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牧童[陈镇朝]的头像

牧童[陈镇朝]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07/14
分享

于宝珍——一个坚强又明白的母亲 ——《沂蒙》剧评

四十二集电视剧《沂蒙》写的是革命老区沂蒙山区的故事。片头题为: 谨以此片献给我们的母亲和天下所有的女人们。也就是说,《沂蒙》重点写的是女人。而这所有的女人中,又是以于宝珍为主。于宝珍,沂蒙山区一个名叫马牧池的贫穷山村的妇女,目不识丁的文盲。她的政治觉悟,也就是对日寇的民族仇恨,既明确又坚定,所以她对共产党八路军的一切抗日宣传与措施,均坚决支持拥护,且身体力行,成为村中组织妇女领导抗日的带头人。她拉着自己的儿媳和女儿一起动员、组织村里的妇女成立了妇救会。后来,于宝珍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于宝珍的丈夫李忠厚是一个老实怕事胆子很小的人,于宝珍的所做所为几乎都遭到她丈夫的反对。她与李忠厚育有三儿三女。她的这三儿三女可以说都不是省油的灯。

小女儿三妮神经不正常,在日寇进占马牧池村时,被日寇强奸并杀害了。大女儿李月嫁出去后常遭其封建观念浓厚的婆婆及丈夫虐待,所以经常性地跑回娘家诉苦及长住,大女婿孙旺于是常常跑到于宝珍家要人。于宝珍只好常常动员大女儿回去乃至赶她回去。二女儿李阳反对父母包办的封建婚姻,抗婚逃婚跑去当八路军。后来,于宝珍了解到二女婿栓柱在给日本人干活,她马上坚决地退了这桩婚姻。

大儿子李继长因反抗封建的包办婚姻,结婚当夜即逃婚远走,留下了那个于宝珍再三动员她另嫁而她却不肯离去的“大儿媳”心爱。后来,李继长又带着同为八路军的妻子罗宁回家。李继长与罗宁夫妇同时牺牲,遗留下一个女儿在于宝珍家。心爱收养了李继长与罗宁的孩子。

十几个八路军首长的孩子被送到马牧池村,于宝珍把孩子分散到各家去给女人们抚养,自己家里也留了两个。一个刚出生不久、名叫黎明的婴儿给了还在哺乳期的二儿媳心甜。一个三岁的男孩沂生给了“大儿媳”心爱。沂生染上传染病,部队医院没药,日寇扫荡,部队急于转移,沂生父母决定放弃孩子。心爱不放弃,终于救了沂生一命。

二儿子李继成对婚姻虽然并无波折,但后来参加八路军当上军官后却另寻新欢抛弃妻儿,他的妻儿也同样留在了于宝珍家。于宝珍的丈夫李忠厚在支前中中流弹牺牲。建国后,于宝珍又送小儿子狗子到了朝鲜战场。

《沂蒙》全剧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写于宝珍的一家。

于宝珍面对国恨家仇,她勇敢坚强,大义凛然。于宝珍面对内忧外患,面对一桩桩接踵而至的苦难,她沉着冷静,顽强不屈。作为一个母亲,她不但爱所有的儿女,也能从大爱大义及实际情况灵活出发,妥善处理。抗大分校的刘老师在于宝珍家养伤,伤好答应革命胜利后来看望她们,但后来没来。文革时,政府派来工作人员调查刘老师,二儿媳心甜因对刘的忘恩义负生气,在工作人员面前说了假话,于宝珍了解后,毫不含糊地斥责二儿媳心甜,并马上带她主动去找工作人员重做证明,还了刘老师的清白。解放后,沂生的父母进京当了大官,派人来沂蒙山区寻找并接回沂生,“大儿媳”心爱舍不得沂生。于宝珍晓以大义,说服“大儿媳”心爱心甘情愿地放了沂生。沂生的父母要接“大儿媳”心爱及于宝珍一家进京以报恩,于宝珍理智地告戒家人,都别生非份的居功之念。于宝珍的为人,想法,既不卑不亢,又恩怨分明,既不贪财居功,也不居功图报。于宝珍对每个人的定位,她对每个人的分别对待与做法,都恰如其分。所以,她不但是一个坚强又明白的母亲,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二零一七年二月一日草于三五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