A矿井下死去的李某。莫大的收获啊!
张副支队长这下乐了。从“天井”里捡回来的案子,终于有了眉目。
不。这还没算完。深挖真相在后头,找到谢某等人是当务之急。还有,李某的尸体怎么从内蒙古矿井扔到云南大关县吉利乡的“天井”里的?难道谢某等人有图财害命嫌疑?
后来,我们把这起案件叫杀人骗赔案件。
协查吧,在全国范围内撒网。再通过比对、定位、技术侦查等手段,终于找到了谢某等人潜逃在辽宁新宾县的一个村庄。抓捕蛮惊险的,谢某原居的村庄老百姓不让带人,几十名村民拿着木棒要与我们夺人。最后,村干部出面解围,我们才把谢某等两名犯罪团伙成员带出村庄,场面就像电影里演得那样紧张!
人到案。开审。
一审,他们就交待了。或许是他们作恶残忍,老天不饶恕他们吧。
谢某、41岁,辽宁省新宾县上夹河村民,游手好闲,不务正业。5年前,开始纠集一批“地痞”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等有煤炭资源的省区实施杀人骗赔犯罪。
主犯谢某交待:团伙共有8人。作案手段:先到各农村以煤矿企业招工的名义,把人骗到事先物色好的煤矿矿井(大都是个体私营小煤矿)从事井下工作,用身份证和武力威胁控制被骗人。一段时间后,在井下将人砸死,伪造矿难事故。再持身份证以死者家属的身份胁迫矿主出巨资私了。否则,上告。闭矿。追究法律责任(一般私营矿主怕事,同意私了)。骗取巨款后,再分尸、抛尸,将死者的尸体处理掉。
每次作案成功后,谢某犯罪团伙再重新转移物色矿井,再寻目标骗人,再以同样手段杀人骗赔。
够残忍的吧!
在审问团伙成员胡某时,他伤心地哭着交待:把自己的岳父都骗出来在井下杀了,获赔30万。
真是一群猪狗不如的畜牲!我的拳头攥得紧紧。
死者李某的尸体,怎么扔到“天井”里的?
他们想在当地把李某火化,没有开出死亡证明。就开着车,四处想抛尸。
后来,同伙说:不如我们到云南玩玩,接着把他送回老家。
谢某等人就开着车赴云南,路过大关县吉利乡“天井”时,将李某的尸体抛入洞中。
人不报,天报吧!
仅凭着“天井”的血迹,我们就把涉及5省区惊动公安部的杀人骗赔案件破了。
结案:谢某犯罪团伙作案11起,杀11人,骗赔150余万。8名团伙成员相继落网。
河面上漂着的男尸
我的理解,刑警是一个手艺人,只是与其他行业的手艺人所生产出的产品有所不同。刑警的手艺是破案,是判明真相,是将真凶绳之以法。时间长了,手艺人的手艺高了,就成了工匠。到了匠,技艺自然高超了。疑难案件,也就能破。
再深了说,工匠的手艺离不开折腾。折腾了,手艺提高了,出的产品也精致。
阚师是工匠?还是手艺人?我等他回答。
我是属于在两者之间的那种吧。举一个例子——
案件若涉及到物体下滑,就要用物理学研究重力加速度,计算出坡长(或者洞深)、物体(或者尸体)重量,就能得出下滑的速度和物体着落点及抛落方法、破损程度等其他数据。涉及到毒药毒品,就用化学原理检验成分、配比、毒效力、时间等。
刑警,就相当是一名在案件整体中分步骤、分工序、实施雕琢技艺的工匠,最终完成作品(破案)。
那年。大关县的关河河面上漂着一具男孩尸体。
报警。勘查。尸检。走访。寻找尸源……一系列。
最初认定是一起杀人抛尸案件。
案子报到市局。我对案件有疑义。
讨论中,我阐明观点:一般杀人抛尸案,不外乎是情杀、仇杀和图财害命。抛尸是手段,且是抛在关河的河面上,为免太外露了吧!死者是一个只有13岁的小男孩,哪个条件够他?
不够。那就重新开始吧。
县局主办案件的人知道我要“翻案”,情绪来了。电话打过来:法医尸检和现场勘验,不应该有问题啊!
