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郑长春的头像

郑长春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12/16
分享

青台镇连载

 引子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这是一个很传奇的古镇。

镇内有个奇异的大水坑,这个水坑,无论何时里面的蛤蟆都不会鸣叫,老百姓称之为“蟆哑坑”。据传,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天下大乱,皇族后裔刘秀起兵造反,王莽派精兵强将剿杀。一天,刘秀率手下经过浴血奋战,摆脱了王莽的追杀,来到了此地。当时正值初夏时节,绿荷亭亭,槐香浓浓,刘秀一行来到大水坑旁,天已苍黑,水面一晃一荡,蛙声响成一片。他们实在太困乏了,在水坑旁边歇息一会儿,就不想再起来了。刘秀干脆让大家就地睡下,待到天明启程。蛤蟆一会儿一唱一和,一会儿哇哇成一片,让人很难睡熟。明天要继续赶路,休息不好怎么行。刘秀不由自主地对水坑里的蛤蟆说:“你们这些蛤蟆,别聒噪了,我们休息一夜,明天还要赶路呢。”谁知刘秀这么一说,竟立见奇效,满坑的蛤蟆叫声戛然而止,四周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刘秀与部下在此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凌晨,他们精神抖擞,催马扬鞭,踏上了远去的征程。他们走后,此坑的蛤蟆就再不会叫了。人们觉得奇怪,便把这个坑取名为“蟆哑坑”。

此地还有一绝,就是街南的雄鸡一更鸣、街北的雄鸡五更鸣。那是一个月冷风清之夜,被王莽追杀得人困马乏的刘秀,在一个丛林茂密的河边睡到一更,忽听附近传来咯咯咯的鸡叫声,感觉不大对劲儿,便跃马而逃。原来王莽带着一干人马追到了一条河边,离城不足一里地。因鸡子一更打鸣,刘秀脱离了危险。后来刘秀推翻了王莽政权,匡扶汉室,成为一代明君,出现了“光武中兴”的繁荣景象。从此,街南头的鸡子永远是一更打鸣,而街北头的鸡子是五更打鸣。

这个古镇,就是青台。

“青台有座登天楼,半截插到天里头。”光武帝刘秀在洛阳登基后,念青台救命之恩,特派人在青台镇地势最高处,建了座金碧辉煌、巍峨壮观的登天楼,寓意“一步登天,凌云壮志”,以示皇恩浩荡,不忘旧情,不负众望,回报乡梓。耸立着高高基座的楼门两边是碗口粗的红柱子,一副金字对联醒目刻着:独上高楼观世情,偶开天眼窥玄机。楼上有个大铁钟,轻轻一敲,响彻云霄。后来,此处成为古镇商会和街民开会议事的地方,每有紧急事务或重要消息需要协商和传达,守楼人就迅速上楼,根据事情重要程度,轻重缓急敲几下,全镇人都知道是干啥的。登天楼,登天楼,青台人志向远大,抱负不凡。

为了护佑这方水土,刘秀坐朝后特给青台镇打了72眼井,让当地人更好地浇地种菜,因为种菜缺水不行。更奇的是,打井人充分利用青台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土质特性,在古镇老街西边打了一个大井,里边又套三个小井相连的“一步三眼井”。同时,下召给青台镇修72座庙,以感恩苍天诸神庇佑。其中,著名的有回龙寺、泰山庙、祖师庙、玉皇庙、雷神庙、土地庙和龙王庙等寺院道观。钟声响起,寺院道观颂经传道不绝于耳,一个古老民族的和谐悦耳之音在青台大地上悠悠播扬。可惜,这么一座举世无双的登天楼,最后却毁于唐宋战火,再难觅“登峰造极”之踪影。

青台这座“古称唐邓之郊,实南阳弼辅之地”的军事要塞,北通汴洛,南达荆襄,东临唐河,西靠岗地,掉枪河横贯全境,水草丰茂,沃野无垠,难怪清康熙《唐县志》中对青台如此形容:“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临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货财,北距三都可以遣援,南阳之形唐宝司其胜焉。昔李愬合隋邓而擒元济,刘祥筑青台以图襄阳,固用武之国也。”然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既成就了青台的辉煌,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惨痛的灾难,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不管是汉朝的刘秀战王莽,还是宋代的金兵、宋军、元军逐鹿中原,这里一直都是金戈铁马、血风腥雨的战场。其中,唐代历史上最惨烈的蔡州之战就发生于此。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此有详尽描述。

