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牧童[陈镇朝]的头像

牧童[陈镇朝]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2/10
分享

苏轼在密州

牧童

我曾到常山去踏青,常山却没给我留下多少深刻印象。常山海拔二百九十七米,山势平夷无险,山顶宽阔平坦,数峰相连。其山形打个不大恰当的比喻,有如一个放倒的饺子,东、西两面坡势略平,有山路可供上下,南坡多为悬崖陡壁,北坡最为平缓易登,故一些名胜古迹都分布在北坡。常山周围地势起伏,缓岗连绵,独常山突兀而起,远观山顶之碧霞宫,倒也雄伟壮观。

常山,位于诸城市城南十公里处,原名“卧虎山”(顾名思义,其山形有如一只卧虎), 因诸城人过去常在此山祈山祈雨常常灵验,遂更名为“常山”。

虽然常山没给我留下多少深刻印象,却和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首壮词,一个文学名人有关,所以我还是必须写一写。这个文学名人叫苏轼,这首壮词叫《江城子·密州出猎》。

文官出身的大文豪苏轼,在密州时写出了他生平的第一首气势磅礴的壮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词为抒情词,虽然标题为《密州出猎》,从字面上看,涉及出猎的不过十五个字:“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但其实这十五个字也是为抒发豪情做种种的渲染与铺垫。“千骑”是夸张,“锦帽貂裘”又何尝不是夸张呢?“左牵黄,右擎苍,”同样也是有意夸张,一个太守出猎,前呼后拥,太守怎么可能亲自左手牵着猎狗,右手托着苍鹰呢?这十五个字,为的是渲染一种宏大场面与气势,以抒发他的“聊发少年狂”。下文抒发的豪情,都与这个“狂”字有密切的关系,都是围绕这个“狂”字来展开与抒发。

“老夫”,苏轼自称,时年苏轼三十八岁,按现在联合国公布的年龄概念正是青年。“倾城”同样是夸张。同样为的是渲染气势。

苏轼在此抒发什么豪情呢?“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不知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召回魏尚那样的信任我呢?那时候我将使尽力气把雕弓拉得像满月一样,对准西北,射杀屡屡犯边的西夏军队,为国家建功立业。”

译成白话,像呼口号,又像喝白开水,写成词,则韵味浓馥,气势磅礴,豪气干云。

苏轼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豪放词风的另一旗帜。“新天下耳目”,气象恢弘,充满阳刚之美。

密州:今山东诸城。那么,苏轼出猎的地点是那里呢?词中只点出“平冈”,“平冈”不是地名,指平坦的山冈。据说,出猎的地点就是诸城常山。

此有苏轼的《雩泉记》为证:

常山在东武郡治之南二十里,不甚高大,而下临城中,如在山下,雉堞楼观,仿佛可数。自城中望之,如在城上,起居寝食,无往而不见山者。其神食于斯民,固宜也。东武滨海多风,而沟渎不留,故率常苦旱。祷于兹山,未尝不应。民以其可信而恃,盖有常德者,故谓之常山。熙宁八年春夏旱,轼再祷焉,皆应如响。乃新其庙。庙门之西南十五步有泉,汪洋折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若一,余流溢去,达于山下。兹山之所以能常其德,出云为雨,以信于斯民者,意其在此。而号称不立,除治不严,农民易之。乃琢石为井,其深七尺,广三之二,作亭于其上,而名之曰雩泉。

古者谓吁嗟而求雨曰雩。今民吁嗟其所不获,而呻吟其所疾痛,亦多矣。吏有能闻而哀之,答其所求,如常山雩泉之可信而恃者乎!轼以是愧于神,乃作《吁嗟》之诗,以遗东武之民,使歌以祀神而勉吏云:

吁嗟常山,东武之望。匪石岩岩,惟德之常。吁嗟雩泉,维山之滋。维水作聪,我民所噫。我歌《云汉》,于泉之侧。谁其尸之?涌溢赴节。堂堂在位,有号不闻。我愧于中,何以吁神?神尸其昧,我职其著。各率尔职,神不汝弃。酌山之泉,言其蔬。跪以荐神,神其吐之?

苏轼是如何来到密州的?他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先在繁华的杭州当通判,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一零七四年)又被迁至经济落后的密州任知州。

次年(熙宁八年)八月,政局初定,苏轼便开始命人修葺城北旧台(此台原系北魏所建的城墙土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苏轼由此也写下了《超然台记》: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这篇文章说明超然于物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即把一切事物都置之度外,无所希冀,无所追求,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就不会有什么烦恼,能成为一个知足者常乐的人。这是用庄子“万物齐一”的观点来自我麻醉,以旷达超然的思想来自我安慰。不管祸福,美丑,善恶,弃取,通通都一样,自己屡遭贬谪,每况愈下,也就不足挂齿,可以逆来顺受,无往而不乐了。其实,这是置无限辛酸、满腹怨愤而不顾的故为其乐,有其形而无其实,犹如酒醉忘忧之乐,并非敞怀舒心的快乐。全文以“乐”字为主线,贯穿始终,被称为“一字立骨”的典范文章。以议论和记叙相结合的方法,从虚实两个方面阐明了主旨。游于物外。就无往而不乐。

熙宁八年正月,苏轼写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五代及北宋词篇,多为应歌而作,而歌词者又多为妓女,因此境界狭窄。以悼亡为题材入词,在词的发展史上苏轼是第一人。这篇著名的悼亡词,感情深挚,充满凄婉哀伤,抒发了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它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是扩展丰富了词的题材和品格。

熙宁八年十月,苏轼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

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这是一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词的上阙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下阙通过诗人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寄寓了诗人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抒发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熙宁九年中秋,苏轼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南宋著名文学家胡仔在他的《苕溪渔隐丛话》中有这么一段话:“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苏轼在密州两年,创作的诗、词、文二百零五篇首:即诗一百二十六首,词二十首,文五十九篇。离开密州后,他又写下了有关密州的作品二十七篇。密州是苏轼文学创作转型期的开始,也为他后来文学创作的成熟期和辉煌期奠定了基础。

在密州的苏轼,仅仅是失意,而离开密州之后,特别是到了湖州、黄州之后,“乌台诗狱”的冤案,一连串的灾难就如影随形地紧紧笼罩、追击着他,而达观的苏轼,是一个心理素质坚强的人,因为他早已为自己未知的苦难调整好心理准备,所以,任何苦难都是击不倒他的,而他的辉煌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也将在小人们的围攻中、在他苦难的突围中将由此诞生。

二零一九年八月二日草于陋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