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牧童[陈镇朝]的头像

牧童[陈镇朝]

网站用户

小说
201911/29
分享

工夫茶之奉茶连载

奉 茶

和、爱、精、洁、思,茶道无与敌。

乡思起莼鲈,乡情如胶漆。

因知工夫茶,最具凝聚力。

——张华云《潮汕工夫茶歌》节录

“奉”茶不是茶叶的名称,也不是简单的端茶动作。“奉”茶是一种“礼”,是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一种以工夫茶为形式而举行的“大礼”。但是。潮汕语音并不是这么说,所谓“奉”,按照潮汕话八声的拼法应为“戈安五”(即“戈安”往下拼切到第五声),相当于“kǎng”切去。因为我没法找到一个能准确表义倚声的字眼,音译怕人望文歧义——在普通话中也找不到一个同音词,所以我只好舍其音而取其意——就称为“奉”茶吧。

——作者题记

世事说变就变。侯迪当了三十多年地主,却没田没地。当年土改工作团没收了侯富的田地和房产,只在火巷上留了一间小房给侯迪住。

当侯迪不当地主的时候——政府把他的地主帽儿摘掉了,却又从天上掉下了一座宽阔的宅院——他成了爱国侨属,而且还分了田地(责任田)。在侯迪的印象里,天底下最不能当的就是地主:吃不饱,抬不起头,动不动就被专政,担惊受辱;什么人都可以随时叫你低头、跪下。侯迪把这几十年的地主生活概括为六个字:低头挨饿受辱。当公民的感觉真好!特别是当一个一等公民,比如爱国侨属之类!侯迪当地主的时候,每当运动一来,经常被人叱令去陪斗,陪跪;现在呢?当侯迪成了侨属,特别是成了爱国侨属以后,却是县长、市长也来陪他吃,陪他喝,还和他握手,问长问短的。

侯迪从十三岁起,他自己知道的就是勤勤苦苦做活,老老实实做人。他不想当地主,但却当了三十多年。这顶帽子让他戴怕了,也终于摘掉了。摘掉了旧帽子,却又有了新帽子:侨属——乃至爱国侨属。侯迪真担心有一天,这顶帽子又要换成别的什么名目的帽子。别人使他成为地主,同样,别人又让他成了爱国侨属。也不知以后人家又要他变成什么?这些问题太复杂,侯迪没法想清楚,干脆不去想了。还是想点切近的吧,他父亲侯富要回来——准确地说是要回到他的村子里来。他已经回到了市里,现在就住在市里的宾馆里。侯富不但要回村,而且交代侯迪要叫齐过门和未过门的孙媳,说要让她们“奉”茶。侯迪要准备接待他父亲侯富,这件事在他的家庭中,这才是一件大事。

平时那些眼睛向上的村干部们,镇干部们,现在也三天两头地跑到侯家大院来问候侯迪:有困难吗?有什么要求吗?要镇里要村里帮什么忙吗?特别是最近。村干部表现得相当卖力,在侯家大院前后左右转了又转,终于发现了问题:侯家大院前面,大灰埕南面,那株大龙眼树下面,长期堆满垃圾,爬满苍蝇,又脏又臭。村干部雷厉风行,马上派人把那堆垃圾清理干净。更有甚者,在龙眼树周围用砖头砌起了一个有座椅高的大圆圈,贴上了马赛克瓷粒。前后的住户都额手称庆,侯富的影子还没见到,倒给他原来的乡邻办了一件好事。侯富要回来了,成了西宁村一件上至村政,下至村民都在谈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侯迪有四个儿子:侯时、侯代、侯国、侯家。侯迪的老婆还是赵先生为他介绍的。侯迪和赵意也算青梅竹马了,彼此有了一些感情,有了那么一点意思。但侯迪被划为地主后,他怕拖累赵意,有意疏远;赵先生经过考虑再三,也终不敢促成此事。但赵先生还是记挂关心着侯迪的终身大事;况且侯富临走时又把侯迪托付给了他。侯迪二十岁时,赵先生终于托人帮他物色了另一个地主的女儿。那时候谈婚论嫁“黑五类”的人只能在同类里面找,阶级成分好的是不会嫁给侯迪这种属“黑五类”的地主分子的——当然,“黑五类”中漂亮的女子也有嫁给“红五类”的男子的,但是一般来说很少。因为娶了“黑五类”女子的“红五类”男子,必须以牺牲政治前途为代价,而那时候的政治生命又是高于一切的,政治待遇决定经济命脉,而经济又制约着人的生存权;何况“美”及其观念在那时候又是背时的,处处受批判的。漂亮的脸蛋能长出大米吗?