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在各地遍设节度使,至宪宗元和二年(807),全国10个道中,共设节度使48个。藩镇拥兵自强,父死子承,形成了天下“皆分裂于藩镇”的局面,大大削弱了唐王朝的统治。唐王朝又有宦官专权与朋党相争,并与藩镇勾结,以致藩镇势力更为嚣张。

唐宪宗即位时,社会经济有所恢复,江南地区因战乱较少,发展更为明显。实行“两税法”之后,唐朝收入增加。因此,唐王朝的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加之这时唐王朝同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和平相处,便能控制关陇、河洛及江南等地区,具备了削平割据藩镇势力的一定条件。

唐宪宗对付藩镇的办法,一是裁撤或划小,一是以武力削灭。元和初年,先平定了西川、夏绥和镇海三个藩镇,但元和四年(809),对强镇成德用兵,未能成功。

自元和九年(814)起,唐宪宗对淮西作战。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后,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盘据于蔡州,率军在其附近州县掳掠。唐廷因淮西威胁东都洛阳,又因其力弱势孤,乃决定对其用兵,先派严绶领兵进击,遭磁丘之败;继派高霞寓等进攻,虽小有胜利,但又铁城大败;再派袁滋代替高霞寓,而袁滋又与淮西妥协,致使唐廷对淮西用兵几年没有多大进展。

淮西兵烧舞阳、犯叶县、襄城,惊动洛阳,放兵四劫。忍无可忍的唐宪宗决定对危害多年的淮西藩镇再次用兵。元和十二年(817)十二月,朝廷免去唐(州)随(州)邓(州)观察使袁滋的职务,贬其为抚州刺史,以检校左散骑常侍李愬为唐随邓节度使。他到唐州后,军中因接连吃败仗,士兵怕打仗,没有必胜的勇气和信心。李愬故意示弱,藏锋不露;对部属则体恤慰劳,不事威严。淮西叛军自认为曾击败过高霞寓、袁滋二帅,轻视李愬名位低微,毫不戒备。

元和十三年(818)二月,李愬开始谋划袭击蔡州的作战方案,要求增兵。宪宗下诏将昭义、河中、鄜坊步骑两千人马拨付给他。当时京畿及唐、邓等州都招募能拼敢打的百姓为兵,以讨淮西叛军,号为“山河子弟”,置十将以领之。二月初七,李愬派得力的“山河十将”之一马少良出兵,俘获吴元济部下的捉生虞侯丁士良。

虞候,本为春秋时期掌管山泽的职官。西魏和隋朝以后用作军官称号,其职掌不尽相同,或为警备巡查官,或为内部监察宫。唐代后期都有虞候,为藩镇的亲信武官。捉生是虞侯之号,负责巡逻、捕捉俘虏的军官。捉生虞侯丁士良是吴元济骁将,经常骚扰唐、邓二州东边,唐军上下都恨他,要求挖其心。李愬不仅没有对丁士良严惩,反而还为他松绑,给衣物器械,并任命为唐军捉生将。丁士良感激不尽,主动献计进攻文城栅,以擒获文城栅守将吴秀琳的谋主陈光洽,来逼吴秀琳就降。“栅”本是木条结成的垣墙,这里指防御工事。文城栅是吴元济设在蔡州西南一百二十里地的一个防御阵地。李愬听从了丁士良的建议,遂于二月十八日将陈光洽生擒而归。。

三月五日,李愬由唐州移兵屯驻宜阳栅(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吴秀琳率文城栅军队向李愬投降;二十八日,李愬领兵来到文城栅西面五里,派唐州刺史李进诚率兵士八千人来到城下,高呼吴秀琳,城中顿时箭石密集如雨,大家无法上前。李进诚回来后报告认为吴秀琳是诈降。李愬说:“这是等候我前去哩。”便立即来到城下,吴秀琳收起兵器,一头伏在李愬的马前,李愬抚摩着他的脊背,好言安慰,收降了吴秀琳的三千人马,并起用其勇将李宪,为他改名为李忠义,还将文城栅各将的亲属全部迁移到唐州,唐邓军中的士气便又振作起来,人人都有准备打仗的决心,前来投降的敌军在道路上一个接着一个,李愬便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一一安置,得知归降者家中有父母需要照料的,便发给粮食与布帛,打发他们回去,还说:“你们都是朝廷的百姓,不能丢下亲属不管。”大家都感动得哭起来;二十九日,李愬派“山河十将”董少玢等分别出兵攻打各处栅垒。当天,董少玢占领马鞍山,攻克路口栅。

