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拭生活的画框
杨泽文
生活犹如一幅多彩的画,可我们往往只在意画的明洁,而每每忘却需要擦拭同样容易蒙尘的画框。
—— 题记
密码
在首次设置使用银行卡密码之前,密码对我而言充满了不可染指的神秘感。毕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只与影视作品中敌我双方情报战的众多惊险场景相关。
对普通百姓来说,我们所面对的所谓密码,其实就是口令,是用于认证用途的一组纯数字,或是一组混合字母数字,乍看起来也没什么神秘的,可第一次在银行办理存款而被营业员告知请设密码时,我还是有些紧张了。因为我一时不知道用哪几个数字作为密码才能牢记而不至于遗忘。思来想去,最好记的当然是自己的出生年月日了。没想到回到家里,妻子就指出了安全隐患:一个人的出生时间是公开可查的,它不具备隐匿性,因此作为密码的意义也就失去了。听妻子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自己不应该用出生时间作为密码。不过既能做到密码安全,又能做到容易记住数字,对我来说除了家里的门牌号码与电话号码之外似乎没有了。可妻子又说门牌号码和电话号码不论是单位的还是家里的,都不宜作为密码使用,因为号码本身就处于公开和半公开状态。至此,我只好向妻子声明再也没办法设定既安全又易记的密码了。妻子说,其实我们可以采用这样一种办法:将容易记住的两组或多组数字结合起来,分别按一定规律抽取其中几个数字组成新的数字组,这样设定的密码可以做到不易被破解,更主要的是我们都能记得住,即便忘记了,也可以慢慢推测出来。经妻子这么一点拨,我似乎有了豁然开朗之感,可接下来真的去付诸实践时,又总感觉自己把事情弄得更加复杂,心里的压力其实并没有减轻。
然而,谁能想到日常生活中越是不情愿设置使用密码,就越是出现无处不使用密码的现象。比如你的工资卡、住房公积金卡、社会保障卡、市民卡、信用卡、公务卡、加油卡……这卡那卡,卡卡都要设置密码才能安全使用。为了方便记忆,我曾想冒点风险将不同的卡都改设成一个统一的密码,可结果让人大失所望。因为有些卡只允许你设置纯数字密码,有些卡则需要你设置数字加字母的混合密码;有些卡只能设置六位数密码,有些卡必须设置8位数密码……其结果是,这卡那卡设置的密码不要说记在脑海中了,就是写在本子上看一遍都觉得眼晕。不仅如此,除了“卡密”之外,还要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机密”和“网密”,比如微机(电脑)启动密码,手机开机密码,上网用户密码,收发邮箱密码,QQ登录密码,购物网站登录密码,支付宝支付密码,微信支付密码等等不一而足。为了确保安全,朋友同事甚至建议我设置由数字、大小字母、下划线、八位以上的复杂化密码。如此一来,不得不使用专用笔记本来记录已设置的各种密码,以防密码遗忘时及时查看。自然,这一密码记录本成了必须收藏好的“宝贝”,绝不可丢失外泄。
本来,密码的设置使用是为了拒他而利己,但如若到了无处不用密码的时候,也就是我们随时都要小心翼翼的时候。说透了,我们正在享受密码安全的保障时,密码也成了潜在的麻烦制造者。尤其是在货币无纸化时代悄然来临的今天,一旦出现忘记密码或泄漏了密码,轻则正常生活出现麻烦,重则卡里的钱会不翼而飞。为了弥补固定密码存在的不足与风险,如今很多在线支付引入了动态口令作为支付的扩展保护手段,它和固定密码最大的不同就是,动态口令会在很短的周期内(如30秒或60秒)变化密码。如此一来,我们在线消费付款时必须快速准确输入动态口令(密码)才能成功付款,这对中老年人以及视力不好、手指不灵敏者确实增加了难度。
生活在密码时代里,即便再怕密码的折腾,也必须强制自己牢牢记住一些密码,否则面对万物互联互通的智能世界,你将孤立无援而寸步难行。好在我们正在为密码时代所困扰时,以面部识别认证为主的刷脸时代就要来临了,只不过用“生物识别”来替代“密码认证”,到底是完全轻松可靠还是会存在着另一些隐忧,现在还真不好说。
触控
我最早体验到“触控”的奇妙是在银行自动存取款机上。面对一块显示操作信息的神秘触控屏幕,用指尖小心翼翼地通过简单点击输入,整个存取款过程竟然可以自助轻松完成。尽管这一“触控”的过程使存取款业务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可当初自己曾经跟许多中老年人一样,宁可排队到人工服务柜台前办理存取款,也不愿跟自动存取款机进行亲密接触,原因自然是对那神秘的柜员机还缺乏足够的信任。
