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牧童[陈镇朝]的头像

牧童[陈镇朝]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20
分享

苏轼与赣州八境台

二零一零年六月中旬,友人邀我以贵宾身份到井冈山参加一个座谈会。座谈会结束,我与另一朋友一路南下一路游赏,先到了吉安,后又到了赣州。

发源于崇义聂都山的章水,流到赣州城西绕城北去;发源于武夷山的贡水,流到赣州城东也绕城北去;两水夹城,在赣州城东北角的八境台下汇合成为赣江。赣州城因位于赣江的源头,因而得名为赣,又因赣江纵贯江西省全境,所以江西亦简称为赣。

八境台是千里赣江的第一景。北宋嘉祐年间(一零五六至一零六三年),曲阜孔宗瀚任赣州知州时,考虑到岁岁江水总要冲坏原土城,因此开始用砖石修筑城墙,并在城东北隅的古城墙上,修建石楼,后称“八境台”。登上此台,赣州八景一览无余,犹如身临其境,故名。台成时,孔宗瀚曾将登台所见绘成《虔州八境图》。熙宁十年丁巳(一零七七年),密州太守苏轼改知徐州,由孔宗瀚接任密州太守。孔在苏离任时,将《虔州八境图》出示请苏按图题诗,苏欣然作诗八首并序题于图上。十七年后的绍圣元年(一零九四年),苏轼贬官惠州,途经虔州亲登八境台,遍览虔州风光。深感原诗“未能道其万一”,遂补作一篇《后序》:

“南康江水,岁岁坏城,孔君宗翰为守,始作石城,至今赖之。轼为脐西守,孔君实见代,临行出《八境图》求文与诗,以遗南康人,使刻诸石。其后十七年,轼南迁过郡,得遍览所谓八境者,则前诗未能道出其万一也。南康士大夫相与请于轼曰:‘诗文昔尝刻石,或持以去,今亡矣,愿复书而刻之。’时孔君既没,不忍违其请。绍元年八月十九日眉山苏轼书。”

八境台建成后曾屡遭火灾,一九八四年再次重建时,改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新台于一九八七年落成,共三层,高二十八米,斗拱飞檐,画梁朱柱,并采用琉璃瓦盖面;内装修天花、藻井、彩绘,整个建筑溢彩流金,巍然壮观。登台凭江远眺,城外的山水田园之美,城内的亭台楼阁之秀,皆可尽收眼底。

八境台下面那个半圆型建筑是一座炮城,是古城墙的附属建筑。清咸丰年间为抵御太平军所建。炮城有上下两层,高七米,面积八百一十五平方米,开有枪眼、炮眼、了望孔。各层有藏兵洞十八个,炮城中间的平地可供军士休息和进行军事训练。这座炮城从功能上看,是控制章、贡、赣三江江面的要塞。太平军石达开部队曾三次攻城没有攻破。当时共有五座炮城,现仅存这一座和西津门。

西津门炮城平面也为不规则的半圆形,同样为防太平军而建于咸丰年间。西津门是赣州城的五大城门之一,城门滨临章江,城门外是渡江津口,故名西津门。西津门建有瓮城,城门有两重。一九三二年红军攻打赣州城时,西津门是攻城的主战场,两重城门均被红军炸毁。现保存的西津门,是位于瓮城的外重城门。一九三三年重建时,改建为带有欧式建筑风格的三门洞碉堡式城楼。

时代的变迁,景观自然发生了变化,八景所指当然也有所不同。由北宋孔宗瀚所绘,苏轼按图题诗的《虔州八境图》为:石城、章贡台、白鹊楼、皂盖楼、马祖岩、尘外楼、郁孤台、峰山。

到了清代赣州八景指的是:二水环流、储潭晓镜、三台鼎峙、玉岩夜月、宝盖朝云、天竺晴岚、马崖禅影、雁塔文峰。

站在八境台上朝北看,台下是章贡二水汇合处,这壮观景点就是“二水环流”。再往北看,远处赣江西岸矗立的那座塔,是明朝万历年间建造的,取苏轼诗句“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而称玉虹塔。因塔身白色,俗称为白塔。这种楼阁式的塔为道家镇邪造景的建筑物,它建在河边的山巅上成为风水塔。建塔目的是为留住赣州风水,镇住赣江水,保佑赣州城免遭水患。玉虹塔既美化了空间环境,还在航运中起到了航道标志的作用。