四月二日,“山河十将”马少良、妫雅、田智荣分别占领嵖岈山、冶炉城;七日,“山河十将”阎士荣攻克白狗、汶港两处栅垒;十四日,妫雅、田智荣攻破西平。五月二日,李愬派柳子野和李忠义袭击朗山,擒获了守将梁希果;十八日,李愬派方城镇遏使李荣宗攻克青台城;二十一日,李愬又计擒淮西重要骑将李佑,待之以客礼。李愬召集李佑、李忠义等知情降将彻夜研究袭击蔡州作战方案。当时,有人提醒李愬,怕李佑等人复叛为敌内应。李愬上表朝廷开释李佑等罪过,并任命李佑为六院兵马使。又收买内应人员,弄清蔡州城的虚实情况,招募三千人的敢死队,朝夕训练,做好各种准备。

由于连天降雨,唐军积水难行,稍为推迟进攻。这时,吴元济见部属相继背叛,兵势一天不如一天,六月四日主动上表谢罪,愿束身自归。宪宗派使赐诏,答应不处死刑,但派去的敕使却被吴元济的大将扣押,不得返回。此时,诸军征讨吴元济已达四年之久,士兵和民众都很疲惫,唐宪宗与朝中大臣商议,李逢吉等人主张罢兵,斐度却力主彻底摧毁这个叛逆据点,并请求亲自到前线去督战,宪宗为他的忠勇行为所感动,遂增强了讨平蔡州的决心,任命裴度为彰义节度使兼任淮西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裴度下到部队,发现诸道皆设中使监阵,不利于主将作用发挥,迅速奏明圣上,撤销了这一虚职,使各路官兵都能专心打仗。

九月,双方开始激战。二十八日,在攻打吴房的战斗中,李愬示弱击强,攻敌不备,取得成功。李佑献计说,蔡州之精兵皆在洄曲一线,城池四周及守城者,皆老弱病残之卒,可乘虚攻城,叛将吴元济必成瓮中之鳖。李愬认为李佑所言有理,于是采取他的建议,秘密制定下一步攻城方略。

十月八日,李愬派掌书记郑澥亲自到郾城,向裴度报告了这一机密作战方案,获得批准;十五日,李愬命李佑、李忠义率3000名将士出文城栅前行,亲自与监军率3000人马为中军;命田进诚率3000人马随后以备不测。其军拉出城池,只知东行,具体路线保密。行军60里,夜至张柴村,尽杀守栅的叛军戍卒及烽子,占据其栅。吃罢晚饭,稍事休息,便备好干粮,整修马具,留义诚军500人镇守,以断朗山方向来兵,又引大部队外出。这时,部属请示到哪里去,李愬才告诉大家,入蔡州袭取吴元济。诸将听罢大吃一惊。监军哭着说果然中李佑的奸计。当时大风雪,旌旗破裂,人马冻伤死者相望,从张柴村到蔡州东行的道路,官军从未行过,夜半行军,部将以为此行必死无疑。雪越下越大,夜行军70里,到达蔡州城下。自淮西节度使吴少诚对抗朝廷以来,此城已有30多年没官军来过了。守城人压根不会想到雪夜还来官军,疏于防守。十六日深夜四鼓,李愬至城下无一人知晓。李佑、李忠义率七千突击队直登城,杀死守门士卒,当鸡鸣天亮,大雪初止时,李愬已到达吴元济外宅。李愬亲自访问吴少诚女婿、吴元济部下重要将领董重质的家,厚礼安抚。当时,董重质拥精兵万余人占据洄曲,听到其子传书,只身骑马回城面见李愬投降。吴元济在牙城上请罪,被槛车送押京师,同时向裴度报告。当天,申、光二州及诸镇兵两万余人相继投降朝廷。历时四年的宪宗平淮西征讨战役,在李愬雪夜奔袭中胜利结束。

《资治通鉴》中所说的“李愬遣方城镇遏使李荣宗击淮西青台城,拔之”,即为此次战事中的重要一环。文中所述的攻打青台城,惊天动地,惨烈悲壮,特别是李愬攻占青台城后奇袭蔡州的情景,突出地表现了李愬出奇制胜的智谋和英勇果决的军事才能,实在令人拍案叫绝。

