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牧童[陈镇朝]的头像

牧童[陈镇朝]

网站用户

小说
201910/18
分享

八月断壶之十 一 9.暗流与涟漪连载

9.暗流与涟漪

星期四上午第二节课,余老师在高一(4) 班上课,上的是说明文《一个好树种——泡桐》。当余老师讲到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为总说——分说——总说时,男生林少豪举手,余老师请他站起来问:你有什么问题?

林少豪说,可能不能这样说。

余老师问,不能这样说,那么应该怎么说?

林少豪说,我也不清楚。

余老师说,既然你不清楚,那么,就要听我的。

余老师分析说,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以构成部分的组合顺序、观察顺序,按事物形成的时间顺序为顺序来写的,它是先说总体,后说局部,按观察——推断——结论来安排文章顺序。所以我把它归纳为总——分——总,这样便于记住。还有那位同学认为我这样讲不对的,可以把看法说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另一个男生举手,余老师叫他站起来问,你有什么看法?

讲课中要逐句分析语法。男生说。

余老师说,这节课是学习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不是语法课。当然,碰到不好理解的句子时,讲讲它的语法是可以的,但这篇课文没有碰到,所以用不着讲。更不可能逐句分析语法,每节课都有一个侧重点,要按备课计划来授课。如果逐句分析语法,不但授课计划不能完成,也打乱了整个授课计划。

另一个女生举手,余老师叫她站起来问,你有什么问题?

女生说,老师讲的都是课后练习,课后练习不用讲。

余老师说,为什么?课后练习你们都会了?啊!我明白了,外边有人在卖课后练习的答案。但是,有课后练习的答案也不一定能真正透彻理解啊?不过,没问题,我可以不讲或少讲。

另一个男生举手,余老师叫他站起来,说,吴大勇,说说你的要求?

吴大勇说,读写训练方面讲太多,应多讲与考试有关的词语。

余老师说,据我所知,词语在高考中占分的比例很少,不到百分之十。而读与写即阅读理解与作文训练方面的知识却占百分之八、九十。我说过,写,即作文,必须调动所有的语文知识,如字、词、句、段,语法、各种修辞手法、逻辑,还有谋篇布局,剪裁的详略,主题的表现等等,而多读优秀范文,才能写得出优秀作文。我觉得你的要求是舍本逐末,主次颠倒、本末倒置。

同学们这才默然。但余老师心中却翻腾起来……这个学校的师生也太鼠目寸光或太急功近利了!上次语文教研组长听课就强调要重文字而轻思考,要着重讲词,应从高考的实际出发。现在课堂上学生竟也要求逐句分析语法,要求多讲与考试有关的词语?但却忽视读写的基础训练?真让人匪夷所思!

余老师说,下面我讲一个“孺子可教”的故事。

张良,字子房。战国时原韩国姓姬的一位名门公子,因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居,改名为张良。一日,张良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散步,在桥上遇到一个穿粗布衣的老人。老人走到张良面前,把一只鞋子丢到桥下后对张良说:“喂!小子!你替我去把鞋捡起来!”

张良非常惊讶,本想打那老头。但看到他年纪很大便忍住了。他下桥把鞋捡了起来,恭敬地跪着替老人穿上。老人伸出脚让张良穿鞋,然后笑着转身走了。

张良看着老人离开的背影。老人走了里外路又返回来说: “你这小子不错,值得我教育。五日后的早晨到桥上来见我。”张良连忙答应。

第五日早晨,张良赶到桥上,老人已先到,老人生气地说:“跟老人约好时间却迟到,怎么回事啊?再过五天,早些来见我! ”

又过了五日,鸡刚啼张良就出发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又说:“又迟到,怎么回事啊?五日后再早点来。”

又过了五日,张良刚过半夜就摸黑来到桥上等候。过一会老人也来了,老人高兴地说: “小子,这样才对! ”

老人说着拿出一本书给张良,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十年后你就有大成就。十三年后,你小子将再见到我,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老人说完离开不见了。张良觉得这事很奇特,第二日早晨,张良就读那本书,从此用功钻研此书。这本书叫《太公兵法》。张良从此研读《太公兵法》,后来,成了汉高祖刘邦最重要的谋士。