侯迪以前常抱怨他老婆不会生崽,光会生儿子,不懂产女儿。女儿大了嫁出去多省事?生那么多儿子干什么?侯迪必须给他们找媳妇,还要给他们建房子,这可能吗?儿子越多,侯迪头越疼。侯迪的四个儿子似乎是排着队按着顺序来到侯家的,一个比一个少一岁。当侯迪的四个儿子都大了,侯迪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咦!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地主帽儿摘掉了,政府又送来了一座大宅子,儿媳妇就一个接一个地滚进门来。侯时、侯代都结婚了;侯国、侯家也都有了对象,成双成对地进进出出,就差办一下手续而已。

侯迪听他父亲侯富说,侯迪继母病死了——侯富自然又续聚了一个。侯开结婚后却生了三个女儿,而终于没养出一个儿子。所以这次侯富听说侯迪有四个儿子,特别高兴,说要叫齐过门和未过门的孙媳妇一齐来“奉”茶,行“大礼”,侯富要给她们见面礼。

侯富回村的日子终于到了,侯家大院里里外外都洋溢着喜庆气氛,就连村子里的主要村道似乎也显得干净卫生了。

因为是家宴,所以侯迪按侯富的吩咐谢绝了一切村镇干部的参与。筵席就设在侯家大院的大厅里。厨师请的是侯迪的私塾同窗好友,也就是赵先生的女儿赵意的夫婿赵化——赵先生夫妇已经做古了。侯富交代,山珍海味龙虾龟鳖吃多了。这次回乡,主要是要在自家的祖宅上热闹热闹,看看他的孙子孙媳,会会宗亲;二来吃点记忆里的传统家乡菜肴,怀怀旧。什么“洋”的新的东西他见得多了,也吃得多了。不要去赶什么时尚。老先生交代说,目的要“热闹”,菜式要“土特”。

这次回乡,侯富带着他的新继室,还有侯开的小女儿。上午十时多,一行三人坐着市侨联专门派来接送他们的小车回到了西宁村,小车来到了侯家大院的门前停住。侯迪带着一家人以及族中几个宗亲老丈站在灰埕头迎接侯富他们。介绍、握手、问好,逐一寒喧毕,侯富叫众人自便,说他要认真地看一看灰埕,龙眼,祖屋,书斋。侯富只留侯迪陪他们三人走走看看。

侯富站在灰埕边缘,仰望那株苍劲高大的龙眼树,枝叶虽还繁茂,却已隐蔽着不少枯枝。少顷,侯富回身走到灰埕中间,望着祖屋高大的门楼,大门上“龙祥居”三个楷书髹金大字还在,只是光采暗淡,大不如往日了。大门两旁的一些浮雕有不少残缺,图画也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侯富又走到书斋门前,“耕读斋”三个墨色八分隶也还在门上,神采似乎依然,但斋内却早已荒凉……祖屋退还回来以后,侯迪把室内破损的地方修修补补;烟熏火燎黑黄斑驳的也不少,侯迪全面进行粉刷;地板也全部重用水泥铺过。天井里新近摆了两盆绿色的铁树,两盆开着大黄花的大丽菊,两盆红艳艳的杜鹃。侯富各处巡视了一番,自然免不了生出许多的感慨。

各处看罢,侯富被侯迪引到西边南北厅休息。此时,赵化叫人送上四小碗糯粉甜丸,碗面上各搁着两个荷包蛋。

“卫生吃,卫生吃。”侯迪对侯富夫妇及他的侄女说。潮俗接待贵客新亲以示隆重和尊敬,点心要煮甜丸圆蛋汤,取甜甜蜜蜜团团圆圆之意。客人不能吃光甜丸圆蛋汤,要吃一半留一半,表示甜甜蜜蜜团团圆圆永远享用不完。卫生吃意思是讲卫生不要吃剩,这算是有所改革,圆蛋改为荷包蛋也已有了改革的意思。

侯富叫取碗来,说:“我现在是不胜甜品了!”