由于“台”的繁体字“臺”与“喜”相近,所以在过去一些文献资料中常出现把青台城写成“青喜城”的笔误。但瑕不掩瑜,因为懂历史的人都知当时的青台归方城管辖,辖地只有青台城,而并无青喜城。为此,《九域志》明确注释:“方城县有青台镇。今其地南接唐县界。”清朝《读史方舆纪要》也说得很清楚:“青台城,在裕州东南。唐元和十二年,李愬遣方城镇将李荣宗击淮西青台城,拔之。又元人筑青台城以图襄阳。”在唐宪宗时期,青台城位于唐州、方城和蔡州之间,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所以在李愬从唐州攻打蔡州的过程中,青台城是一个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棋子,李愬当然要遣方城镇将李荣宗要先将其拿下,以扫除前进障碍,为进一步夺取蔡州打下坚实基础。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正是这样接二连三的征战,使昔日繁华的青台城惨遭破坏。据说,与青台城并肩相望的45里许封镇就是元朝军队征服金兵和宋军时化为一片焦土的。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当然不会让其劣迹出现在史籍,为了掩盖其残暴恶行,就在这片土地上“分旗屯田”,招集流民建立了一座青台镇。

这里三面临水,两条弯弯曲曲的大河穿境而过:一条镇东的唐河,一条环绕寨墙西南的掉枪河。唐河在唐代称泌水,清代始称唐河。发源于裕州,即今方城县七峰山,其源头的潘河、赵河在赊店交汇后统一南流,即为唐河。唐河一路南下,流经赊店、埠口、兴隆、青台、桐河、源潭、唐河县城、苍台等集镇,后汇白河,入汉水,全长约230余公里,流域面积约8600多平方公里,贯穿南阳盆地腹地。掉枪河,顾名思义,即一位或一群将士的刀枪掉进了河中,其来历大致有二:一个是宋朝名将岳飞当年抗击金军侵略,在一次跃马追赶逃兵时,不慎将长戈坠入水中;另一个是宛东战役中,陈赓、谢富治兵团在追杀国民党逃兵时,一些逃兵被追至河边无奈弃枪投降,投降者中有人一时想不开持枪投河。当然,人与枪同归于尽,人掉河中,何况枪乎?!

不过,据青台街上年长的老人讲,此河名称由来与隋炀帝杨广之女金花公主有关。

金花公主名杨金花,食邑封于南阳,时人称其为南阳公主。金花公主天生丽质,貌若天仙,花季之年许配给名门之子宇文士及为妻。宇文士及身材魁伟,风流儒雅,精于刀枪。公主的长辈与弟兄都会舞刀弄棒,受家风与丈夫的影响,金花公主琴棋书画之余,特别着迷骑马弄枪。一杆花枪舞动起来呼呼生风,无人敢近左右。

隋朝末年,炀帝无道,民变四起,兵将倒戈,栖身南阳的金花公主也被殃及。一天,一伙匪徒窜入南阳,欲捉拿金花公主邀功。金花公主得知消息,挺起花枪,翻身上马,带领家丁望东而逃。匪徒策马追赶,相距丈余,怎么也追不上。两支人马一前一后,势如飞箭,扬起阵阵烟尘。

“公主,青台快到了,那里有我们的驻军。”奔跑间,一个家丁说道。

“好,那里的首领我认识,我们就朝那儿投奔。”公主应道。

一说青台近了,大家来了精神,扬鞭催马,快如疾风。谁料,快接近青台时,走错了路,一条河流阻住了前程。河面两丈来宽,岸边长满野草。金花公主估计河水不深,“驾!”一声拍马向前,家丁紧紧跟随。谁知进河不久,便陷入了淤泥,马儿左右腾挪,难以前行。稍迈几步,河水便浸住了马腹。

“弟兄们上啊,公主这下跑不掉了,谁抓住,重重有赏!”

