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牧童[陈镇朝]的头像

牧童[陈镇朝]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4/21
分享

赣南山色赞龙南

赣南山色赞龙南

樱桃好吃树难栽,

龙南好游笔难开。

这就是我此刻的心情。为什么呢?五十多个外地作家到龙南开笔会,看的是同样的风景和古建筑,推介龙南,写景纪实,难免不撞车,就算不雷同也难避大同小异,所以不好落笔。

几天时间,走马观花看龙南,不查资料而落笔,难免浮光掠影;一查资料,先到者熟悉者则已多有介绍描述;欲深挖某一景点吧,专家学者也早有学术研究论著了。所以,也不好落笔。

但是,龙南人的好客,龙南人的热情,温暖慰贴着我们的心,不留点文字下来,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所以,只好勉为其难,尽量以自己的感悟谈谈,聊以尽一点心意与心愿。

龙南要打造旅游大县,这是有战略眼光的,因为龙南不但历史悠久,地域广大,而且所蕴藏的旅游资源确实非常丰富。有了正确的思路,就会有一连串的正确的行动与举措,从这次我们龙南之行所看到所接触的,我们相信龙南是有能力打造成旅游大县的。

龙南,自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九百五十三年)建县,至今已有一千零五十九年的历史。因县境之北为龙头山,县城在山之南,故称龙南。或说县治位居百丈龙潭之南,故名。

九连山国家森林公园

你我相连水,水头与水尾。

相逢言话语,愿祝共芳菲。

这是作为广东人的我们赠与龙南朋友刘志光的几句话。因龙南素称“江西南大门”,南连广东和平、连平。九连山,就是因环连赣粤两省九县并有九十九座山峰相连而得名。

那天我们从下榻的龙南县城开泰宾馆坐大巴往南开,车行两小时才到了九连山虾公塘度假村。

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山峦连绵起伏,地貌复杂,森林植被茂密,古木参天,是赣江、东江、滃江的源头。

九连山有大面积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素有“生物资源基因库”之称。为我国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过渡区森林生态系统最丰富的地区,不但是东亚植物区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保存一些古老植物种属著名的“避难所”。既有与恐龙同时代的粗齿杪椤和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又有白垩纪残遗植物南方红豆杉和竹柏,有高等植物二千五百余种,蕨类植物二百五十余种。鸟兽类脊椎动物一百五十余种,昆虫八百余种,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以及列入世界极度濒危动物物种——海南虎斑鳽。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是亚洲东部温带——南岭山地东部一个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地区。为有效地保护该地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闾阔叶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和典型自然景观,区内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三大部分,无论何时到来,这里展示的都是最自然的、最原始的美。

九连山上有黄牛石的传说,虾公塘的来历,梅花落地的故事,八十三万多金银的埋藏等等,这些传说故事给九连山披上了神秘的色彩;而老庙、古桥、客家风情更为九连山增添了无限的韵味。

如此博大丰富的一座森林宝库,其中的溪涧流泉瀑布奇山异石不可计数,而我们充其量只是进入到虾公塘度假村探头探脑一下而已。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中旬抽空草于无为斋

小武当山

武将文臣皆下马,

当天奏帝且停车。

武力不如法力,力修力行力作善;

当仁何必让仁,仁心仁德仁为宗。

上面这两副对联现在刻在龙南小武当山的山门上。这是两副冠首联,冠首均嵌“武当”两字。这大概就是武当山山名的来历。而前面所以加“小”者,以区别湖北的武当山。

纵观国内的名山大川,凡能打造成众人向往的旅游名胜风景者,大多还是靠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作支撑,这正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千古名句。

那么,龙南武当山有没有“仙”呢?《小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仙”——将军峰下五个楚楚动人的仙女,身披云雾编织的霓裳,正为王母娘娘叩拜祝寿……只是这些所谓的神仙都在云里雾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当代文人为旅游开发目的而根据其山形而臆造出来的东西,没有任何的文献史料作依据,很难获得人们的认同。其实,龙南武当山有一位真正的“神仙”,这位神仙就是明代大儒——王阳明。

王守仁(一四七二年至一五二九年),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谥文成,人称王阳明。今浙江省余姚县人。明代最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等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

正是武当一战,奠定了王阳明平定“三浰之乱”的基础,使王阳明与龙南武当山结下了不解之缘。王阳明先后两次欣然登上武当峰,在武当峰上留下了两副非常著名的对联。第一副对联刻于武当峰铁索云梯顶上武当祖庙山门两侧的石柱上,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武将文臣皆下马,当天奏帝且停车”;第二副对联刻于武当祖庙佛堂两侧的石柱上,题为“武力不如法力,力修力行力作善;当仁何必让仁,仁心仁德仁为宗”。