没有问题好。不过,工作我们还是要从头开始。
现场重新勘查。河面流动的水,早已流走。没有第一现场。
尸检。全身没有钝器击打和刀伤,发现右胸部轻微凹处有两根肋骨骨折。
尸源。小男孩家住关河下游的李村。独生子。吉利乡小学四年级学生。
调查访问。大大突破了从前的线索范围。
小男孩生前的4名同学提供:正是学校署假期间,小男孩骑自行车到关河上游王村与同学玩耍。当日上午11点,小男孩独自骑车向桥头下游村骑行回家。
关河边洗衣的两名妇女提供:洗衣时,看到从上游桥头处河面漂下来一套蓝色运动衣裹着什么东西,两人没有在意继续洗衣。时间约在11点10分左右。后来,才知道是小孩溺亡
既然小男孩骑了自行车,那么自行车呢?
再寻找自行车。自行车被居住桥头的一户人家捡去。经过检验和认定:自行车确系小男孩当日所骑之车,车斜梁处有撞凹痕迹。
调取远方监控视频。当日11点到11点20分期间,小男孩骑自行车的路段没有行人和机动车行驶,排除车祸撞击和他人凶杀。
这些不能认定男孩的死因。还要寻找更直接的线索。
在桥头上下功夫。
“五大金刚”果然在桥头右侧的灯杆上发现了一处撞痕,上面粘有一块8厘米左右的黑色喷漆。马上检测:灯杆上的黑漆与自行车撞凹处的掉漆一致。
再找来米尺,从小男孩与同学分手的地点丈量到灯杆之间的距离。
“五大金刚”说。阚师啊!阚师,又折腾了。一到现场破案,不是翻书查资料,就是反复试验推想,还用化学原理什么的。
我说。不管怎么折腾,能把案件的真相折腾出来,值!
结果,我把两地的距离算出来了,反复骑自行车从初速度到均速,再到加速度,得出骑自行车在两地之间所用的时间:5分钟。
5分钟——20分钟内两地间没有行人和机动车辆——灯杆附着黑漆——自行车撞凹痕迹——尸体右胸部两根肋骨骨折——洗衣妇女所见。
走访调查中,小男孩父母提供:孩子从小患有眩晕症。当天穿的正是那套蓝色运动衣。
用了一周时间,马不停蹄地勘验、论证、走访,不不,按“五大金刚”的说法,是折腾。案件最终有了结论:临近中午急于回家,小男孩加速度骑车至桥头,天热眩晕症复发,车撞灯杆,肋骨被撞骨折,人翻入河中呛水致死。
案件结了。一条条带着科学性的依据摆在那里,小男孩的家人认同。
科学,就是科学。来不得半点疏忽敷衍。过后,行内有人问我:一个小小的案件,为什么把人家的“结论”给推翻?
我说。不是非要推翻人家的,而是要求真相。对案件而言,揭穿谜底和真相,才是刑警之职所在。任何一个案(事)件,都有它埋在深处的真实面目,我们刑警就是揭秘面纱的人,就是剥琢真相的工匠。如果刑警不尊重科学规律,不把案件的真相“折腾“出来,就等于渎职、犯罪、对死者的不公和对生者存在的蔑视。
说完这些,我觉得心里很痛快。痛快得像喝了二两牛栏山二锅头。在心里也告戒我自己:阚师啊!阚师,你一定要这样坚持啊!
一张泛黄的照片
35年刑警生涯,经受的案件形形色色,最让我伤痛和铭记在心的一起案件是轮奸案。这起案件是我当刑警第一次出现场的案子。
那是一个傍晚——
我刚刚下班,正走在路上,接到命令:去140公里以外的鲁甸县辖大水井乡勘查现场。
命令如山倒。来不急多思考。我转身去单位取勘查设备,登上了赶赴大水井乡现场的吉甫车。
大水井乡位于鲁甸县南部,居住着汉、蒙、回、彝、苗、仲族同胞,平均海拔2023米,乌蒙山与五莲峰山横亘全境,山道环绕,群峰叠障。耗时两个多小时到达了现场。
现场在一个简陋的土房里,外间摆着小商铺货架,里间是土屋土炕。一个苍老的男人围着死者的尸体哭泣,屋内充斥着阴冷萧瑟之气。
男人是死者的父亲,老伴早逝,父女相依为命。家中开个小杂货店,大山人家以此为生。女儿是父亲的唯一,父亲是女儿的依靠,家境凄凉。
男人见我们来,哭得更加厉害。他伤心至极地哭诉:“可怜我的姑娘啊!才12岁啊,被他们糟蹋杀死了。要知道这样,我是不会进城提货把她一个人放在家里的,我不该啊!”
哭声,刺人心肺。
初次出现场,我的心中藏着恐惧。
女孩的尸体横在土炕边,炕上没有铺物直露土面,尸体下身裸露着,两只大大的眼睛直视前方,像是企盼救她的人到来!