匪首一声叫嚣,匪徒们一拥而上,冲到了公主的跟前。公主手挥花枪,又劈又刺,不一会儿,打倒了十几个匪徒。匪首不想久战,眼珠一转,想出了个邪法,喝令匪徒们脱光衣服,赤身与公主决斗。公主一见,脸一红,手一抖,花枪掉落河里。

“公主,我不为难于你,束手就擒吧。”匪首得意地嚷道。

公主却不理会,照着马尾重重一击,马“咴”地一声,四蹄腾空,跃到了对岸。家丁们见此情景,纷纷下马,快速游了过去,跟着公主跑向青台城。城墙上的士兵望见一干人马过来,立即出城抵御。到了近前,经过询问,才知是公主逃难而来,连忙把公主迎接进城。

城内首领素知公主精武擅枪,知道公主出嫁时皇上特别用一杆嵌满珠宝的花枪当作陪嫁。外出时,花枪不离公主左右。见公主赤手空拳,忙问是何因由。公主诉说了原委,首领怒道:“真是可恨,公主请安歇,让末将收拾那帮匪徒。”

待他们出城,匪徒早已逃远。首领不再追赶,让士兵下河找寻公主掉落的花枪。大家把淤泥翻了个遍,一无所获,只得悻悻而回。

自此,这条无名小河,因美丽的金花公主花枪掉落而被人称为掉枪河。

当然,这是传说。不过,有史可查的是,此河得名于岳飞大战金兀术。

据《宋史》载,这条发源于青台镇西北十余公里“草湖”的弯弯小河,原名叫小青河,一年四季绿水长流,一河两岸芳草萋萋,成群的牛羊在岸边跑来跑去,人们时常在河里洗衣、洗澡和捕鱼。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兵把徽、钦二帝及后妃、宗室俘虏北去,当时宋朝嫡亲宗室中只有在河北组织兵马的康王赵构和哲宗的废后孟氏幸免于难;五月,赵构在应天府即位,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是为宋高宗。历史上把高宗即位后的宋朝称为南宋,首都后来定在临安。建炎三年(1129)二月金军奔袭扬州,宋高宗仓皇出逃,经镇江府到杭州。这年九月,金册立刘豫为“大齐皇帝”,建立傀儡政权,统治河南、陕西大部地区,与南宋对峙。

面对金朝的入侵,虽然南宋最高统治者奉行屈膝投降的政策,但是南宋各地人民纷纷奋起抗击金军的残暴虏掠,而宋廷内部的主战将士亦活跃在抗金的最前线。他们在各地抗击金兵,收复了部分失地。其间,宋军打了多场大胜仗,大大鼓舞了宋朝军民的士气。在南宋的抗金将领中,岳飞的抗战态度最坚决,功绩、贡献最大。南宋绍兴四年五月,宋将岳飞受命北伐,在取得随州、襄樊大战的胜利后,接着挺进新野、邓州,战宛城,收唐州。青台一战,击败伪齐将李成10万大军,后在南阳卧龙岗留下“还我河山”等墨宝。

一天,岳家军把金兀术从襄阳一直追到青台镇的小青河边,前有河水挡道,后有精兵追赶,眼看被杀,金兀术如惊弓之鸟,慌不择路,连人带马跃入河中,但马陷淤泥难再行动,金兀术急中生智,扎枪河底以助马力。谁知弄巧成拙,枪入淤泥太深,一时难拔,后边追兵将至,无奈弃枪而逃,方才死里逃生。

南宋绍兴八年(1138)八月,时年35岁的岳飞,不断接到宋高宗、秦桧强令退军回朝的金牌。“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誓心天地,尚令稽首以称藩”的岳飞被迫南归后,河南大部分地区又被金兵占领。从战争的整个过程看,虽然青台一战岳飞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忍令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其结果是悲惨的:一代堂堂抗金名将竟被一伙狼狈为奸的无耻之徒,以“莫须有”罪名陷害风波狱,使岳飞“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的壮志豪情终成一场空梦。岳飞出生入死地抗击侵略者,到头来“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岂不悲哉!

后来,人们为称颂民族英雄岳飞的战绩,讥讽金兀术狼狈不堪的丑态,将这条小青河更名为掉枪河。至今,在来往青台的路边,“掉枪河桥”的醒目路标高高耸立。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再看看“青台”的名字,也富有意味。青台在古地图上名为“青苔”,相传在商朝以前,低洼潮湿,遍生苔藓荒草,故名“青苔”。因东依唐河,西南濒临掉枪河,方城至枣阳古道穿境而过。陆路长年人来人往,车马不断;水路货船南来北往,不时在此停歇。凭此水陆之利,这里很快就成了繁华之地。后由于雨水冲积,河流改道,这里淤积了厚厚的沃土,人们开始在这里种菜为生,再把所种的蔬菜聚集起来批发零卖给周边群众和外地客商。慢慢地,这里形成集镇,因此起初叫“青菜街”。后来人越聚越多,生意越做越大,到汉朝时已形成方圆百里数一数二的商贸中心,车马客商整天川流不息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东汉时,为皇帝掌管文书的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尚书机构称“台”,有令、仆射各一人,尚书六人,分掌三公、吏、民、客、二千石及中都官等六曹,分割或取代了过去的“九卿”职权。青台因为出了一位这样级别的官,于是青菜街就改名为“青台街”。