任何人接触新鲜事物总有一个时间长短的过程。一般来说,中老年人要慢一些,年轻人要快一些。这在电脑使用与网络应用方面,尤其表现得最为明显。当我能够在银行柜员机上用指尖“触控”来轻松地办理业务而沾沾自喜时,正在读大学的女儿告诉我那是“单点触控”,而真正神奇的是“多点触控”, 比如可以用手指滑动屏幕来切换图片,用两个手指能够缩放文字或图片,还可以进行可视页面的翻动等等,因此真正改变我们生活的将是“多点触控”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应用。
正当我对女儿的话还在半信半疑时,苹果手机很快就来了,是“多点触控”的技术应用让一款手机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无限魅力。很快,“多点触控”也不再是苹果独占的技术,众多手机厂商都纷纷推出了“多点触控”的智能手机,并由此真正完成了手机的一次革命性换代。而使用了多年的“物理按键”手机,则仿佛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古董”而只剩下个人收藏的价值。
是平民的“指尖革命”,开始迎来了神奇的“触控时代”。而之所以能顺利实现“全民触控”,我们得感谢康宁玻璃的成功研制以及成功生产与应用。据相关资料介绍,康宁玻璃又称大猩猩玻璃,它是一种铝硅酸盐玻璃,是由美国康宁公司设计的一款神奇玻璃。它在化学强化前,与普通的玻璃从外观和性能上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经过化学强化后两者的性能就截然不同了。康宁玻璃具有高耐用度和防刮伤性,能够承受强力的挤压和反复的触摸,因此广泛用于电子视窗,如手机触摸屏和便携式平板显示器,以及显示器保护玻璃和光学机器玻璃等等。
一块高科技玻璃将很有可能改变我们的世界,平民触控时代的来临正在预示着一种神奇的未来。未来是触控的,触控的未来是让人难以想象的。而在难以想象一切皆可触控的未来世界时,我偶然间看到一部展望未来的“教育大片”——《玻璃构成的一天》。里面展示的关于玻璃的应用可谓神奇到了极致:屋顶有玻璃,墙面有玻璃,卧室有玻璃,卫生间有玻璃,灶台有玻璃,冰箱上有玻璃,书桌上有玻璃,远程医疗检查也用玻璃……而一切有玻璃的地方,都是可以触控的,或者说都是可以凭借触控来完成想要完成的大部分工作。
一切皆可触控的世界,虽然令人兴奋也令人期待,但也隐约让人感到了某种焦虑与不安。记得早年间阅读过诺贝尔特别奖(生存权利奖)得主何塞·卢岑贝格所著的《自然不可改良》,书中讲述了自己由一个普通的肥料经纪人到一位反对在农业领域中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的环保专家的转变历程。他在20世纪60年代所提出的“自然不可改良”的“绿色哲学”的确发人深省,遗憾的是并没有引发全球性的共鸣与警醒,以至“改良自然”的诸多“美好行为”反而加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愈加恶化。于是,“技术至上主义所带给人类的到底是福音还是灾难”的问题,再次摆在了我们面前而无法回避。
生活在触控时代里的人们,自然可以惬意十足地享受触控所带来的一切方便与安逸,但殊不知,触控时代的心智灾难其实已经不可避免。当电脑可以完成储存和运算之时,人的博闻强记似乎失去了意义;当网络可以虚拟一个神奇的世界时,人的感觉器官好像也不再那么灵敏;当数百册乃至上万册电子图书可以任意下载或拷贝至手机或平板电脑之后,我们见到的却是一目十行的浏览代替了静心入脑的倾心阅读……人就在这一切“美好”之中,变得轻飘和浅薄,变得浮躁和功利,以至逐渐失去了应有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人因为能够思想而变得伟大,人也会因为缺少思想和失去思想能力而变得日渐渺小,直至与一棵脆弱的芦苇没有什么区别。触控时代的到来,不存在只有福音。如果缺少必要的警觉,倘若没有清醒的眼光,那么当触控变成了被触控,当被触控的对象变成了主体,当发明触控技术的人变成了触控技术所触控的对象,那生活在触控时代里的人们,很有可能从光明走向晦暗,从坦途通向曲径乃至绝境。这并非危言耸听。马丁·海德格尔说过,“技术的白昼,就是世界的黑夜”。
吃药
这年头,人们除了吃饭之外,吃得最多的恐怕就是药物了。过去是有病才吃药,如今是即便没病也常吃药,理由是为了预防这病那病,以致彻底将“是药三分毒”的老话置之脑后了。
俗话说: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本来生病是正常现象,但人一生病就有了苦痛,因此也就有了治病的迫切愿望。这种迫切愿望是支撑人类医学行业发展的原动力,因此谁也不会怀疑,人类的发展史,其实也就是一部人类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医学史,乃至在中华民族的医学史上,一个华佗,一个李时珍,就可以使我们感到无比骄傲。而现代医学,已彻底打破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以及种族与种族之间的界限。如此一来,任何一种治病良药,都有可能很快成为人类通用的药品,这是现代人类社会的最大福音。