勘查中,我不敢看她的眼睛。那双眼睛,分明漂亮,却藏着哀怜、渴望。
转眼,天黑下来。村里多了犬吠声,围观的村民多起来。
现场勘验的结果是:女孩的死亡时间在报案6小时之前,脖颈处有致命掐痕,下体有精液,两人轮奸作案,店内抽屉10多元零钱被卷走。
尸检。抽样。提取,拍照……样样做完。
指纹鉴定起了作用。
我在现场抽屉、女孩衣物上提取了指纹,回到实验室细细分检、比对,发现两个异样的粗糙的大指纹。这样的指纹,一般是重体力劳动的人指纹。
那就在熟悉的人当中秘密提取指纹、比对、鉴定。女孩父亲提供12个熟悉杂货店情况有作案可能的人。
一一提取。一一比对。一一筛选鉴定。
可疑人出现。
收入我视线的是村东头一个关姓鳏夫,他的指纹与现场提取的指纹相吻合。另一个人的指纹也在紧锣密鼓查找。
先讯问鳏夫。把他请进讯问室,灯光一打开照在他的脸上,豆粒大的汗珠就开始直往下滚。递给他一条毛巾,还滚。做贼心虚,很快他就交待了犯罪事实。
有些案子,看似复杂,如果用对了劲,就像窗户纸一桶就破。有些案件,表面简单,眼看马上就能破案。若方法不对,思路偏颇,就会导致一波三折,久攻不破。这是我多年总结出来的规律。
破获大水井乡这起杀人轮奸案。就是抓住了指纹,让指纹说话,让指纹指认犯罪嫌疑人,方法思路奏效。
鳏夫供述:很长时间就垂涎小女孩,当日趁女孩一个人在家,就找来邻村的表弟一同轮奸。最后怕小女孩告发,就将她掐死。
小女孩,才12岁啊!多么可怜!
当天。我们到邻村把鳏夫的表弟抓来。表弟一看到表哥,指着他说:是他让我干的!是他让我干的!我不该死!
还不该死呢。人证、物证。都在。
破获这起轮奸杀人案,自始自终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在看着我。就是被害人小女孩的眼睛。
那天,我到现场。小女孩全身冰冷,下体流血,早已没了生命体征。奇怪的是她那双眼睛却始终没有闭上,仿佛她在盯着我,我不管怎样变换位置都走不出她的视线。说实在的,小女孩哀求无助的眼神深深地刺透我的心,使身处现场的我久久无法平静。
当时我想见到:当小女孩受到两个野兽般的大男人蹂躏残暴时,她曾使出了自己全身的微弱之力做着反抗!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她的反抗毫无作用,最终没有逃过野兽的魔爪。小女孩的眼睛告诉我,她与父亲相依为命,她不忍离去,她在牵挂着孤独的父亲!
当我勘查完现场,最后才慢慢地轻轻把小女孩一双美丽的眼睛合上。让她放心地走吧!我噙着泪水,在心里默默地发誓:孩子,可怜的孩子!你闭上双眼吧,我保证这个案子一定要破。如果破不了这个案子,我的心灵将一辈子得不到安宁!警察叔叔为你报仇,一定将糟踏你的野兽绳之以法!
案件破获后。我要了一张小女孩的照片揣在怀里,我想让我从警第一次出现场的伤痛刻记在心里,不忘那双看着我的眼睛。
这就是大山里小女孩被轮奸杀害的案子。
一晃,35年了。我至今仍没忘记那个小女孩,一直把她的那张泛黄了的照片揣在怀里。老伴有时唠叨:案子都过去那么多年了,还揣着她干嘛?
我说。揣着她,我总觉得有一种责任和良心存在。我揣的不是一张照片,是我从警的初始和35年破获的沉甸甸的案子!
老伴每次听后,总是笑呵呵地点头。
我跟她说。我要把照片揣到退休!
她看着我,没反对。也不没明确赞成。只说一句,那就揣着吧!