这儿虽好,可有一件事叫人忧虑:每隔几年,就发生一次水灾。淹没庄田,冲坏房屋,老百姓深受其苦,却又想不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有一年涨大水,水中有条青蛇,一丈来长,碗口粗细,在浪中翻转腾跃,引起河水激越冲荡。有人看到了,便说与乡亲们。乡亲们觉得水灾怕与青蛇有关,就在河边建座庙宇,起名回龙寺。里面供奉龙王水神等,每月初一、十五上香,期望神灵能降吉送祥,护佑百姓四季平安。不知怎的,自从建了道观,水灾少多了,人们更认为是回龙寺护佑的结果。一些有权有势的人便鼓动当地的大户和百姓,有钱出钱,没钱出力,扩建道观。几经增置,后成为方圆上百里最壮美、香火最鼎盛的庙宇。

汉代以后,随着历史变迁和自然变化,屡毁屡建,时兴时衰。光绪《南阳县志》里有一段话:“过赊店以南二十里为青台镇,为旧时军事要塞,左倚唐河,元初筑城,屯军于此,以图襄阳。”点点数语,道破所在。可见,在宋、元时期青台就建有城池,为攻打襄阳的军事后方。城高3丈许,上有城垛,下有护城河,周长5里,四方各有城门一道,石桥4座,并建城隍庙一处。

“五陵年少宿青台,一岁烟花几度开。”当时,青台城也叫金华城。真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此名除与隋炀帝杨广之女金花公主有关外,据说也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女、金兀术之妹金花公主有关。

故事发生在皇统元年(1141)九月;金兀术亲率大军渡淮河,破泗州、濠州等地。宋高宗遣使表示愿意接受议和条件。皇统二年(1142)二月,双方正式签约,时为宋绍兴十二年,史称“绍兴和议”:两国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淮水上游的唐邓二州和西面商、秦二州的一半割让给金朝,南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国进贡财物。此后金兀术还朝,宋金边界20年间几无战事。

就在此时,年方二八、性情豁达的金花公主带着一行人,从京城出发,一路南下,到青台城看看充满传奇的掉枪河。她在这里一住就是一年多,这些日子,她在宫人们的暗地保护下深入民间,与平民百姓打成一片。谁家有难她就赠送银两,一点公主架子都没有,大家都很喜欢她,也主动与她拉家常。她时常把一些民间疾苦派人上报朝廷,为民请命。父皇母后得知她在此安全自在,也就放心了,不再催她回京。

一晃两年过去,金花公主对这里仍流连忘返。她想长期留在这里,怎么办呢?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主意,她自言自语地说:“我已18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何不在此找个婆家,生米做成熟饭,等父皇母后知道也晚了。”于是,她主动与青台城东三里章家村对她早有爱慕之情的章书生谈情说爱。出身贫寒的章书生也真想当个驸马爷,便大胆与心爱的人儿卿卿我我。这事被随从发现秘密报至皇上,太祖皇帝龙颜大怒,立即派千余御林军来青台,把金花公主和章书生押解京城,不由分说把金花公主囚进后宫,将章书生推出午门斩首。消息传到青台,百姓无不伤心流泪。为表达对金花公主的一片真情,青台人取花与华谐音,将此地改为金华城,把青台城东邻的章家村改为“金章村”。

清乾隆时期,青台繁兴,秦晋客商在青台镇建了一座名闻天下的山陕会馆,俗称“山陕庙”。一位晋商利用建馆剩余之物,又在青台镇西北建了一座祖师庙。经历代师父增修,成为方圆几十里闻名的道教圣地。

祖师又名真武大帝,亦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真武荡魔大帝等,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道经说,真武大帝原是净乐国的太子,自幼聪慧,喜爱读书,所阅书籍过目不忘。国王和王后视为掌上明珠,期望他将来能够承继天下。然而,祖师一心向道,只想修行,并发誓要扫尽一切妖魔。后入山修道,终成正果。