由白塔再往前望,水的尽头就是“储潭晓镜”。那里有一高山叫储山,因江面水平如镜面,光可照人而得名。赣江过了储山后,河流湍急,礁石密布,是著名的赣江十八滩,过去是一段非常危险的行船险段,经常发生翻船事故。文天祥著名的诗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里的惶恐滩就是这十八滩中之一。

“三台鼎峙”指郁孤台和拜将台——现在的儿童公园内、章贡台——已被毁,后人用八境台取代。

“玉岩夜月”指的是章江以西,水西乡境内的号称“江南第一石窟”的通天岩。

“宝盖朝云”指的是赣州城南部赣州的最高山峰又名崆峒山的峰山上海拔一千零一十六米高的风景秀丽的宝盖峰,因其山势险峻云雾缭绕而得名。

“马崖禅影”指城东水东镇境内的马祖岩,岩上建有寺庙,因唐朝高僧马祖道曾居住在此而得名,苏轼、赵卞、文天祥都曾游览过并留下了诗句。

天竺晴岚是指水东的天竺寺,已被毁。

“雁塔文峰”指市区东南部耸立在高楼大厦之间的舍利塔和塔下的文庙。舍利塔是慈云寺的附属建筑,所以又称慈云塔。因大雁常在塔顶栖息,俗称雁塔。这座塔的主要功能是用以收藏舍利子或经卷、佛像等。此塔建于北宋天圣元年(一零二三年),是江西省唯一的一座斜塔。

自北宋孔宗瀚用砖石修筑城墙后,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九百多年的不断修缮和维护,遂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长七公里、高大雄伟的砖城,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

最为珍贵的是,在赣州古城墙上留有数以万计的带有文字的城砖,最早的铭文砖系北宋熙宁二年(一零六九年),最晚的系民国四年(一九一五年)。这一块块带有铭文的城砖,犹如一部历史巨著,记载着赣州城的兴衰嬗变。因此赣州的古城墙成为宋代唯一保存下来的砖城孤品。它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和城墙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一九九六年,国务院将赣州古城墙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的赣州古城墙,从西津门起,沿章江至八境台,然后溯贡江经涌金门和建春门到东河大桥头(原百胜门),全长共三千六百多米,即七里多长。

从西津门登上古城墙,沿途可以游赏西津门、郁孤台、蒋经国旧居、八境台——俯览二水环流,远眺玉虹塔和马祖岩,再到涌金门、建春门浮桥——城南还有一座南河浮桥,寿量寺,最后可通过灶儿巷与南市街历史街区、游览文庙与慈云塔。

蒋经国旧居位于赣州城北端的花园塘一号,西邻章江古城墙,前有花园塘,遥对郁孤台。此地原为赣州府府衙。一九三九年二月,蒋经国来到赣州任专员,在府衙旧址靠近章江的空地上建筑一栋为一凸字形的西式洋房官邸,直到一九四五年二月离开赣州前他一直居住于此。

郁孤台位于赣州旧城区西北部的贺兰山上,此地是赣州城的制高点,取其树木葱郁,山势孤独而名郁孤台。郁孤台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楹柱上仍挂着代宗时赣州刺史李勉登临郁孤台留下的联句:“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南宋淳熙初年(一一七四年),辛弃疾在赣州任江西提典刑狱时,写下《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郁孤台因此名扬海内,后人多慕名而来访。郁孤台上原有清代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所建的全木结构楼台一座,一九八二年重建时改为钢筋凝土仿木结构,其形制外观均未改动。仍为三层,高十七米。登上郁孤台,可俯瞰赣州城全景。

苏轼另有《郁孤台诗》云:

八境见画图,郁孤如旧游。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

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苏轼诗作使赣州八境更加增色生辉,更加名扬万里。站在八境台上, 向不同的方向远眺近瞰,基本可以观尽赣州城的大小景点,当然, 这必须熟悉景点心中有景的人才看得见。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写于拾粟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