眼前的阚师,是这样的一位执着的警察。
事业执着。感情执着。人格执着。破案执着。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后记
2018年10月26日。北京。
《中国刑警》报告文学创作交流会毕。我即刻登上了预定好的高铁403次,赶赴远在云贵高原上的云南省昭通市公安局采访刑侦支队支队长阚建军。
说好的,电传通知已下发至被采访人单位。我在高铁上,一边体验风驰电掣的速度,一边向阚支队推送短信。
不一会儿。阚支队回复:我在沈阳办案中,估计最早次日晚上能回昭通。
我估算着,当日下午我即可到距昭通邻近的贵阳,只能在贵阳住一夜。待次日下午再赴昭通,傍晚即能与阚支队在昭通“会师”。
403次在前行,钻过一座大山,又一座大山,车轮与钢轨撞击的轰鸣声给人沉闷压抑之感。在我百无聊赖之时,继续给阚支队推送短信。短信的内容是我的到达时间和采访预热准备。
阚支队的回复是争取早些时间回到昭通,但是单位尚未接到被采访的通知。
我开始忧豫。我如此直插昭通采访预定的被采访人,是否有“冒牌”之嫌。
思忖中,继续发短信。发到第19条短信后,阚支队回复:没关系,赵老师你过来吧!不能“打假”打到你身上。我们没有接到通知,可能是大礼拜的关系。
我恍然醒悟。今天是大礼拜。
虽然我没能马上见到阚支队,19条短信权当是采访的开始吧!在条条短信里,我看到了他的轮廓,体悟到了他的细密思维和学者型的刑警睿智。
次日晚。如愿。
阚支队办结案件从沈阳飞回昭通,他去车站接了我。
果然,他是我想象中的中等个儿、宽厚的脸、戴一副近视镜、说话温和、思维敏捷的人。
下车时间很晚,我怕打扰阚支队。他却执意要安排我在小店坐坐吃点夜宵。刚刚落坐,他把爱人和儿子叫来。想必这是他安排好的让全家人来欢迎我,足见热情至致。
阚支队的爱人是昭通师范学院的教授,身上带着江浙一带女人的细腻和聪颖。她一再说,再等两年就好了,我退休了,好好照顾老阚!这些年,他太苦了!
后几天。我在采访中才得知:她曾是阚支队的大学同学。毕业后,一个留校任教。一个当一警察。就是这样,一个江南柔弱女子,几十年挑着家庭的重担,不让丈夫工作分心。曾在阚支队顶着压力破案时,她说,凭你的良心和职业责任去干,不能偏了这条底线。大不了,不让咱干了,我还能养活一家人!
一个充满侠气的铮铮铁骨的女汉子,令人感佩!
到昭通的当晚。正是“五大金刚”在鲁甸破案一起命案。电话打过来,阚支队喜形于色。我与他分享了这份喜悦,我的昭通采访就从案件开始的。
阚建军自1984年从警,一直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固定在了刑警这个岗位上。一个人的工作年限有限,有谁能一辈子守着一份单调、枯燥、艰苦和充满风险的工作周而复始地运转?
35年,阚建军做到了!他虽然没能按照大学恩师指点的路行走,但是他的命运在宏大的公安刑警洪流之中闪着光辉。他从从警的第一个案件和第一个现场开始,一件件、一宗宗、一丝不苟,缜密甄判,凭着职业的责任感和对法律的尊崇,勘验和破获刑事案件3000余起,荣获省级以上刑事科学技术荣誉20余项, 攻克刑事技术难关8项,撰写的《刑事科学技术基础知识200问》《刑事摄影技术》等10余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省级学术会议交流和专刊发表。
35年,阚建军用化学的思维、从业的良知、严谨的作风和对生命的敬畏,坚定而坚强地在刑事侦查的领域里翱翔,攀登!
采访中,阚建军一直笑呵呵地不肯多说。挂在他嘴边的却是:手艺、工匠、折腾这3个关键词。我猜:他的3个关键词,折腾是关键词中的关键。
35年中,阚建军凭借对化学、物理、地理、天文、历史,机械、影像等各学科知识的不懈学习和折腾,靠着尊重科学和对法律不能亵渎的精神,把一起起疑难和已定性的案件真相折腾出来,把经手的3000余起刑事案件折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法律澄明,让群众心悦 ,让犯罪伏法。
采访结束的晚上,本来小聚。我们刚刚走在路上,阚建军接到一个电话:彝良县发生一起3死命案。
他把电话移到我面前让我看,一副无奈与愧疚的样子。
身后的小敖、小何、小蔡急不可待地说,阚师,阚师,让我们去吧!你留在家。
阚建军没有作答,只转过身来扭头看着车后排座上的他们,直摇头。
这时,车转过弯,一道霓虹射进车内。我说,阚支队,你们去吧!警情不等人!
大家一阵沉默后,车子嘎然停在宾馆边。阚支队他们下车齐刷刷地立在我面前,向我敬了一个标准的道别礼!旋即,他们消失在茫茫的夜色里。
次日,我在返程的高铁上。阚支队告诉我:案件已破。
我为他们庆幸!也为我能在这个秋天走近“阚师”而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