祖师庙主殿三间,巍峨挺拔,供奉主神祖师。主殿东西两侧房屋略低,各三间,分别供奉奶奶、天爷。主殿前,东西廊房各三间,供奉有其他神圣。再往前是卷棚三间,供有哼哈二将。卷棚东侧植百日红一株,其茎木桶粗细;西侧植青皮梧桐一株,其茎二尺有零。再往前又有东西屋。最南是庙门,内有王龙官、赵龙官塑像。庙门东西又各有房屋。祖师庙占地10亩上下,建造时为用土挖了三个大坑。大殿及卷棚用的是琉璃瓦,非常气派;庙院青石铺地,很是整洁。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是灾民和乞丐避难之地,常常有数十人歇息在这里。

遇到年馑,庙里的当家道士便烧一大锅饭给乞丐们吃,以免他们出去遭受饥寒之苦。1939年,灾荒严重,没吃没喝,当家道士断炊数天。他喂有一只母鸡,万般无耐,杀鸡保命。据村民讲,鸡子煮熟了,他念起修行人的清戒,不忍吃上一口。最后,在锅灶边活活饿死了。

这里曾流传两个故事。李自成起义那阵子,李营村的李老二,起大早到青台买东西,走到祖师庙东边,发现一个老母鸡领一群小鸡找食吃。鸡子亮闪闪的,煞是好看。他去捉,捉不住,就随手捡起一个礓石向一个小鸡投去。小鸡倒下,他去捡拾,不提防老母鸡猛飞过来,对着他的手啄了一口,然后领着那群小鸡跑向庙里,不见了。这时,天亮了,他捡起的小鸡变成了一块银子。谁想到,李老二被母鸡啄伤的地方生了疮,看了许多医生都没有治好。最后,那块银子花光了,疮才痊愈。抗日战争时期,青台街上专门给地主富户喂牛的“牛把儿”贾老四,喂牛时发现一个奇事:晚上盛到缸里的料水,第二天早上没了。又不是自己的牛喝了,这是怎么回事?一天晚上,他用席子把自己圈起来,里面点上灯,蹲在那里静静倾听。到了半夜,他忽听料缸里有声音,拨开席筒一看,是个金马驹在喝料水。正吃惊间,金马驹跑了,跑到祖师庙旁,不见了。

清朝末期,国家失控,社会失序,捻军及土匪活动频繁。咸丰七年(1857),捻军攻袭宛东,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南阳府大惊,要求各地筑寨自保。在此情况下,在官府的组织下,于咸丰同治年间,组织民众在原青台城的基础上重修了高大坚实的寨墙。寨墙的东西南北各设寨门,寨门顶部,建有门楼,门楼之下,嵌有石匾,“青台镇”几个烁烁大字赫然醒目,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青台镇的地名、风物、人情很奇特,其实更接地气的奇特是这里的土质。这块土地,表层数尺是黑土,往下便是黏黏的黄土。寨墙建成后,黑土地上矗立一座金黄的寨墙,格外惹人注目,每天都有成群结对的百姓前来观看,寨墙上下全站满了人。寨外面坡度70度左右,内面坡度60度左右,寨墙上设城垛防身,内侧每隔一段砌有台阶,供人登墙之用。平日有人在寨墙值守,遇有土匪来犯,击鼓撞钟,人们顺阶登墙,或手执棍棒大刀石块,或使用土炮,击退歹徒。

同治七年(1868)夏,一股“红毛子”安然进入青台镇,乔装打扮,乘人不备劫得街民部分财物后逃离。因为这伙土匪怕人认出或为了同伙彼此相认,把胡须染成红色,老百姓称他们为“红毛子”。到了秋后,这股土匪又来,发现一圈高大的寨墙把镇子严严围护了起来,感慨地叫道:“奇怪奇怪真奇怪,黑土地打个黄土寨,老子仨月没有来,青台打起一个寨!”此后,红毛子再没能进入青台镇。

光绪年间,沿海战事吃紧,豫南一带寇贼蜂起,劫财绑票,祸害乡邻,百姓惶恐,各地又掀起建寨修寨高潮,青台寨得到了重新修整,变得更高大坚挺。光绪八年(1882),已是知府级别的陈履忠,从直隶州调任到南阳县任知县。青台镇遵其指示,为防匪患,实行保甲制度。发现匪情,邻里联手,村村相助。数月后,成效斐然,盗贼屏迹,民众相安。与此同时,陈履忠“勉士子以圣贤,劝农夫以孝悌,于奸宄则奋以雷霆,于良懦则润之雨露……劝农桑,恤鳏寡,省刑罚,薄税敛,抑强暴安善良”。自此,百业振兴,一方安定。青台众绅商感恩戴德,于光绪十一年(1885),述知县功德,勒石纪念。

