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雁过留痕的头像

雁过留痕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11
分享

怀念表哥

表哥是九六考上师范大学的,是我们生产队第一个大学生。在那个年代,考上大学十分不易。表哥考上大学是生产队甚至全村的重磅消息。姑父姑母摆了筵席,亲朋好友都前来恭贺,并随了份子。姑父姑母的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表哥的笑容也理所当然地志得意满。

表哥读书的历程非常艰难。在我们故乡那种极为偏远的农村,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是孩子最好的出路。但孩子要走上这条路至少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父母有意识让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二是父母的经济能力能够支付孩子读书的费用;更重要的是孩子得具备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意识和能力。姑父是生产队长,虽然那个时代农村的生活总体上都比较拮据,但从生产队长的见识或经济发展能力上讲,姑父无疑是全生产队最具有培养孩子读书改变命运的意识的。至于表哥怎样在姑父姑母的六个子女中脱颖而出,争取到读书的机会,因为太小,我并未真正弄清楚。但我的记忆中姑父家墙上贴了很多奖状,现在想来,这些奖状应该都是证明表哥具有读书潜力的证据。表哥读书的问题,开始是不难的。在子女较多的家庭里,孩子间的年龄差距较大,表哥在家中排行老五,一个家庭的力量供养一个孩子还是可能的。表哥读书变得艰难应该是在高中毕业之后那几年。比表哥年长的三个表姐和最年长的表哥都已成家,所以表哥第一次高考时的读书费用全靠已涟渐年迈的姑父和姑母。记忆中表哥是91年高中毕业的,虽然从小有优异的表现,但在教学资源极度落后和大学招生名额稀缺的那个年代,表哥不算意外的落选了。这应该是表哥读书生活的转折点,在此之后到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前的那几年,我经常在月黑风高的夜晚看见表哥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老房子后面的石院坝前,望向对面连绵起伏的群山,年少的我并不能真正体验群山对于他的意义,或许是代表他求学路上的障碍,也或许是他对群山之外的世界的向往和不甘。但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后来,我偶尔听母亲说姑母曾找母亲借过钱,那时大哥也在上高中,对于我身处的家庭情况而言,或许并不比姑父家的情况好多少。1996年,表哥在文化成绩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通过艺考考上了师范大学。现在想来,二十岁的生命,不甘心的梦想,贫穷的现实,连续失利的五次高考,表哥的内心应该承受了怎样的折磨和艰难。

表哥毕业后的路还算平坦。大学毕业后,表哥被分配到市里的师范学院当老师,娶了温柔贤慧的表嫂,买了房,生了孩子,每次回老家相遇,都能看到他脸上自信满满的表现。表哥第一次来贵阳看我时聊起读书的经历,他说,我读书的经历很难,但是我没有遗憾,走过了贫穷,我感觉自己还可以有更好的明天,我现在想多挣些钱,为未来的发展作一些铺垫,想争取一个更好的明天。后来听父母说表哥在表嫂的老家包了土地,修了房子,平时上班,休息时就去乡下做农活。后来又听说表哥在我们的老家又包了土地,修了房子,准备在那里搞食用菌生产。还听说表嫂和表哥一样能干,放得下同为老师的身段,周末都和表哥一起去忙碌劳作。表哥第二次来贵阳时,我陪他喝酒,醉后和他睡一张床。他感叹说,“我一直以为我不累,但是有一次我在朋友家喝醉后倒头睡了一觉,睡了很久,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发现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特别好,这种体感觉好几年都没有了,那次经历,才让我感觉到其实这些年我一直很累。”。

表哥第三次来贵阳找我是在他离世前五天。他给我打电话说在广西出差,但感觉身体不舒服,所以提前请假回来,告诉我到火车站接他。我如约接到他后得知,他的症状就是解不出大便。因为是晚上十点以后,我就送他到离家较近的一家医院检查。我问他要不要让表嫂赶过来,他说不用了,她要带孩子,我已订好明天的机票,早上就回家了。医生了解他的症状后采取了多种通便手方法,但都无效。在最后一次采取通便措施时,已是凌晨一点左右,因为妻子第二天一早去单位值周末班,我要带孩子,想想在医院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便交待医生后回家休息。第二天一早,我还在睡梦中,表哥就打我电话说他已离开医院,让我去接他,顺便买点青菜熬菜汤给他喝。接他回家的路上,我问他情况怎样,他说没事,回去再去医院看看,他在市里有医生朋友。我说生病要重视,今天是周末,不如玩两天,等周一去更好的医院看看,他坚持说要回去再看。我看他说起来轻松,似乎也没多大问题,也就没有过多挽留。

第二个星期三的早上,二哥打电话给我说,表哥去世了。我很震惊,又觉得难过,但我总觉得好像这只是一个谎言。我去参加了表哥的葬礼,看到伤心欲绝的表嫂,听到侄子撕心裂肺的呼喊,我只敢站在人群后面,悄悄地凭泪水打湿自责的双眼。如果我的挽留再坚持一点,也许一切都可以改变。

时光不会给回忆留情面,转眼已是数年。母亲说,表哥其实就是太累了,原本有稳定的收入,幸福的家庭,想不明白他为何要如此拼命地挣钱。但想起当初那个在夜色中遥望群山的身影,我默然;我时常想起在医院治疗期间,表哥和我聊天时的感叹,他说,我们这种通过读书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是给父母脸上贴过金的人,出来了,我们就只能努力往前,让自己有能力回馈贫穷的过去,给家人一个值得的答案,无论在外面过得多辛苦,多艰难,我们都只能勇敢,因为我们从那一刻起就不再属于自己,而是父母的骄傲,乡亲孩子们的明天。是啊,也许就是这一信念,我们都不敢偷懒。有时候想想,我们因为贫穷追求改变,却在改变后放弃初愿。或许,没有人对我们有什么期盼,没有人想左右我们的明天,只是那个不堪回首的过往给了我们执念,所以,我们无法正视在那个贫穷岁月里独享的家庭资源,所以明知道不易,仍然选择勉为其难。当所有人都坦然面对生活的时候,我们却坚持用精疲力尽的努力,去救赎我们无可奈何的自利和孤单。

我是继表哥之后生产队里的第二个大学生,所以在很多想法上,我与表哥更有同感。怀念,是一种回首,也是一种感叹,关于表哥的记忆注定越来越远,但和表哥一样从那个山村里走向城市的孩子,我又何尝没有面对表哥内心深处的那一份无法逾越的艰难。我们这一代人的优点是把责任放得太靠前,但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缺点。生命没有唯一的答案,但人的内心一旦有了执念,我们就容易忽略幸福的起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