从这两副对联,我们可以获得如下信息:

第一副对联:“武将文臣皆下马,当天奏帝且停车”,非常准确且用绝妙的文学语言描述了武当峰绝壁天门的险要,说明了上至天王老子,下至文臣武将,要想到达武当峰顶,都得停车下马。

第二副对联:“武力不如法力,力修力行力作善;当仁何必让仁,仁心仁德仁为宗”。 此联用高度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阳明心学的精华就是“为仁作善”,标志着阳明心学在此时此刻已经成熟。

写到这里,我们不由得不将王阳明在赣粤边境平乱的战事与秦楚之间在湖北武当山不断战斗的历史典故相比较,因此,此武当与彼武当的得名皆源于“武当者,武力阻挡也”,乃“以武挡敌”之意。王阳明平乱又与真武之神降魔伏妖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因此你也就很容易理解王阳明在这里题写的两副对联中为什么会将“武当”之名冠以此山的心情了。

因此,王阳明题写的这两副对联对于龙南武当山实在是太重要了,他在这里留下的两副对联既点明了龙南武当山之名的来由,又点明了王阳明“武力不如法力”“以仁为本”的克敌制胜法宝。在今天,我们应该以王阳明的政治与军事思想作宣传主题,将龙南武当山打造成海内外阳明心学弟子心目中的人文圣山。也唯有如此,才能提升龙南武当山在全国风景名胜区中的独特地位,产生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零一五年十月十五日下午写于隐庐斋

太平桥

太平桥在龙南县杨村镇街道北面一公里许的太平江上。太平桥有古今两座,古桥即上桥,始建于明正德年间,今仅存蚀空斑驳的桥址。下桥重建于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主体桥身完好,这就是现存的太平桥。

太平桥的兴建与王阳明“平三浰”有关。明正德元年(一五零六年),粤赣边境有一支以池大鬓、池大升为首领的农民起义队伍,驻扎于距杨村约四十华里的浰头(今广东和平县浰源乡)。在其影响下,正德七年(一五一二年),龙南境内太平堡又有以黄秀魁、赖振禄、徐永富、钟万光、蓝斌等为首领的小股农民起义爆发,并在龙南各处迂回活动。后来两支部队合并,扩大到五千余人,常夹攻信丰、安远、龙南等县,威震朝廷。朝廷勒令官军进剿多次,终难扑灭。

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年)三月,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王守仁奉旨任南赣巡抚,王守仁调遣兵力,坐镇龙南等地指挥进剿,于次年正月连破上中下三浰,斩首两千多级,起义军残部逃奔九连山,也被王守仁追击擒斩无遗,于是王在浰建和平县。王守仁为纪念“胜利”,以示天下之升平,在太平江水口处建太平桥。

在古桥下游十余米处的江中,后出现一巨大奇石,形同卧伏水牛,乡民视为神牛。传说它能随着洪水涨落而浮沉,夜间还会到广东省连平县的上坪寻食禾麦。当地流传着一首咏石水牛诗:

可惜江边一瘦牛,迄今不知几春秋。

洪水滔滔推不动,细雨霏霏作汉流。

纵多嫩草难下口,铁鞭任打不回头,

过往君者牵不起,天地为栏夜不收。

后广东一位风水行家说:“牛要在栏内,怎可在栏外?神牛在桥下,必往外地爬,神牛在桥上,保得太平旺。”于是乡民几经酝酿,在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一七九六至一八五零),以族正赖懋杰为督理,广为集资,兴师动众,在石水牛下游百余米处,重建一座太平桥。

重建的太平桥,造型奇特:两孔三墩、分砖木和砖石双层结构,四拱双层重叠组合。上层有砖木结构的四通凉亭,可供览胜和憩息。拱肩落于下层两拱的拱顶之上,小拱之上有赖懋杰刚劲有力的手书“太平桥”三字。亭顶四周以三耙飞檐相衬,桥联岚岭嶂和水口岭两岸,宛如长虹,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太平桥是龙南重点保护文物,其动听的传说,壮美的雄姿,闻名遐迩。既给后人留下交通之方便,也为杨村增添一处胜景。

二零一五年十月十五日下午写于隐庐斋

(原文前两部分发表于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客家龙南》杂志总第二十五期,发表时的标题为《龙南归来话龙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