光绪三十年(1904)《南阳县志》称:“光绪二十七年,津海失守,警报日至,诸寨皆重事修葺,云,凡寨一百有九,青台寨周围二十五里,设有南裕司、厘局。”100多个寨中,重点指出包括青台寨在内的3个,足见当时青台寨规模之大。

从清末到民初,土匪活动更加猖獗,农村迅速崩溃,大批农民不能生活下去,而城市没有工业可以容纳走投无路的农民,摆在农民面前的只有三条路:吃粮当兵、当土匪和逃荒。辛亥革命前,官兵的数量不多,吃粮的机会也很有限;到民国十年(1921)后,各地大小军阀众多,互争地盘,争相扩充兵力,大小城镇都有招兵旗,但毕竟不能将苦难失业的农民都收容进去,而当了兵也拿不到饷,仍不能救家人免遭饿死。

民不聊生,饿殍遍地,怨声载道,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贫苦老百姓即便逃荒也不能解决问题。活路一条,只有当趟将。当趟将是万不得已,但这是不愿坐等饿死的青壮年男子的无奈选择。另外,到处充满着不公,强凌弱,富欺贫,老百姓有冤无处诉,于是愤而为匪,打孽报仇,做了趟将。中原大地几乎每县都有土匪,而以豫西和豫南最为严重。南阳地区、洛阳地区、陕州地区和许昌地区,几乎成了土匪世界。青台镇就先后有王老太、崔二蛋杆匪等不断骚扰。土匪有时是夜里偷偷入侵,有时是白天明目张胆入侵,有时还伪装成僧道混进街里掳掠百姓。

一次,一股土匪夜间窜入青台镇进行抢劫。百姓恐惧,纷纷进入大商号“金盛祥”躲避。“金盛祥”建有高大结实的围墙,围墙转角处还设有炮楼。土匪钻入“金盛祥”商号北边老马家的一座草房,欲挖地道偷袭商号,后来,他们的伎俩被发现,号里人点燃草房,把他们赶跑了。土匪并不死心,暗暗绕到掉枪河西岸,集结人马,企图从“金盛祥”西侧攻入里面。他们的图谋再次被识破,号院主人弄来成箱的手榴弹,不停地向下投掷,土匪抵挡不住,作鸟兽散。那晚,土匪还烧掉了李财主家的接官厅。

还有一次,土匪窜到青台镇附近的常庄掳掠,常庄村民奋起抗击,由于土匪力量大,数位村民被打死。

因为匪乱日久,老百姓或死或逃,许多村落人烟断绝,土地荒芜。没人种庄稼,土匪也没法生存,有的转往别处,有的占据一处村寨,修筑碉楼自守,而在他们盘踞的地方有老百姓从事耕作。他们靠这些百姓获得粮食,他们也保护这些老百姓不受别的土匪来烧杀抢掠。

当土匪在青台镇兴起以后,随即出现了对抗力量,即民团和红枪会。一开始,由于乡下快枪不多,民团的力量很弱,也缺乏严密编制和正规训练,大体沿袭着清末的团勇形式,这为红枪会兴盛提供了可乘之机。红枪会是一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群众武装组织,行话被称为“硬肚”,意思是说他们的肚皮“刀枪不入”。到了1930年以后,随着民间快枪日益增多,靠木棍、铁锹起家的红枪会被新的民团取而代之。新的民团采取了新的陆军编制和步兵训练,一律快枪。后来继续演变,包括青台镇在内的很多地方,一县的民团统一在一个司令的指挥之下,还有几个地方的民团联合起来,归一个总司令指挥。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社会现象。

封建社会的农民阶级不是一个自觉的阶级,因而土匪凭着他们自己是找不到正确出路的。他们趟的结果,不是被消灭,便是被招安。在宛东地区,既出产地主,也出产土匪,有英雄好汉,也有泼皮无赖。土匪和地主们相互敌对,有时又相互勾结,互相利用。土匪可以变成军队,军队打了败仗溃散后又成了土匪。个别土匪首领和土豪劣绅也会逐渐提高思想觉悟,甚至跟着时代走的,但只是凤毛麟角的人物。

   然而,正是这些凤毛麟角的人物,在历史关键时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以不同寻常的智慧和胆识,挑战着命运,改写着人生,影响着后世。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