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亦凡的头像

亦凡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10/10
分享

编本《现代骗经》会如何

 记得八十年代初,我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同事老张和我讲了一件实事。那天天黑了,他下班走着回家,当走到天桥底下。只听“咣啷”一声,从前面自行车上掉下一包东西。这时,从后面蹿上一个人,对老张说,“前面这个人丢了东西不知道,咱俩看见拾到了,把它分了吧!”老张目不斜视,昂首前行,冷笑道,“收起你那些鬼把戏吧!这个我见得多了!”我不解地问老张,“到底怎么回事?”老张说;“骗子,丢包计。这个人和前面的人设了一个局,你要和他分东西,就上当了!”这件事给我上了一课,踏入社会要谨防上当受骗。

  我喜欢看些奇书,不记得什么时候了,买了一本明代张应俞写的《骗经》,挺有意思。这本书中就有一类“丢包骗”,丢包于路行脱骗,竟然与老张遇到的事一模一样。作者在这骗案后面的按语中点明,防上当受骗之关键是,客路既不虚得人之有,又要密藏己之有,“斯无所失矣!”

这本书还一个名字,叫“杜骗新书”,全名“鼎刻江湖历览杜骗新书”。书总四卷二十四类八十八则,是古代第一部以骗子、骗术为主题的笔记小说。作者以时事为底本,以写实的手法,总汇五花八门的骗局、骗术,并在每则故事末附按语评论。读来让人警醒,饶有兴味。

  北宋苏东坡的好友佛印和尚,曾在大相国寺墙上写过一首诗:“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以“四堵墙”来警醒世人。在我看来,《骗经》中的骗局虽然分了这么多类别,其实也就四类,围绕“财、色、酒、气”行骗,受骗者说到底就是因为一个“欲”字。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有的骗案都是为了财,诈骗者看的是别人的财,受骗者是贪财。金钱的诱惑就像一堵墙,挡住了你的眼睛,迷了你的心窍,就给骗子以可乘之机。酒、色、财、气,是人之天性,假如能像苏东坡和佛印的那首诗那样,“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那么骗子也就无计可施了。但遗憾的是常人做不到。

  在平时的日子,人们有一定的警惕性。而骗子的骗技就是让你丧失警惕,他们会利用人性的弱点去骗你上当。你看《骗经》二十四类骗局中,骗子用的招数中,有“诈、哄、诱、换、计赚、伪装、冒充”等等,案情不同,原理类似,受骗人中招,因人而宜。大多数受骗者可怜、可哀,少数受骗者可气。

 在“诈称偷鹅脱青布”的骗局中,那位布店老板就很可气。这个布店老板,对于对门养鹅聒躁不满,经常说,“此恶物何无盗之者?与我耳头得沉静些。”致使小偷闻其言,以偷鹅之名,反盗其布。正如书中按语所云:君子仁民爱物,而仁之先施者,莫如邻;物之爱者,即鹅亦居其一。何对邻人养鹅,恶在嘈杂之声,必欲盗之者以杀之,爱物之谡何哉?利失对邻之鹅,而赞成棍贼以盗之,仁心安在?

  “哄饮嫖害其身名”中的石涓就可恨。石涓富而多诈,负气好胜,与族兄石涧曾为争买田宅有过节。石涧的儿子石孝,读书进学,人品俊秀,性敏能文,大家都是以为可以高中。石涓心怀妒忌,常想计暗伤石涧父子。几年后,石涧死,石涓看石孝年少,诱以酒色,致使道考被黜,家业凋零。结果,戏剧性的是,在石涓快其宿忿,自以为得计,并以此训戒己子,勿蹈覆辙,不长时间,其子亦被人引诱赌嫖,所费不訾。天网恢恢,报应不爽!

  “和尚认牝牛为母”,是这本《骗经》中最有文学色彩的骗局,那个索长者可笑至极。夏天,一和尚看见一黄母牛舐牧童的脚,得知牛爱咸味。于是和尚全身抺上盐,到那母牛的主人索长者家,跪门涕泣行骗。牝牛嗅其咸味,以舌遍舐其头脸至全身,若怜惜状。和尚以此指认老母在长者家投生为黄牛,并说动老者舍牛到庙里寄养。和尚骗牛得手后,又生一计,将牛杀了,买了干粮藏衲袄中,然后以辟谷赢得老者信任,骗老者捐五百金以修功德。老者也是有文化的人,孰不知骗子更有文化!

 时光飞逝,转眼已过知年命之年,看到过形形色色的骗局,也上过骗子的当。同事老张遇到的那件事,书中那些骗和被骗的故事,现在看也是小巫见大巫了。诸如社会传销,网络诈骗,电话诈骗,智能诈骗,庞氏骗局,五花八门,防不胜防。尽管形式、手段不同,但围绕人性贪婪欲望的本质没有变。

  看完《骗经》,我好像看到晚明时代的社会生态,突发奇想,假若有人搜罗现代诈骗案例,编一本《现代骗经》,一定洋洋大观,煞是好看吧!冯小刚寄予《天下无贼》的希望,我也愿随书之出版,“天下无骗”矣!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