侯富用筷子分出一半甜丸和一个蛋在另一个碗里,然后对大家说“就卫生吃罢”。

十一时半,赵化叫人来催请入席,于是一行人走上大厅。厅里按品字形摆了三席,孩子们及一些不属重要角色的另有二席安排在书斋中。

菜是根据侯富的意愿安排的。冷盘有正宗潮味卤鸭肉,白斩鸡;调料是普宁豆酱。甜品是反沙芋头。热菜是冬瓜挖臼清炖;酸甜佛手排骨;糊烧大白菜;特制牛肉丸汤,调味是芹菜;特制鱼丸汤,配料是潮汕咸菜皇。此外还有蒸鱼饺,田螺炒金不换,韭菜粿,鼠壳粿,清煮白茄浇拌新鲜咸菜汁;油煎鲜蚝烙,油炸特制鱼卷。这二味菜肴上面各搁着一撮碧绿的新鲜芜荽香菜。甜品汤为莲子马蹄爽清汤,菱角老藕甜汤。佐料碟有桔油,蒜泥醋,油炸葱花,极品鲜酱油。这都是侯富记忆里的传统老式潮菜。时尚菜式只有二味:白灼龙虾,当归淮山鳖汤。

酒是国产名酒五粮液,香烟是“中华”牌的。

当下干菜热汤,穿插上桌;甜肴咸馔,间隔而至;觥筹交错,朵颐大开;热气腾腾,按下不表。

最后送上来的是二碟青菜,二盘水果:一碟爆炒芥篮筷,一碟韭菜花。一盘翠绿的无核小葡萄,一盘青中带黄的橄榄。至此,菜式告罄,众人纷纷离席。侯迪引侯富到西边南北厅中待茶。赵化指挥几个帮厨的收拾残席。

不久,侯时引来四男四女八个潮乐乐友进入大厅。然后到西边南北厅请侯富侯迪上大厅欣赏潮乐。这原也是侯富的意思,他年青时曾是潮剧戏迷潮曲爱好者。

乐友们相继演奏了潮汕民间传统乐谱——俗称弦丝,有《迎仙客》,《梅花开》,《月儿高》,《中秋月》,《寒鸦戏水》,《平沙落雁》,《柳堤春晓》,《杨柳春风》,《锦上添花》。

老先生听得如醉如痴,心旷神迷。他对他的新继室和孙女——侯开那个小女儿说:“这就是乡音啊,越听越悦耳,百听不厌啊!这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潮曲”。

最后,一女子起身,向侯富鞠了一躬说:“我为侯老先生演唱一曲《潮汕工夫茶歌》。”

座中一男子用二胡调好弓弦,二胡伴奏起调,女子接着用潮语婉转唱道:

闽粤地相接,姻娅不断绝。

五娘适陈三,荔枝为作伐。

山水相连系,茗茶并英发。

饶平岭头白,溪茗铁观音。

嫩芽化齑粉,条索窈窕褐。

一斤四十泡,三杯无余缺。

潮人无贵贱,嗜茶辄成癖。

和、爱、精、洁、思,茶道无与敌。

水、火、器、烹、饮,茶艺至精辟。

薄锅沸清泉,泥炉炽榄核。

罐推孟臣小,杯取着深洁。

西湖处女泉,桑浦龙泉液。

四指动飞轮,涤器净且热。

柔条围细末,首冲去浮沫。

关羽巡城流,韩信点兵滴。

罐干茶云热,饮尽不见屑。

一冲号为皮,流香四座溢。

二三冲为肉,芬芳留齿颊。

四冲已云极,清风生两腋。

脑海聘奇思,胃肠清宿食。

匪独疗干渴,夏兴冬不息。

不可一日无,百郁俱辟易。

潮人多远游,四海留踪迹。

偶逢故乡人,同作他乡客。

共品三两杯,互通乡消息。

乡思起莼鲈,乡情如胶漆。

因知工夫茶,最具凝聚力。

昔人开其端,历代有增益。

乃成茶文化,世世沐膏泽。

这是张华云先生的《潮汕工夫茶歌》。二胡悠扬的伴奏和着女子清亮甜美的歌喉,使侯富听得连连称妙。老先生拿出八个利市红包,分送给这八个潮乐乐友。

接着,“奉”茶仪式开始。侯富和他的新继室端坐在大厅中间的交椅上。赵意领着侯迪那两个已过门和两个未过门的儿媳站在厅右侧前端。赵化坐在旁边指点侯时弄工夫茶。赵化说:

“滚水落冲罐时砂銚要提高,叫高冲。高冲也不能直冲罐心,要绕冲罐边缘循环才不会冲破茶胆。提冲罐冲茶时洒向茶杯要低至临杯口,这叫低洒。洒时一定要快速均匀来回绕洒,这叫关公巡城。最后要把罐中茶水点点滴滴用力快捷均匀滴向各个杯中,这叫韩信点兵。你们这些年青人啊,不能只知喝工夫茶,而一点不讲究茶艺!应该懂得我们潮汕工夫茶的艺术,电台上不是播出说,这就叫文化,懂吗?听说讲究得越细越博大精深呢?那理论还一套一套的呢?所以也叫茶道。这不,刚才那歌曲不是也唱出来了。现在到酒店吃饭,那些服务小姐倒啤酒,能把杯子倒满,上面却没有一点泡沫,这也是功夫,不都是训练出来的?年青人凡事都要学着点。”

“好了好了,你别在这里摆谱了。谁还不知你上过几回酒店?还是办正经事吧——准备“奉”茶。”赵意及时制止赵化,把中心工作提出来。

按顺序先从大孙媳开始。大孙子侯时把茶冲好,端两杯放在一个白地金边兰花的平底瓷盘上;侯时嫂向前两手端起盘子,走向大厅正中,在侯富夫妇前面双膝跪下,两手高托茶盘,朗声说:

“老公老嬷请饮茶。”

侯富夫妇各各端起一杯,一口一饮而尽。再把杯子放回盘中,然后各自把礼品盒子放进盘里说:

“请嫂嫂收下我们的见面礼。”

“谢老公老嬷。”侯时嫂说毕,然后起身,把盘子送回侯时冲茶之处,收起礼品盒。赵意说:

“打开让我们大家见识见识。”

于是众人围上去,一看,侯富送的见面礼是一条精美的金项链,侯妻送的见面礼是一对精巧的金耳环。

此时,侯时已把第二冲茶冲出,二孙媳侯代嫂照着大孙媳的样,上前献茶。然后三孙媳侯国嫂,四孙媳侯家嫂各各也奉献了一回。行礼如法炮制,按下不表。

侯富夫妇也各各送了见面礼。礼物稍有不同。二孙媳和大孙媳相同,都是一条金项链,一对金耳环。三孙媳和四孙媳除了金项链,金耳环换成了玉手镯。

侯富又拿出几个利市红包,分别送给宗亲中的几位老丈。今天来赴席的十五岁以下的小孩,每个人也有一个利市红包,侯富交代侯迪去分派。

接下来大家闲坐,说了些海内海外,过去现在的热语闲言。眼看下午五时已近,市侨联的小车已开到侯家大院的灰埕上,准备接侯富他们回宾馆去。明天,侯富捐资的市里的一所医院的第二期工程要破土开工,市有关领导要求、邀请侯富参加开工仪式。后天,飞回美国的机票已定好,老先生没时间在他的祖屋逗留了。

临走前这几天,侯迪陪着侯富,一来叙叙别后离情,二来也享享天伦之乐。

二零零四年六月二十九至三十日上午草于龙砂寂斋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