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牧童[陈镇朝]的头像

牧童[陈镇朝]

网站用户

小说
201910/24
分享

八月断壶之十二 10.穆仁其人连载

10.穆仁其人

余老师是怀着一腔热血进入银中的,所以也就产生了赞学校、赞教师的一些文字——当然学校、教师都该赞。也因此才去创办《银港》校刊。余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办刊这件事对余老师本人来说却并不一定是好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言论当时马上就出笼了: 不多去研究教学, 却去办校刊。沽名钓誉!

对这些言论, 余老师早有思想准备。但是, 何止这些言论, 紧跟而来的一系列事情马上引起了余老师的警觉。

比如吧,余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评课时发言的人或全面肯定;或基本肯定。而江老师在评课时既没自己的见解,对别人的看法也提不出异议,可会后则四处阴阳怪气地散布奇谈怪论说:新发明新创造,俺哩听“唔北块去”(不懂是什么)!

而后, 江老师又去“偷听”余老师的课——事先不打招呼,连预备钟敲响说一声这礼节性也不要了,余老师上了半节课才知道吴老师竟混在学生中“偷听”。

余老师想: 江老师看来是居心不良, 若不是想伺机寻隙,又何必如此呢!

胡老师既没听课,也没参加评课,却到处嚼舌根说:据说余老师的公开课讲法陈旧,大家都否定云云。

当余老师要申报评审高级职称时,请语文教研组长在他的述职报告上签名——这本属于例行公事,也是组长义不容辞的职责——组长每月还有五十元津贴。当时组长问:怎么写?余老师随口答:当组长还不知怎么写?谁知组长即刻把余老师的述职报告丢于地上变色说,这是你的事还是我的事?我只管教书,不管别的事。

余老师断定组长如此其中定有缘故,只好笑道,怎么脾气这么大,开句玩笑嘛何必生气这么大的气!

组长在组员的述职报告上签名, 其实,不管是谁,一般都写: 此报告所述属实, 然后签名。

组长的不友好引起了余老师的诸多联想:为什么当学校有些领导在大会上主观地借题发挥不顾事实乱批评语文组的时候,会上会后他这个组长可是表现得浑浑噩噩, 毫不抗争。组里的合理要求他既不敢如实反映为组员请命,组员的合法权益他更不敢仗义执言,加以维护,可为什么他在余老师面前却又如此的不友好而大发脾气呢?这肯定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

余老师只有调整自己对银港中学的感性认识: 以后尽量养光韬晦, 慎行慎言。教学上少些标新立异, 多点迎合他人所说的意见吧。

可社会并不像余老师想的那么简单,有人又在背后鼓动余老师的某些学生起来反对余老师。余老师一下就被击病倒了。

当学生们了解了某些真相时,许多学生打电话到余老师家慰问,后又成群结队,几经周折寻到余老师的家里来探望。学生们都诚恳地向余老师表态:愿意听余老师的课,希望余老师去上课。两个女班主任——程雪、吴娜老师也寻上门关心慰问。这些使余老师很受感动,余老师觉得不教好书,确实对不起这些无辜的可爱的孩子。

学期中途,余老师又被学校换级教学,原来的学生常跑来问余老师,为什么不教他们了?余老师知道学生还是希望他教他们的, 余老师觉得有这一点就够了。

后来,余老师才明白,他进银中是符其实校长要他去,而他只知卖命工作,却忽略了教务主任穆仁, 无意之中就得罪了穆仁。学校中种种对余老师的非议戓非难,其实都是穆仁在背后有意无意操纵的。

穆仁,一个小小的中学教务主任,却是一个大大的弄权专家。银港中学在银港镇是一所最大的学校,全校有二百多个教职员工, 四五千个学生。可以说这些师生都是穆仁的衣食父母。

银港中学的功课是穆仁安排的,一张不起眼的功课表,这就是穆仁的生财之道。外行人看不出什么,内行人深知其中的奥妙。也就是说,功课的轻与重,班级的好与坏,课时在一天的什么时段,内中大有文章!其直接效果当然都与利益挂钩。人往好处想,谁都希望称心如意。那么,要称心如意,当然要提前去拜访穆仁,提出具体要求,更不能空口说白话,见面礼总是要的,轻与重决定于后面要求的落实程度:是百分百还是百分之几。

还有教学检查及总结也归穆仁管,每个人的教学好与坏,这都是虚的东西,穆仁说你好你就好,穆仁说你差你就差。教学的好与坏又与评优秀密切关联,那时候连续两年评上优秀则可长一级工资——穆仁那时没有去评高级职称,但工资全校最高,每两年长一级工资,他是连续地从不中断地一路长上去的,后来上面发现问题,行文限制不能连续长三次,他才不得已中断一年后才长。

当然,还有中、高考,自学考、乃至政府、社会其他单位借用银中当考场的各种监考安排,中考的评卷安排等等,一般都归穆仁管。所以,要想混得好,就必须与穆仁拉好关系才有好处。

银中本校教师的亲属要进校读书,没有一、二条中档以上的烟(价值三百至五六百元不等)穆仁就是不开绿灯。只要空中有鸟飞过,穆仁不拔下一根毛来就绝不放行。

余老师进银中,不知就里,忘了去拜访穆仁。继儿子小夏进高一试读,又没去向穆仁疏通,还去办什么《银港》校刊,穆仁于是更有看法。符其实校长在,穆仁还不敢怎样,符校长一退,穆仁对余老师可就不客气了。

潮汕有一句俗语叫“碎数畏算盘”。这句俗语和穆仁有关系吗?有的。“碎数畏算盘”,意即别小看小数字,加起来就是大数字。

穆仁的生财之道究竟获利多少,不知道。但有一个事例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穆仁老婆没参加工作。穆仁夫妇育有两子,大儿子先代课后转正,与一教师结婚。小儿子、小儿媳打工。穆仁先后买了两套房子,一套一家人住着,一套刚装修好。两套房子,两个儿子的结婚费用,一家人的生活开销都是穆仁赚来的。儿子都大了,穆仁想要分家。他把刚装修好的套房准备给大儿子、大儿媳,意要他们搬出去独立生活。大儿子、大儿媳都有工资,房子也有了,一般人都认为他的大儿子、大儿媳与他人比条件已非常好了。谁知大儿子、大儿媳不同意。大儿媳与她的一个闺蜜说,哼!就这样叫我们搬出去?不行。当然他的大儿子、大儿媳主要是认为在家财分配上不公平,他们吃亏了。那么,于此也可以看出穆仁平时敛财手段之一斑。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