看当今中国,可以说与那些快速发展的国家一样,已步入了吃药年代。表现在大小城镇,医院和诊所随处可见,药房和药店更是遍布街巷。看病难可望成为昨日的往事,而买药易则成了今天的现实。
记得早年在乡下生活时,除了生长在野外的药草之外,家里唯一常见的药片就只有“胃舒平”,那是因为父母都是胃病患者。不懂事的我,常常出于好奇而偷食几片不咸不酸不甜的胃舒平,父母知道后自然要责骂。毕竟在他们看来,没病吃药有如瞎子点灯白费油。再说,那胃药来之不易,毕竟那是缺医少药的年代。而多年之后,当我有能力领着父母进出大小医院检查他们的胃病,最终面对每个医生开出的不同种类的胃药,效果却并不见明显好转时,直觉告诉我,医生还是没有下对药,需要自己购买换药试试的念头便占了上风。
然而当我走进大小药店的胃病药专柜时,看到治疗胃病的系列药品就达四五十种,价格也从每瓶每袋十几元到几十元乃至上百元不等,最贵者甚至达到上千元。面对这种药品“新气象”,茫然不知所措的我,只好花时间耐着性子一一细看各种胃药的说明书,然后判断哪种胃药的治疗说明与父母言说的胃病症状相吻合。可这样做的结果也常让人失望,原因是几乎所有胃药的说明书都大同小异。仅同名不同厂的胃病药就有很多种,其分别只在于或丸或片或粒或剂,或瓶装或袋装或盒装。抱着每一种都试一试的心理,十多年间我曾先后给父母买过不知多少种胃病药。他们多年的胃病也最终有了好转,但老实说,我也不晓得到底是哪种胃药起了真正的药效。而可以肯定的是,有些胃药很有可能是白花了钱的。面对这种同类药品太多、价格多样的现象,相信每一个用药者都会有不知所措的诸多感慨。毕竟药品多了,选择的余地大了,也就往往不知哪种药好或是最好。而在绝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凡是价钱贵的应该是好药,因为贵有贵的道理。可一位在医院药房工作的老同学明确告诉我:并非全是这样,因为价格高昂的药品大都是全新研发的药品,其中包含有药品研发成本,新药品价格自然要贵,至于疗效是否显著,毕竟还没有经过受药者的广泛使用和长时间使用,当然不能轻易下结论。
不管怎么说,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药品随之也就越来越多了,人们选药、买药也就越来越方便了。自然,许多没什么病的人,也时常少不了要吃些药,否则对自己的身体似乎不大放心。为了健康或为了更好地健康,当然哪怕没什么病也要吃点药。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还常常自己给自己当“医生”。往往是,感觉身体哪里不舒服了或是疼痛了,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医院或诊所,而是立即用手机或电脑(上网)用“百度”搜索一番,接下来就是买一大堆药来吃。要是吃了没效果,就再用“百度”搜索更换其它药品,直至折腾到实在不行了,才肯去医院或诊所找医生诊断。如此冒风险,其实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轻则拖延病情,重则加剧病情乃至危及生命。
吃药已然成为一种“风气”之后,遗憾的是需要注意的“误区”当然也就不存在了。那些原来不病不吃药的人们开始担心,担心自己没有吃药加以进行必要的预防,那真的到疾病来了怎么办?到那时疼痛难熬不说,花大钱治病可就麻烦大了,所以只有做好预防为主,才有可能达到治疗为辅。应该说,这是越来越多的人即便没什么病也要常吃药的主要原因。如今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没病吃药不仅不是瞎子点灯白费油,而且还是最稳妥、最经济的保健和养生方式。于是健脑补脑、舒胃养心、滋阴壮阳、润颜嫩肤、明目助听、通筋活络等等种类繁多的药品或保健品,人们都会争相购买,尤其是中老年人的买药吃药积极性,不可谓不高。以至于此类药品总是常销不衰,许多假冒伪劣的保健品甚至药品也因此而容易混杂其中,让不少人白白花了许多冤枉钱也全然不知。
这是一个人人都热衷于吃药的年代,不管你有病还是没病。然而说透了,许多时候,我们健康的身体并不见得时常需要药物,而是我们的内心对现代药品的依赖正在变得愈来愈强。故此,我们需要警醒的还是那句老话:是药三分毒!因为药物并不等同于我们生存必需的空气、水源和食物,而只是用来治疗(克服)疾病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