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缺失的爱
春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由此产生的年关也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旧时,欠租、负债的人必须在农历年底清偿债务,过年就像过关一样,故称年关。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年关又有了新的涵义,涉及的人群也渐渐多起来,比如大龄单身族,比如过年时必须坚守岗位不能回家的人群。在这些人群中,还有一个庞大的人群,那就是已婚的独生子女们。他们的苦恼在于,春节该在谁家过年。
这是一个两难的难题,任何一个答案都不可能做到两全。有的是在男方家过年,有的是男方家女方家轮流过年,有的是男女双方各回各家过年。这几个做法,有的委屈了父母,有的委屈了子女。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接近于两全的做法,那就是将双方父母接到一块过年。然而,接到一块过年需要满足好几个条件,双方父母得合得来,房子得住得下,另外父母的身体也得经得住舟车劳顿。由此,可见这个社会性难题之难。
想想年迈的父母们的处境,觉得他们确实不易。他们辛辛苦苦将孩子养育成人,为孩子操劳了大半辈子。孩子参加工作、结婚后,就离开他们生活了,有的还在异地甚至国外工作、定居,常年见不了一面。父母们风风雨雨一辈子过来了,到了老之将至的时候,对很多东西已经看得很淡了,看得最重的就是亲情了。春节是中国人最重亲情、最重团圆的节日,作为子女的我们一定要尽力创造条件和父母一块过年。
然而,与和父母一块过年相比,更重要的是平时对父母的关爱。我们不一定能做到每个春节都和父母一块过,但我们一定能做到平时多关爱父母。在周末或节假日的时候,放下手机,推掉应酬,多陪陪父母,多和父母唠唠家常,或者带父母出去转转。这些短暂而温馨的时光,足以供落寞的父母回味好些日子,足以温暖他们很久。如果没有条件看望父母,那就给父母打个电话,无关紧要的几句话,也能让父母感觉到我们的体温。我们已经不习惯写信了,但我们一定能做到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把自己的声音送到父母的耳旁。我们把自己的声音送到父母的耳旁,他们会把我们的声音存在心间。如果我们平时给父母的关爱足够多,那么父母也不会太计较在不在家过年的。
给父母的爱,是不能缺失的。