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年农历五月十三晚八点石马村古庙会,晋剧演出如约而至。山西牛郎织女晋剧院莅临演出,剧目是《三关点帅》。舞台布景为电子屏,文场优雅,武场威武,行头崭新,粉墨登场,各展其长,唱念做打,争芳斗艳。
台底坐满了人,站着的,坐着的,讨论着每一个场景,瞩目凝视。这戏年长的戏迷看了不止一遍,也不觉厌烦。尽在其中,乐在其中。都在叫好,这戏不赖。我从头到尾,完完整整看完这部戏已经是深夜11点,曲终人静,演职人员鞠躬致谢,台底观众鼓掌称赞。
沉浸在古代爱情故事里,杨六郎用苦肉计,利用穆桂英与杨宗保之间的一见钟情,迫使穆桂英下山挂帅,大破天门阵。可谓用心良苦,有情人终成眷属。爱我所爱,无怨无悔的真实体现。
说书唱戏比喻人,三条大道走中央。我是晋剧戏迷,称不上票友,嗓子不好,连流行歌曲也唱不了。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晋剧的兴趣,只要碰上有晋剧演出,我都会看完。太原打工曾在小店马村看《齐王拉马》。煤矿培训学习在巴州村看《三娘教子》,全然不懂里面的唱念作打是否到位,只是陶醉在戏剧的故事情节里,乐哉乐哉。
我这个嗜好,大多数年轻人没有了。旅游,登山,看电视,看电影,看电脑,看平板,看手机……能消遣娱乐解闷的多了。晋剧“咿咿呀呀”好像不适合年轻人的口味,你还看戏了,你能看懂了,谁看哪了,哪没有意思,看那干啥,各种声音都有。
过去若不是庙会,土里刨食的庄稼人见一面真不容易。台底碰到了嘘寒问暖,唠唠家常,感叹岁月流失。购置田间劳作所用的犁耧、鐝锨、扁担、笸篮、挎篮。购置日常所用的针头线脑、红白颜色、锅碗瓢盆。需要买的需要卖的牲畜在古庙会进行交易,好不热闹。
石马村旧时四月初八、五月十五每年两次古庙会,徐沟背棍铁棍从太原赶来捧场。旧时邻村一女子嫁入我们村,父母看中的就是我们村每年两次庙会,能住下来在我们村看戏。
看戏中间有几个黄口小儿嬉戏打闹跑来跑去,仿佛看到了年少的自己。我与晋剧结缘要从跟着姥姥赶庙会看戏开始,坐着不能远走,索性就投入进去。年幼的好奇心,常以为须生、花脸挂着的胡须就是话筒。戏剧人物爬在地上的“死人假态”,我总要过去看看。由好奇心开始,慢慢就有了我与晋剧难舍的情结。
视野开阔后,探寻晋剧的历史踪迹。才知道山西有四大梆子。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蒲剧诞生的最早,逐渐传播到山西各个角落,与当地文化发生碰撞,导致今天四大梆子并存的局面,还有许多地方小剧种。我也知道了丁果仙、王爱爱、田桂兰、谢涛、武忠……这些山西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名字。
今晚看戏得知我们县戏曲人才辈出,《龙匣记》1987年荣获晋中地区“振兴杯”自创剧目调演一等奖。我县晋剧名家闫飞瑜晋升为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教授。更有甚者,大部分由昔阳人组成的晋剧团——三晋晋剧团,其演员骨干兼业务团长杨晓娟带领剧团长期扎根基层,在山西省已小有名气。
常坐在台底下,和老戏迷一起欣赏这个长胜不衰的艺术。闲暇之余,看一场晋剧演出,是一种消遣,是一种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