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牧童的头像

牧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4/21
分享

峨眉遇雨

 童话世界九寨沟大约形成于三百万年前,但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被发现: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九寨沟相比,峨眉山却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大名远播了。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李白),二千多年来人文景观的积淀,再加上“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色,峨眉早就吸引着我去寻幽探胜。到了四川,哪有不上峨眉之理?

我终于下榻在峨眉山下了。

六月一日六时正,客车从报国寺车站准时开出。半路上,天下起了小雨。到了雷洞坪终点站,雨大了!风紧了!下得车来,冻得上下牙乱颤不休……这里海拔二千六百米,你想,一个穿着夏装的人,一下子掉进严冬天地,谁受得了?不容多想,一头撞进车站里的小卖部,小卖部里只有一种薄薄的绵绵的一次性雨衣,我购了一件,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穿上身。但,还是冷,而雨还在下……

怎么办?走出去再说吧,我对兆华叔说。我们冲出车站,爬上台阶。上面正在出租大衣,我们马上挤进去各租了一件;随即脱下雨衣,换上表面是防水布的大衣。

好了!有了这件大衣,风雨寒冷统统见鬼去吧。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我们冒雨上金顶。顺着石阶小径,走到了接引殿。雨虽还在下,但已经小了。东望西看后,我们坐进索道车——每车厢可坐五六十人。启行了,车厢顺着云天中的索道,冉冉上升,又平又稳。透过车厢玻璃一看,车厢外车厢下除了飘飞的白云,就是树梢。从接引殿到金顶,若步行要近二个钟头,坐索道车五分钟就到了。

金顶海拔三千零七十七米,是个小平原。因华藏寺有座鎏金铜殿,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百里内外可见金光,故称金顶。金顶佛光是峨眉十景之一。一般在晴天的上午十时前后和下午四时左右出现。当艳阳晴天,云隐风定,此时你若处金顶岩前,俯首瞰观,平铺岩下那五彩光环现于云际,自己的身影置于光环中间,人移影随,举手投足无不相应。不管有多少人同时观看,各人看到的始终只是自己的身影。这就是“金顶佛光”。如此奇景,其实是由金顶的气候、地理条件形成的一种阳光自然现象。

我们到金顶上时,雨停了,天当然还阴着,佛光肯定是无可能遇到了。金顶上云雾迷蒙,四周云海翻滚,此时游于金顶,倒有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在金顶与卧云庵中间,有一个著名的舍身岩,直高七百余米。但竟有人从岩顶跳下而不死的奇闻,其一是:一九三八年,金顶武僧永晖,为掩埋一坠岩跌死的比丘尼而从岩顶飞身而下,四天后永晖安然自己回寺。

我们还是由索道回到了接引殿,下山时在崎岖的山道边,有一条卖药材茶叶或纪念品的“街市”,各摊主高声招徕:买姑娘茶买姑娘茶——我问一摊主:什么叫姑娘茶?他说清明前第一次采的。看那些泡在杯里的样品:茶芽尖长而叶叶均竖直。这是峨眉名茶竹叶青。此名乃陈毅所起:一九六四年陈毅在峨眉万年寺视察,寺僧献自制素茶时,陈毅问何茶,寺僧说未名,陈毅见茶芽尖长似竹叶,汤色碧绿,故起名竹叶青。上名山当然要尝名茶,我们各购了一点,回来后泡喝,果然与山上所见的一般,品之,满口清香,甘醇久留舌尖喉底。

雷洞坪竟还在下雨!据说普贤菩萨上峨眉,灵祖菩萨在前开路。灵祖到了雷洞坪时,碰上雷雨大作,他一怒之下,把雷神抓起摔到岩下,从此雷神只敢在下施威,不敢上山。所以盛夏时,雷洞坪之下经常雷雨大作,雷洞坪之上却是红日当空。又听说,明万历年间清月和尚在寺岩畔铸立高八尺的“禁声”铁碑,告诫游人在此切莫高声喧哗,以免触怒雷神,招来风雨。原来雷洞坪下,高堑深壑,空气中的水分常常处于饱和状态,若大声振动,就会形成雨雾,如持续振动,风雨就会来临。