刘邦建立汉朝后,一日,庆功宴请群臣,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的话指出,出谋划策靠张良,后勤保障靠萧何,带兵打仗靠韩信。

这些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留侯世家》与《史记•高祖本纪》之中。这个故事说明青少年要真心尊敬长辈,态度要真正谦恭,长辈才会教给他有用的知识。我希望你们都要当一个可教的孺子。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我再强调一点,你们要相信老师,不能怀疑老师。因为高一(3)、高一(4) 中有个别同学是不相信我这个老师的。如果有人告诉你们应该这样教或那样教,那么请他来教,而我,只能按我的水平、能力、认识来教,不可能按别人告诉你们的那种教法去教。班长可以把我的话反映、汇报给班主任和那些你们认为了不起的人。余老师说。

有一次余老师上作文课,当他辅导学生写作文时,提出:应先列出提纲,再写草稿,后在草稿上修改出初稿,再在初稿上继续修订后再定稿,文章不厌百回改嘛。

林少豪举手说,老师,“初稿”这个词你说错了。我认为没有“初稿”这个词,也从来没有听说过。

余老师说,没说错。你没听说过的多了,要不你怎么还要坐在这里学习?还有,以后举手后我没叫你发言时不要擅自开口。余老师清楚地知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不能由学生乱发言打乱课堂教学秩序。要解答问题也要放在后面。

余老师病倒了,他其实是被名誉问题所击倒,因为他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来整理自己的思绪。余老师任教两个班的两位女班主任程雪、吴娜老师带领这两班学生,陆陆续续上余老师家探病。余老师在来访学生中了解到,是有个别教师故意在背后散布有关余老师的流言,并有意误导部分学生向余老师发难,想看余老师的笑话……甚至有某个学生向余老师提出,讲课应该像**老师那样讲……

余老师喜中带忧,喜者,同事、学生还是关心他的。忧者,同是教师,同是天涯沦落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才对,为什么这些人还要窝里斗?还想大鱼吃小鱼呢?银港中学不过是一个池塘,你这大鱼吃完小鱼,难道你就逃得出被人放上刀砧的命运吗?真是可怜之至!

余老师心血来潮,马上提笔给两位女班主任写信:

程雪、吴娜老师:

多谢两位关心!且前次调课,尚未致谢,送上书两册,笑纳并雅正。

且代致意两班学生,多谢他/她们对我的关心,他/她们都是无辜的,又不明就里。我自始至终并没怪他/她们,不管他/她们是被人误导利用,还是被人当做匕首和投枪直戳我的要害,我只是感到痛心,心有不甘而已。有人不相信教师,学生们不理解教师,我们两头受气!二十年的理论和心得毁于一旦,毁于一种不问青红皂白的专制式家长式的斥责之中,让我们不知何所适从。不让学生听从老师,却叫老师受制于学生,那么也应该出示一个框框或形式可叫老师去遵从呀?捕风捉影,还有风,还有影,空泛得什么边际也没有,叫人怎么去执教?死囚还有为自己辩护的机会,而我们有吗?还未开庭,已经进行宣判了?把匕首刺进心脏的疼痛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疼痛呢?扪心自问吧,只要设身处地体验一下就能感受的!此致

余老石

一九九*年**月**日

但是,师生们的来访探望还是温暖了余老师的心,两天后,余老师回校上课。

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解决学生的混乱认识,余老师觉得这才是最迫切的。他向两位班主任说,下周的班会课由我来上,你们要旁听也可以。

班会课上,余老师总结了本学期来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师生认识上的差距和出现的一些矛盾、误会。他指出,个别学生认识上的混乱,并不代表全班。认识上的混乱这本属正常问题,只是正常问题却以不正常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才是真正的不正常。其表现为小题大做,对老师苛求过高,对自己却从不自我检查、自我批评,缺乏自律。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老师不可能是万能的,老师只是教给你们一种学习、理解的方法,交(教)给你们一把如何开锁的钥匙,锁还是要你们自己去开。我的教法依据,一是教学大纲,二是教学参考书,三是特级教师教案。我重点详讲试卷,包括评分扣分实例,是为了使你们懂得怎么样做题答题才能得分。本学期来我是一心一意要做好教学工作的,而且态度是一腔真诚的,问心也是无愧的。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