在大衣回收站,我们恋恋不舍地把大衣退了,不得已又把那一次性雨衣穿上,匆匆忙忙购了车票,逃出这严寒的雷神辖区。

终于回到了春天气候的万年停车场,雨留在了后面了?在路边的饭店吃了午饭,然后坐离地面较近的循环式索道吊车(每车厢可坐五六人)至万年寺。

万年寺是峨眉著名古刹,寺址耸立在一座突起的山峰上。唐初著名高僧史怀一曾在此修住。殿内正中供普贤骑象铜像。寺前白水池据说是唐广睿和尚弹琴之地——李白游峨眉时常常在此与广睿弹琴吟诗。日久天长,周围青蛙受琴声熏陶,鸣叫也如琴声悠扬,清脆悦耳,故称琴蛙。或说这是仙姬在述说峨眉秀美,以欢迎虔诚礼佛之人,又称“仙姑弹琴”。

从万年寺右侧下行三里,就到了白龙洞。据说这就是那条家喻户晓的美丽善良的白蛇修炼的地方。

天阴而朗,这是游山赏景的最好时光。从白龙洞顺着林间石阶小径往下走,不久就到了一个巨大峡谷。右乃高岩,左是山坡;两边林木苍翠,花草茂密。谷底左是白色的白龙江水,右是黑色的黑龙江流,黑白二水在这里汇合,直冲江中心的一块状如牛心的黑色巨石。这就是著名的“黑白二水洗牛心”之奇景。牛心石上建一亭,称牛心亭。在黑白二水中间的石梁上面,有座一楼一底的接王亭,上下可坐一百多人。在接王亭两侧的黑白二水上面,各架拱卷石桥,长约七米;远望犹如两道彩虹凌空而过,故取名双飞桥。在接王亭里坐视四周,岩壁飞瀑流泉如白练垂挂眼前;凭栏俯视,黑水汹涌,白水翻腾。这里一年四季,不分昼夜,满峡都轰鸣着单一清晰的水声。这就是峨眉十景之一的“双桥清音”。

清末戊戌政变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游峨眉至此写下了《牛心亭》一诗,首联“双桥两虹影,万古一牛心”,被僧题刻在牛心亭柱上。

从接王亭向上登两台极陡石梯便进入清音阁,此阁处二江中间山梁上,高耸凌空,险峻之至。

从清音阁下行里许,河岸上有一茅顶日式小亭,中一石,刻日僧良宽之诗。据载,清道光五年夏,峨眉暴雨,将清音阁前木桥冲垮,桥桩顺流入海,漂到了日本新泻海边宫川滨,被日僧良宽拾得,见上题“峨眉山”三字,遂萌生到峨朝圣心愿;故珍存其桩,并赋诗曰:

不知落成何年代,书法遒劲且清新。

分明峨眉山下桥,流寄日本宫川滨。

听说五显岗车站距清音阁不远,所以我们不坐滑杆,坚持徒步,毕竟这段路较平,又天阴无日。在五显岗坐车回报国寺,到报国寺我们只在大门前及寺前碑林看看,然后就回旅馆了。在旅馆一查导游图,原来还有许许多多景点没去,但时间和体力都安排不过来了。

峨眉山是全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一上一下二百六十里;山上寺庙最盛时(至清)有一百七十多座,民国时尚有七十三座,现存仅二十六座。而我们其实只到过七八处。峨眉之景明人归纳为二十四景,清人归纳为十景,我们也不过涉足其二而已。一天之行,实只是一管之窥罢了。

二零零二年八月草于曲溪无定庐

(原文发表于二零零三年一月《榕江潮》杂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